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經濟發展的背景下,我國農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也在各地開展起來,這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當地經濟的可持續發展。通過調查我們發現我國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相對較慢,這也造成了地方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同時在鄉鎮地區由于缺乏專業的人才以及運行機制,導致鄉鎮發展十分緩慢。本文就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進行探討。
【關鍵詞】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
我國歷來是農業大國,因此國家和社會都高度注重農業的發展,當下,我國農業發展規模正在不斷地變大,同時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在不斷的提升,而國家也針對農業發展制定了一系列的優惠政策,農業生產手段也發生了改變,在提高農民生活質量的同時,也能夠推動農業的科學發展。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提出也極大地激發了農業發展潛力。然而,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過程中也存在很多問題,只有采取相應的措施解決這些問題才能夠更好地落實國家政策。
1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存在的問題
1.1地區發展不平衡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過程中,通過對各個地區的政策落實情況展開調查,我們發現由于各個地區受到經濟水平的限制,因此針對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也存在著不平衡的情況,究其原因是當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數量不多且規模不大,并沒有對農民組織起到一定的重視作用,同時在工作實際落實的過程中也缺乏積極性。這種情況的發生十分不利于推動我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因此作為有關部門應當采取措施,根據實際情況對相關政策以及規定進行調整,充分發揮政策制定的作用,最終提高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水平[1]。
1.2工作人員缺乏理論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過程中,需要有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其展開管理,只有這樣,才能夠確保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規范化結合力度。就當下的情況來看,我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過程中,由于一般管理人員是由農民來擔任的,農民的文化素質水平參差不齊,同時也不能夠全面了解有關管理方面的知識,再加上這些農民任職時并沒有接收到專業的培訓,這也會直接影響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管理工作開展的有效性[2]。除此之外,由于農民的管理方法并不是十分科學,僅僅是依賴自身的經驗以及傳統的管理方式對組織進行管理,這也導致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工作一直處于原地踏步的狀態,在影響農村經濟水平提升的同時也嚴重制約了農業的可持續發展。
2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策略
2.1加強重視程度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過程中,由于各個領導部門并沒有充分注重合作經濟組織工作,因此,這也導致很多農民并不了解這一概念,最終影響了工作人員的積極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可持續發展。從另一角度來看,當下由于很多工作人員在對組織發展工作宣傳的時候不到位,導致社會群體并不能夠充分了解和把握這一政策概念,因此為了能夠推動我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整體水平,應當要求工作人員充分注重這一政策,只有做好該政策的宣傳工作,并且為廣大人民群眾普及有關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概念,對其重要性進行闡釋,使得社會各階層群體對該政策有更好的了解,最終保障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政策的有效落實[3]。
2.2培養管理人才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管理的過程中,由于管理人員大多都是農民,農民不僅僅缺乏專業的管理知識,同時也不能夠與時俱進,沒有對管理手法進行有效創新,這嚴重影響了鄉村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重要作用。因此,想要提高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身體發展水平,加強人才培養力度,提高管理質量也是十分有必要的。當下作為鄉鎮的管理人員,應當針對農民展開集中培訓,不僅僅使得他們掌握專業的知識以及理論技能,同時也能夠提高農民的管理能力。除此之外,作為職業學校也應當大力鼓舞社會人民群眾進行專業知識的學習以及實踐技能的培訓。這也能夠使得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管理更加專業化,從根本上落實該政策在推動鄉鎮發展的同時,也能夠提高我國農業發展水平,最終使得國家獲取可持續發展能力[4]。
2.3建立運行機制
在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的過程中,最主要的問題是缺乏與之相對應的運行機制。機制的缺失既不能夠確保農民獲得的利益,同時也不能夠激發農民的積極性,這也嚴重制約了我國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有效開展。因此從運行機制這一方面來看,首先我們應當解決利益分配問題,同時建立相對應的監督機制,監督機制的建立能夠避免在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過程中存在不公平現象,確保合作組織的廉潔性以及整體性[5]。
2.4加強企業合作
為了更好地推動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作為政府也應當加大對于鄉鎮企業的合作,一方面政府可以建立專項的資金,從而引導這些企業與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展開合作,另一方面,作為政府應當加強組織的信息化建設,通過加大市場的投入力度,創建品牌,鼓勵更多民間資本投入于其中,這樣不僅僅能夠提高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與產業化發展的結合力度,同時也可以圍繞鄉鎮企業創辦合作社,進而解決企業與農戶對接之間的矛盾。
3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背景之下,我國農業也取得了較大的進步,特別是我國加入農貿組織之后,農業發展更是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我國農業政策也隨之調整,通過開展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能夠激發農民的積極性,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洪彬.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分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9(11):127.
[2]孔祥智.中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的發展與創新(1978—2018)[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18(06):1-10+157.
[3]徐旭初,金建東,吳彬.“三位一體”綜合合作的浙江實踐及思考[J].農業經濟問題,2018(06):58-66.
[4]付國燕.探討鄉鎮農業專業合作經濟組織發展[J].農村經濟與科技,2017,28(08):20+31.
[5]樊文翔,李潔,李孝燕等.農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主觀制約因素研究——以黑龍江省農業專業合作社為例[J].中國林業經濟,2016(03):103-106+110.
作者:花龍飛 單位: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市西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