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路徑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保護并發揚我國少數民族燦爛的傳統文化,為有效推動少數民族地區的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少數民族地區形成了以其民族文化旅游為核心的旅游產業。赫哲族作為我國六小民族之一,其聚居地的旅游產業開發是少數民族文化旅游領域當前被熱議的研究課題之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敖其赫哲族村作為赫哲族的四個主要聚居地之一,針對其旅游產業發展現狀探索出科學、合理的未來發展路徑勢在必行。
關鍵詞:旅游產業;民族旅游;敖其赫哲族村
民族文化可以促進其民族文化旅游的形成與發展,而民族文化旅游則可以有效保護、傳承和開發其民族文化。為了有效保護少數民族文化,挖掘其文化旅游資源,在少數民族地區開發建設以其民族文化旅游為核心的旅游產業逐漸成為一種趨勢。赫哲族作為全國六小民族之一,其聚居地的旅游產業開發是少數民族文化旅游領域當前被熱議的研究課題之一。黑龍江省佳木斯市的敖其赫哲族村作為赫哲族的四個主要聚居地之一,針對其旅游產業發展現狀探索出科學、合理的未來發展路徑勢在必行。
一、敖其赫哲族村概況及其旅游產業發展現狀
(一)敖其赫哲族村概況
赫哲族是我國的六小民族之一,其擁有獨具特色的“漁獵文化”。敖其赫哲族村是赫哲族的主要聚居地之一,是2014年9月23日國家民委發布的《關于命名首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的通知》中公布的我國第一批“中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之一。敖其赫哲族村位于黑龍江省佳木斯市郊區敖其鎮,臨近同三公路進出口與松花江邊碼頭,交通便利;敖其赫哲族村始建于1984年,有104戶、325人,主要為赫哲族人;敖其赫哲族村是集居民生活、民族文化傳承和特色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特色民族村。目前,敖其赫哲族村仍以種植業和畜牧業為主要經濟來源,經濟發展緩慢。
敖其赫哲族村的旅游產業由黑龍江省佳木斯市旅游局全面規劃與建設,以赫哲民俗風光旅游為核心打造建設其旅游產業,著力體現其民族特色文化。同時,集夏日水上娛樂、冬日冰雪文化、影視文化、農業采摘、生態觀光于一體。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主要集中于敖其赫哲族旅游區,主要依托赫哲文化與自然風光資源,分為入口綜合服務區、綜合文化展示區、濱水休閑旅游區、生態預留發展區、狩獵休閑旅游區、赫哲新村發展區等六大功能分區。夏季敖其灣龍源赫哲水寨為發展勢頭相對較好的旅游產業項目,冬季臥佛山滑雪場為發展勢頭相對較好的旅游產業項目,其發展形勢相對較好的均為非民俗旅游項目,目前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中的赫哲民族文化旅游相關項目并未得到良好發展。舒景祥曾指出,“仍有部分赫哲村生產設施建設較為緩慢,生活設施建設沒有大的改觀,低于國家頒布的農村‘總體上實現小康’階段的標準”[1]。目前,這種情況仍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于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相關建設中。
二、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存問題
(一)旅游資源開發方面
1.品牌同質化,缺乏獨特的品牌亮點。政府對于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帶具有專門的、完整的規劃設計,但其規劃在實際落實中并未取得綜合性的可觀效果,其原因之一便是敖其赫哲族村的旅游產業品牌與其他三個赫哲族聚居地的旅游產業品牌同質化,即敖其赫哲族村與其他三個赫哲族聚居地所打造的旅游品牌的本質特點較為相似,與其他三個赫哲族聚居地沒有明顯的差別,缺乏敖其赫哲族村自身獨有的旅游產業品牌亮點。由于各個赫哲族聚居地所擁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大同小異,且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鄉為赫哲族地區旅游產業發展的帶頭示范地,未來敖其赫哲族村若不開發與打造出專屬于其自身旅游產業的、獨具特色的差別化品牌,其旅游產業則很難迅速發展成可觀的規模,且在發展中將面臨與其他三地更多的競爭,從而限制其自身的發展。2.項目形式單一,商品生產規模受制約。一方面,由于各個赫哲族聚居地所具有的民族文化特色大同小異,敖其赫哲族村現有的民族旅游項目與其他赫哲族聚居地的民族旅游項目在形式上較為相似,自身無明顯的特點,都是簡單地局限于帶有赫哲文化元素的設施觀賞、手工藝品觀賞與出售等,導致了其旅游項目形式單一化,從而使游客缺少新的興趣點,造成游客流失。