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青島市郊區糧食生產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即墨農戶糧食生產現狀
據2012年山東省農業廳公布的符合條件的種糧大戶,即墨市有24家,糧食種植面積為24942畝,占即墨市糧食種植面積的1.92%,占全省補貼面積的2.95%。也就是說,即墨糧食生產仍然是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生產為主體的。本次調查也是面向糧食種植家庭而開展的,2014年對即墨市9個鄉鎮97戶農戶進行糧食生產專項調查,涉及玉米和小麥兩個品種,重點考察農戶家庭糧食生產基本狀況、糧食投入產出及收益情況。
(一)糧食生產基本情況
97戶農戶總的耕地面積為662.43畝,糧食種植面積1011.5畝,復種指數177.7%,其中小麥514.55畝,玉米505.95畝,戶均5.3畝和5.2畝,糧食生產以分散的小農生產為主。2013年小麥平均單產466.3kg/畝,總產23.99萬kg;玉米平均單產500.4kg,總產25.317萬kg,小麥玉米均按2.1元/kg計算,糧食產值為103.53萬元,合1023.67元/畝。小麥銷售數量17.135萬kg,玉米銷售總量23.42萬kg,分別占總產量的71.42%和92.51%,銷售總收入為86.63萬元,占糧食總產值的83.68%;97戶家庭總收入為346.77萬元,糧食生產收入約占家庭總收入的24.98%。
(二)糧食生產單產增速減緩
這97戶家庭所處地域生產條件較好,2013年玉米、小麥單產水平不僅高于山東省平均水平,也高于即墨市平均水平,但與2000年相比,玉米提高24kg/畝,小麥提高36kg/畝。從即墨全市的數據看,2011-2013年主要糧食作物平均單產同1999-2001年比較,小麥單產由359.3kg/畝提高到380kg/畝,增加5.76%;玉米由446.67kg/畝提高到464.67kg/畝,增加4%,玉米小麥單產平均增加4.8%。即墨糧食總產量2000年為48萬噸,近三年穩定在53-55萬噸。在糧食單產增速減緩的情況下,糧食種植面積的穩定是糧食產出和供給穩定的核心要素。
(三)糧食生產投入加大
97戶糧食生產總投入47.25萬元,總產值103.53萬元,糧食生產投入產出比為1:2.19。小麥和玉米的投入產出情況。當玉米價格與小麥價格相同時,玉米2013年的投入產出比為2.23,高于小麥的2.15。當玉米價格持續高于小麥價格時,種植玉米更加有利可圖。其中,化肥投入占比最高,這與化肥補貼有關,投入強度大。也就是說,隨著勞動力機會成本的上升,農戶選擇更多投入化肥、農業機械替換傳統的以農家肥和勞動力投入為主的生產模式。。
(四)種糧收益偏低農資價格與糧食價格的剪刀差制約了種糧積極性
同上個世紀末比較,糧食價格增幅不足20%,而化肥、農藥價格增幅在100%以上,農膜增幅為200%。同2000年相比,2013年小麥平均單產提高36kg,價格提高0.35元/kg,兩項合計提高202.65元/畝,而種子、肥料、農藥、機械等生產投入提高220-250元/畝。其中,化肥、機械投入均占到了總投入的77%以上。農業機械化程度明顯提高,機種、機耕比例從2000年的不足40%提高至96%以上,機收比例達88.2%。根據97戶的調查,小麥畝均收益523.71元,玉米畝均收益580.14元。如果小麥玉米連作,收益為1103.85元/畝年。以一個家庭平均務農人員2.1人計,人均種糧的毛收益僅有525.6元/年畝。如果農戶需要使用雇工,在毛收益中扣掉雇工的人力成本,再減去自我雇傭成本,則種糧純收益幾近于零,也就是說糧食生產一直在維持簡單再生產。比較收益低迷導致糧食生產舉步維艱。目前要實現糧食生產的高效益,就必須發展在適度規模經營。假設其他情況不變,如果要達到2013年即墨市農民人均純收入的水平需要耕作30畝耕地,要達到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水平,則需要耕種59.6畝耕地。也就是說,一個有效運轉的家庭農場耕種規模應在63-126畝,從業人員可憑借糧食生產獲得同等收益。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等新型經營主體的涌現也說明了這條路徑是可行的。需要指出的是,以上計算并未包括農戶個人的人力成本(即勞動力機會成本),這是我國玉米生產中的非現金成本的主要部分,是由人地資源稟賦決定的。
