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信息化在農業經濟增長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經濟在我國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地位,農業經濟穩步快速增長有助于社會和諧穩定發展。但從我國目前的基本國情來看,農村信息化程度較低,無法對農業經濟的增長提供幫助。因此要想讓我國農業得到快速健康的發展,就必須提高農村信息化程度。
關鍵詞:農村信息化;農業經濟;增長;影響
1農業信息化的概述
農業信息化將新農村的發展與計算機信息技術相結合,以農業信息技術作為工具,深入到農業生產的每個過程當中,促進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農業信息化可以將農業生產過程中所需的各種信息資源在農村地區進行傳遞,并進行充分的利用與相互補充,使我國農業經濟與時俱進,實現可持續發展[1]。
2農業信息化的特征
2.1信息內容繁雜
農業信息所包含的內容繁雜,包括自然環境信息、植物生長規律信息、各地區氣候信息、農作物物價信息等。這充分說明了農業發展與自然環境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同時農業發展也與我國經濟發展有極大的聯系。就農作物的生長而言,不同地區種植的農作物種類各不相同,每種農作物所需的土壤養分、水分也各不相同。其中一項因素沒有管控好,就會降低農作物產量,進而影響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
2.2發展漫長
農村信息化發展與城鎮信息化發展最大的區別在于人。與農村居民相比,城鎮居民具有較高的文化水平,能助力信息化的推廣。而反觀農村地區,農村居民本身的文化程度就不高,再加上思想過于保守,素質低,阻礙了農業信息化推廣,從而導致實現農業信息化的速度緩慢。
2.3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統一
信息技術在我國農業生產中的廣泛使用,可以給我國農業帶來極大的經濟效益,保證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健康發展,同時也有助于維持我國的生態環境平衡。通過互聯網技術,將農業信息在農村地區快速傳播,加快了農民之間的信息交流,實現了農業資源共享,縮小了城鄉之間的差距,從而為我國農業創建了新的生產模式,開創了農業發展的新局面。
3強化農業信息化建設的對策
3.1強化基層農民的信息化意識
農民是進行農村信息化推廣的主體和關鍵,因此加強基層群眾的信息化意識十分必要。首先,要重視對基層農民進行相關信息技術的培訓。對農業信息化建設的益處進行宣傳,讓農民真正掌握實用的信息技術。其次,要加強對技術人員的培養。采取一定的管理措施,提高技術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不斷提高技術人員對信息技術的掌握程度,從而構建完整的網絡資源庫,實現農業信息資源的不斷優化配置。
3.2實現資源的優化整合
在農業信息化建設過程中,資源整合是非常重要的。要采取措施建立健全內部管理機制,保證管理的科學性、合理性。在建立內部機制的基礎之上,擴大農村網絡的覆蓋面,促進農業資源和網絡資源的整合。
3.3促進傳統媒體與網絡的協調發展
信息化網絡技術具有明顯的優點,不僅能實現信息的雙向傳遞,同時能提高信息的利用率。農業信息化的出現,使農業發展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在我國農村地區,普遍存在計算機普及率低的情況,一些農民獲取農業發展信息的渠道比較少,只有電視和廣播等。因此,在進行農村農業信息化建設的過程中,應重視將傳統媒介和網絡技術相結合,為促進農業發展奠定基礎。
3.4規范農業信息服務體系
傳統的農業信息體系建設存在一定的弊端,如信息傳遞滯后,直接影響農民對市場需求的判斷,使農民在生產過程中經常出現產品滯銷的情況,不僅造成資源的浪費,同時影響農民經濟收入。因此相關部門應不斷完善農業信息服務體系,及時將農業信息傳遞給農戶。利用信息化手段推動農村經濟的可持續和健康發展,縮小農村和城市之間的差距,促進農業向著現代化方向發展。
4農業信息化對農業經濟的影響
4.1提升農業生產速度和質量水平
從生產力的角度看,農業發展史通常分為3個階段,即原始農業、傳統農業和現代農業。原始農業的基本特征是采集和游牧,簡單的農業活動是利用石器進行的。與原始階段相比,傳統農業階段已經積累了一些農耕經驗,農民開始利用畜力和手工鐵制工具進行生產。雖然農業生產效率不高,但是普遍都達到了自給自足的程度。與前兩個階段相比,現代農業致力于農業信息的使用,在生產工具和生產資料各方面擁有先進的技術手段,并且對生態環境進行精心的保護和治理,能夠促進農業經濟的增長,使現代化和信息化成為一種趨勢。在農業發展方面,農業信息技術的應用有助于農業生產的科學實施。通過在生產過程中收集必要的信息,可以根據土地和氣候變化,科學合理地安排生產活動,顯著提升農業生產效率和質量。
4.2轉變農業發展模式,使農業產業更加科學化
農業信息化優化了資源配置。農業信息化體系建設,可以有效提高資源利用率,協調多個生產環節,從而提升生產效率。在農業經濟發展中,傳統的方式雖然也能促進經濟的發展,但投入高、產出低,與信息化的現代農業發展模式相比,不具有競爭優勢。另外,信息化可以促進農業服務體系的優化和完善。農業信息化的建設既可以促進農業經濟增長,又加快了農業經濟的市場化進程。可以充分利用政府平臺不同的市場信息,還可以科學監測其他農業產業化經營組織的發展,為農業經濟活動的正常進行提供科學的保障。
4.3優化農業資源配置,完善農業服務體系
農業信息化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我國農業的發展方式,實現了從粗放型到集約化的發展,既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和安全,又減少了資源的浪費,也有助于增加農民收入和真正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同時,農業信息化也有助于促進農業生產的科學化。在傳統的農業生產中,生產活動主要是根據農民以往的生活經驗決定的,有的決策不合理。借助信息技術,可以使各個農村社區之間進行有效溝通,最大限度地減少生產決策過程中的不確定性。農民可以第一時間獲取有效信息,及時調整農業生產安排。
5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實現農業信息化已成為促進農業經濟增長的必要手段和途徑之一。然而,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農業信息化建設還存在一些問題。我國地理環境因素和農村居民文化素質限制了農村的信息化發展進程。因此要不斷提高農業信息的獲取能力,合理利用政府政策扶持,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建立人才引進和培養機制,提升農民收入水平,促進農村經濟增長。
參考文獻:
[1]崔凱,馮獻.我國農業農村信息化的階段性特征與趨勢研判[J/OL].
作者:趙瑞女 單位:巴彥淖爾市農牧業科學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