因此,造成其民族旅游項目單一化的主要原因是對于項目的體現形式挖掘不深,僅限于讓游客觀光式欣賞,游客缺少對于赫哲文化旅游項目的互動感和對于赫哲傳統文化精神的深度體驗感。另一方面,由于赫哲文化中很多工藝品是純手工制作,其制作周期長,且制作赫哲傳統文化手工藝品的手藝傳承人數量有限,導致目前含有赫哲文化元素的商品難以批量化生產,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經濟收益速度,從而限制了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整體的發展速度。3.民族文化保護、傳承、開發不足。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中的精髓部分———赫哲文化旅游,是依托赫哲文化發展而成的,若民族文化未被有效地保護、傳承與開發,則其民族文化旅游發展勢必會受到影響。目前,由于現代文化的沖擊,導致了赫哲傳統文化未能有效地被保護、傳承和進一步開發,使其面臨消失的危險,如赫哲語言文化中的說唱藝術———伊瑪堪,由于其傳統的展現形式脫離時代且傳承歌手人數少,而目前又未被深度開發,不利于對其的保護與傳承,同時也未能有效地融入旅游產業的項目之中。
(二)旅游產業運作方面
1.資金運作不循環———核心問題。(1)資金短缺、分配不協調通過當地政府相關部門,可以了解到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建設一直缺乏充足的資金支持,這使得持續建設的資金投入缺失,因而影響著當地基礎設施和旅游項目設施進一步升級建設。同時,其資金投入存在各類型項目分配不協調的問題,在資金來源有限的前提下,未能大比例支持核心旅游項目,從而制約了其核心旅游項目的發展。(2)游客量少導致無法支持建設資金循環除了資金來源短缺以外,更為核心的問題則是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游客量少,使得產業的收益低,進而導致投入的建設資金無法得到良好循環,即資金供給與效益不平衡。目前,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游客量主要集中在夏季的敖其灣龍源赫哲水寨和冬季的臥佛山滑雪場,在其他多數項目中的游客量則很小,主要靠個別項目來支持敖其赫哲族村整個旅游產業的資金循環和持續發展,顯然不是長久之計,而在其整個旅游產業的游客量少則是品牌同質化、項目形式單一、營銷推廣不到位等原因綜合造成的。2.居民協同度低。(1)居民處境被動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依靠的基礎是其當地的赫哲民族文化,則自然需要當地居民的深入參與[2],然而在敖其赫哲族村的旅游產業建設中,更多的是在政府的規劃和主導下,政府與相關企業合作在當地進行建設,忽略了當地居民作為利益相關者的處境,導致當地居民在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建設過程中的處境被動,在當地旅游產業建設過程中對于當地居民意愿的參考度與當地旅游產業的建設發展之間的協同程度低,從而不利于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良好發展。(2)居民意識不足、缺乏專業素養一方面,敖其赫哲族村居民對于當地旅游產業的開發意義和前景認知不到位[3];另一方面,當地居民普遍缺乏旅游產業建設發展相關的專業知識,這造成了當地居民在旅游產業發展前期未能獲取可觀的經濟收益而依舊選擇外出工作和當地旅游市場基礎性服務不到位等問題,從而不利于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基礎性的發展。3.營銷推廣不合理,宣傳效率低目前,政府更多是注重規劃與開發,對于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建設中的營銷推廣則并未進行大力度干預,其營銷推廣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取得的效果不佳,這限制了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進一步發展。夏季的敖其灣龍源赫哲水寨和冬季的臥佛山滑雪場更為消費者所熟知、熱度更高,而赫哲文化旅游項目對游客的吸引程度則較低,這說明沒有針對性地對赫哲文化旅游項目進行良好的宣傳。目前,采取的宣傳途徑不系統、不清晰,宣傳效率低。
三、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發展路徑
(一)“量身”開發旅游資源,促進產業合理發展
