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旅游管理專業學生角色轉換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引言
旅游管理專業旨在培養具有良好的品德素養、完善的理論知識體系以及較強的旅游服務技能的應用型人才。酒店實習是當前學生教育實踐的主要基地。調查發現,高校學生在酒店實習中面臨一系列問題與挑戰,而最為突出的是學生的角色轉換問題,這已經嚴重影響了當前旅游教育的發展。
一、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學生角色轉換問題
學生的角色轉變緩慢,對酒店文化缺乏認同感。旅游類學生在實習中主要被分配在高星級酒店的餐飲、前廳以及康樂等部門。實習能夠使學生全面系統地了解酒店運作的整個程序,將自身在學校所學知識更好地應用在酒店的實習工作中,從而不斷充實自己,為將來踏入工作崗位打下良好的基礎。但是目前酒店學生在實習的過程當中往往不能找準自己的定位,有的學生以自己是學生的名義一味地進行逃避,遇到困難就退縮;有的學生由于對酒店工作的適應力較差,需要通過較長的時間來適應這種新環境;大部分學生一時間難以接受酒店高強度的工作,再加上酒店嚴格的規章制度以及領導的高要求,所以學生會產生極大的逆反心理,于是許多問題便逐漸顯現出來,如頂撞上級、怠慢工作,中斷企業實習等。而酒店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會給實習學生安排過多的工作任務,但卻對他們缺少應有的關注,同時還存在著學生工資酬勞水平低、休息時間少等諸多的問題,這使得學生不愿轉變他們的角色。以上這些因素的綜合作用,使得學生在結束酒店實習工作后,不愿意在從事此行業,從而造成了酒店人才的“潛流失”。
二、旅游管理專業酒店學生角色轉換問題分析
(一)實習學生態度分析
受傳統觀念的影響,90%的學生認為酒店是一個勞動密集型的服務性行業,且酒店行業的進入門檻太低,對于自己來說是大材小用,不能體現自身的真正價值。因此,很多大學生不愿意在酒店實習。而即使是選擇酒店業的學生,他們大多數也存在著對自身的能力預估太高,不注重實際的情況。既希望有豐厚的工資待遇,又想要工作輕輕松松,只想做酒店管理方面的工作,不愿意從最底層的服務員做起是旅游類專業學生的通病,“眼高手低”的現象很是普遍。
(二)學生職業適應能力分析
一方面,85%的學生認為書本中的理論知識與當前酒店的實踐工作存在著嚴重的脫節現象。當前,教材中的知識較為陳舊,對學生參加酒店的實際工作幫助不大。長期受此因素的極大影響,高校所培養出來的旅游人才與酒店發展所需人才產生了脫節,對當前的酒店行業的良好發展缺乏一定的指導性。例如,當前酒店前廳部的接待人員使用的是英文系統,而學校教師在教學工作中只教給學生中文的操作系統。另一方面,由于高等院校對學生實操的缺乏重視且資金不足以支撐教師開展一定的實操活動,所以,學校在酒店實操方面,實訓內容僅僅局限于酒水服務、擺臺,而且學校實訓室的設施設備也相對陳舊,不能達到模擬實際工作內容的效果,嚴重影響了學生專業技能的獲得。所以學生面臨實習時,常常會產生一種膽怯心理。
(三)酒店企業的需求態度分析
酒店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他們不想投入過多的成本來培養學生,而且酒店企業對大學學生抱有較高的期待,認為他們在職位上都可以游刃有余,在不進行專業培訓的情況下便可以直接投入工作。另外,酒店利用學生廉價的勞動力,讓他們干超負荷的工作,引起了學生極大的不滿,使得學生產生抵觸心理,只把自己當作學生來看待,而不注重服務意識與服從意識,這影響了學生的角色轉換。
三、解決學生角色轉換問題的對策
酒店實習是學生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的重要途徑,而學生能否很好地進行角色轉換是學生酒店實踐成功與否的重要標志,因此,針對學生在實習中出現的角色轉換問題,人們應采取積極的對策。
(一)解決學生心理問題
首先,學校應該舉辦有關于實習的宣講會,讓學生為將要面臨的實習工作做好心理準備,深入了解實習的必要性。讓學生明白實習實踐不僅可以完善理論知識,而且可以為將來工作積累經驗。同時也讓學生明白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在實際工作中的必然性,從而讓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智慧靈活地解決工作中的難題。學校要教育學生從基本層工作做起,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腳踏實地地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其次,學校要系統地介紹相關實習酒店的概況,與實習單位訂立勞動合同,讓學生明白自身作為學生的權利與義務;讓學生學會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實習,增強自身的自信心,從而使學生逐漸轉變成具有良好形象與較高素質的酒店工作人員。再次,學生應樹立正確的觀念,找準自我定位,以堅強的意志去積極地面對工作中的困難,轉不利因素為積極因素,去除自我主義以及自私自利,盡快地融入酒店的工作環境當中,努力處理好與同事、領導的關系,營造一種人人互幫互助的工作氛圍,從而使自身在實習中得到成長。
(二)提高學生職業適應能力的對策
1.完善專業課程體系,加強“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在教學設置上,學校可以讓酒店職業經理人在學校擔任相應課程的老師,從而使課程體系緊跟時代前沿。另外,“雙師型”要求教師具備系統的專業學科知識、實踐知識、管理以及文化方面的知識,以彌補學生在實踐、管理以及文化知識等方面的不足,從而培養全面發展的學生。2.加強職業教育。當前我國設置了前廳、客房以及餐廳方面的實踐課程,但由于學校設施設備欠缺和以理論為主的教學形式的存在等,所以各種實踐課程幾乎只是一種形式,沒有起到真正的作用。為此人們應該加大對實踐教學的投資,設置校內實訓、校外見習以及酒店實習相結合的實踐課程,以增強知識與技能、理論與實踐之間的完美銜接,從而使實踐課程體系化。增添實踐類課程可從某種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與職業素養,也有利于培養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與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為將要步入的工作崗位的學生提供一定的指導。
(三)轉變酒店企業需求態度的對策
1.酒店企業要不斷完善學生的培訓體系,在學生進入酒店后,酒店應根據學生的職業興趣、性格以及自身能力,為學生提供合適的崗位,然后再對學生進行入崗培訓、在職培訓以及輪崗培訓,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工作積極性,使學生更快地熟悉自己的崗位業務,從而更認真地去處理工作中出現的一些突發情況,最終為企業創造出更大的效益。2.酒店應端正態度,尊重勞動力。大學生作為一種知識型人才,他們可以為酒店的發展出謀劃策,提供建設性的意見,對酒店發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酒店企業應該改變“學生只是一種廉價勞動力”的錯誤觀念,改變以高強度的工作來壓榨他們的錯誤做法,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把這些學生放在合適的崗位上,給予他們合理的工資報酬以及適當的休息日,同時給予他們恰當的鼓勵,只有這樣才能真正挖掘出學生所具有的潛力,從根本上提高學生的服務意識與服從意識,從而更好地維持酒店的持久發展。
作者:杜變連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