1.打造“別具一格”的品牌。敖其赫哲族村的民族文化特色與其他赫哲族聚居地的民族文化特色大同小異,所以需要找出敖其赫哲族村自身所擁有的、獨特的品牌打造點,即打造“別具一格”的品牌,如敖其赫哲族村所在佳木斯市的地區被譽為“三江平原明珠”,可以在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品牌的打造中融入“三江平原明珠”這一概念元素,使敖其赫哲族村的旅游品牌與其他赫哲族聚居地的旅游品牌明顯區別開來。一方面能夠降低敖其赫哲族村旅游市場與其他同類市場的同質化競爭程度;另一方面,可以提高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品牌對消費者的吸引程度,增加了使其“走出去”的可能。2.“獨特+創新”的旅游資源整合。(1)深度開發項目和商品,存精神、加創新在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中原有的單一化民族旅游項目和商品上進行深度開發,挖掘其中的赫哲傳統文化精神價值,提升消費者的互動度和體驗感,能夠有效提高消費者黏性。在項目深度開發的過程中,要始終以其民族文化精神為核心,在此基礎上加入創新地現代化元素,如將赫哲族的民間游戲在保留其原有傳統民族文化特色的基礎上進行深度開發,與現有的赫哲文化旅游項目相結合在增加游客的互動性并使游客能夠參與其中的同時,增加其自身的深度體驗感;再如將“伊瑪堪”說唱藝術作為表演項目在景區內定時開展,增加項目的豐富性。在商品深度開發的過程中,保留原有傳統的手工藝商品,增加創新性的簡易商品,以緩解傳統手工藝品生產規模小的問題。在保留原有手工制作的魚皮畫等傳統商品的同時,大量增加具有赫哲文化元素的創新性現代化生活用品、裝飾性紀念品等。(2)合理整合資源,留特色、創獨特選取敖其赫哲族村所擁有的除了民族文化旅游資源以外的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旅游資源,將其與民族文化旅游資源相結合,科學整合敖其赫哲族村的旅游資源,注意選取具有特色的、有良好開發價值性質的旅游資源,如影視文化資源(敖其灣影視文化基地)、夏日水上娛樂資源(敖其龍源水寨)、冬日冰雪旅游資源(敖其雪村和臥佛山滑雪場),同時加入采摘等生態旅游資源,從而形成一年四季連續不斷的、獨特的赫哲文化旅游帶。(3)科學設計旅游項目,有目標、合需求雖然敖其赫哲族村從全國地域來看地處偏遠,但相較于其他赫哲族聚居地,其交通相對便利。因此,可以針對不同節假日的時間長短和性質打造一系列特定的旅游路線、設計一系列特定的旅游套餐,從而有目標地迎合消費者需求,有效促進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合理發展。在赫哲族的特色節日“烏日貢”期間,為游客設計、提供一套特定的旅游套餐,觀看赫哲族節目表演、參與赫哲族民間競技活動等,同時餐飲、住宿等也要進行相應的獨特設計。3.形成特色的產業一體化。在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資源科學整合的基礎上,要形成特色的產業一體化,即將赫哲傳統文化精神滲透于其旅游產業、民宿產業、餐飲業等,全方位融其特色于“娛、購、食、住”中,有效增加消費者黏性,從而促進其旅游產業合理發展。同時,為了更有效地形成其特色的產業一體化,可以運用大數據實時協調各個產業間的運作,從而使各項資源高效利用,快速促進其特色產業一體化的形成。
(二)“政府+居民+社會”協作模式保障產業穩定發展
1.“政府+高校”協作模式。(1)實現持續性的合理建設通過“政府+高校”協作模式,能夠實現對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持續性的合理建設,從而保障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穩定發展。由于敖其赫哲族村位于佳木斯市郊區敖其鎮,高校往往是能夠集中研究其特色旅游產業發展的主要機構,如佳木斯大學黑金文化產業研究所、當地高校旅游專業的相關研究機構等,而政府則長期活躍于景區的實際建設中。因此,通過政府與高校合作能夠將專業知識、理論研究與實踐良好地結合,高校運用專業知識從實際情況和需求出發進行規劃前的市場調研,在規劃時提供科學性的建議,從而實現持續性地合理建設。(2)科學促進“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化旅游”共贏“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化旅游”是相輔相成的,“民族文化”是“民族文化旅游”的發展基礎,發展“民族文化旅游”有利于保護、傳承和開發“民族文化”。政府主導開發“民族文化旅游”,如何科學地保護、傳承和開發“民族文化”則需要依托高校的專業化研究,因此,“政府+高校”協作模式有利于科學地促進“民族文化”與“民族文化旅游”共贏,從而實現民族文化旅游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2.“政府+居民+高校”協作模式。(1)專業人才協助產業成長通過“政府+居民+高校”協作模式,能夠科學地培養專業人才,從而協助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穩定發展。內部培養:通過政府主導安排,主要以高校培養當地居民,使旅游產業內部形成長期穩固、專業的運作體系;外部輸送:以定期持續輸送高校實習生為主,既滿足了專業人才的需要,又能夠增加年輕血液,有助于旅游產業不斷創新發展。只有堅持從管理、營銷、策劃、民族文化研究等多個專業方面進行人員培養和輸送,才能有助于其旅游產業持續創新、升級,實現長期穩定發展。(2)有效建立監督機制由于居民是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建設與發展的利益相關者和不可缺少的參與者,只有通過合理的方法來保障其利益、改變其處境,才能有利于產業的穩定發展。建立監督機制,政府主導,高校定期調研,深入接觸、合理判斷發展形勢,通過高校定期調研來監督居民利益是否得到有效保障,從而促進產業穩定發展。3.“政府+企業”協作模式。(1)合理解決資金問題通過“政府+企業”協作模式,合理解決資金問題,從而保障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以政府指導意見和政府支持招商引資為基礎,一方面尋找資金足夠雄厚的企業合作;另一方面,要側重尋找特定性質的企業,如文化傳媒企業、旅行社等,能夠高效幫助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建設,節約二次尋找文化企業進行合作的資金。同時,將有限的資金進行合理的協調分配,將資金重點放在民族文化項目中,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旅游產業的穩定發展。(2)有效打造專業表演團隊通過“政府+企業”協作模式,打造專業表演團隊,有利于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長期穩定發展。政府主導,與文化傳媒企業合作,利用企業的專業性有效地打造專業的表演團隊,不僅可以保護、傳承和開發赫哲文化中的藝術文化部分,還則有利于旅游產業的長期持續發展,如打造“伊瑪堪”說唱藝術的專業表演團隊以及創辦“伊瑪堪”說唱藝術傳習所等。(3)大力拓寬宣傳途徑通過“政府+企業”協作模式,拓寬宣傳途徑,進行大力宣傳,從而促進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的穩定發展。政府主導宣傳,如可利用當地公共廣告牌進氛圍式行宣傳[4],也有利于特色品牌的進一步建設;與多個企業、媒體機構等合作進行協助宣傳,能夠拓寬宣傳途徑,增加宣傳效果,有助于旅游產業的持續發展。
(三)科學應用現代技術實現產業高效發展
1.利用大數據準確把握發展方向。一方面利用大數據針對敖其赫哲族村旅游市場進行全面、科學的分析,以便能夠進行準確的市場定位及相應的配套規劃;另一方面,利用大數據對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市場進行客容量、客流量監控等[5],從而制訂科學有效的市場管控方案,準確把握發展方向,實現旅游產業高效發展。2.運用APP提高運作效率。針對敖其赫哲族村旅游市場的運營,一方面運用APP進行基礎性工作的流程操作,能夠減少基礎性工作的員工成本,提高業務處理效率;另一方面,APP運營迎合時下趨勢,能夠為消費者提供便利,有效增加消費者黏性,提高運作效率,推動旅游產業高效發展。3.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多方位推廣。通過互聯網平臺建立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品牌的官方賬號,如微信公眾號、微博等;建立門戶網站,進行有效宣傳和營銷推廣[6]。開發互聯網虛擬旅游、開設線上電商平臺,將赫哲文化旅游商品推廣出去,實現多方位推廣,促進旅游產業高效發展。分析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發展現狀及其在旅游資源開發和旅游產業運作方面現存的一系列問題,探析敖其赫哲族鄉村旅游產業未來的發展路徑。要“量身”開發旅游資源促進其旅游產業合理發展,有針對性、獨特性、創新性地打造其品牌和整合其旅游資源;以“政府+居民+社會”協作模式來保障其旅游產業穩定發展,科學應用現代化技術實現其旅游產業高效發展。
參考文獻:
[1]舒景祥.關于赫哲族村民生產生活基礎設施狀況的調研報告[J].黑龍江民族叢刊,2005(5).
[2]閆淑涵,陳學軍.黑龍江省赫哲族村寨旅游開發淺析[J].對外經貿,2016(3).
[3]凡先林,陳學軍.赫哲族特色村寨的保護和發展探索———以敖其赫哲族村為例[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5).
[4]董可鑫,等.赫哲族聚居地鄉村旅游發展調查[J].現代化農業,2018(2).
[5]陳子豪,顏琛婧,陳婧歡.東北赫哲族旅游資源綠色開發和經營模式創新研究[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7(22).
[6]陳子豪.赫哲族旅游區形象定位與營銷推廣[J].旅游縱覽:下半月,2018(4).
作者:孫詩涵 郭曉勛 單位:哈爾濱師范大學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