二、即墨農戶糧食生產存在的問題
隨著城鎮化和工業化進程的推進,即墨市的外來人口逐年增多,人均糧食及糧食安全狀況并不樂觀。1999-2013年人均糧食平均占有量為419.65kg,其中,2002-2003年連續干旱,人均糧食占有量僅為302.89kg和269.18kg,遠低于糧食安全線。2004年后在支農惠農政策的支持下糧食生產逐步恢復,最近三年人均糧食占有量為521.8kg,均高于山東省平均水平(2012年465kg)和全國平均水平(2012年435kg),但離青島市人均600kg的目標還有差距。小麥人均占有量,同上世紀末三年比較,減少近20kg。糧食供給的變化,有生產結構調整的原因,有農業政策的影響,關鍵還是農業生產基礎薄弱和氣候變化的影響。
(一)糧食種植面積減少,糧食結構變化顯著
2000年,即墨市擁有耕地8.70萬公頃,到2012年下降到7.28萬公頃,減少1.42萬公頃,下降16.3%。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現代工商業以及非糧產業的迅速發展,耕地面積和糧食生產面積減少的趨勢還在延續,糧食安全供給的前景堪憂。玉米小麥的種植面積自2000年以來穩定在8.60萬公頃以上,占種植面積的比重由2000年的60.6%提高到2012年的74.8%,其中:玉米種植面積占比從2000年的28.58%提高到50.15%,產量占比從32.76%提高至55.48%;小麥種植面積占比55.98%下降到45.18%,產量占比從54.84%下降為40.6%。需要注意的是,即墨糧食生產的穩定是與近幾年的花生價格的低迷有關,花生種植面積減少16萬畝,甘薯減少近5萬畝。隨著價格反彈和需求擴張,玉米已經成為首要的糧食作物。
(二)糧食生產受氣候影響大
即墨糧食生產仍然以雨養農業為主,受氣候影響大。首先是干旱災害屢屢出現,2002-2004年受大范圍、連續性干旱的影響,加上糧價下降,2003年小麥收獲面積僅為40.81萬畝,平均單產326kg,總產13.3萬噸;玉米收獲39.96萬畝,平均單產391kg,總產15.64萬噸,糧食總產34.72萬噸,不足最高年份的60%。其后如2009年秋種期間干旱,2010年冬前干旱,2012年5月至6月上旬干旱。其次是低溫,近年來小麥生長季節凍害頻繁出現,比如冬春低溫、倒春寒、霜凍等,如2009至2010年度冬、春低溫時間長,4月份兩次發生倒春寒,小麥大幅減產;即墨小麥成穗和灌槳期較長,沿海濕度大,病害也較重;春季風大,經常造成小麥倒伏。即墨糧食生產以雨養為主、靠天吃飯的局面沒有根本改善,氣候仍是制約糧食生產的基本因素。
(三)糧食生產條件不足
一方面,即墨糧田土壤的有機質含量平均為1.1%-1.2%之間,部分中低產田有機質含量低于1%,保肥性能差。據統計,小麥畝產350kg以下的中低產田面積占比達44%左右,畝產400kg左右的面積占比約為25%,畝產450kg以上占比約31%。連續的較高的復種指數,土地肥力無法自然恢復,而化肥的大量持續使用,也造成土壤肥力的下降。另一方面,農田基礎設施依然薄弱??傮w而言,近幾年農田水利建設的投入不斷加大,但在廣大農村農業基礎設施不足的局面并沒有改觀,部分農田水利設施老化、年久失修,有些設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農田排灌體系不暢,易旱易澇,抵御洪、澇、旱等自然災害能力較弱。從調查結果看,農戶對農田基礎設施的主動性投入幾近為零,具備一定規模的家庭農場和種糧大戶開始加大投入。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增水、土壤改良仍舊是穩定糧食生產的基本命題。
(四)從業人員綜合素質偏低
從調查結果看,97戶家庭共347人,戶均3.577人,務農人員204人,占家庭人口數的58.79%,戶均務農人員2.1人。從務農人員的年齡結構看,50歲以上112人,占54.9%(55歲以上75人,占36.76%);40-50歲52人,占25.49%;30-40歲24人,占11.76%;30歲以下12人,占5.88%。從務農人員的文化層次看,大專以上4人,占1.96%;高中及中專44人,占21.57%;初中118人,占57.84%;初中以下34人,占16.67%。文化素質較高的年青一代基本脫離土地,務農人員年齡偏大、文化水平偏低,他們多固守傳統生產方式,對新技術、新成果的接受和應用能力不足。糧食生產乃至農業發展由何人擔當是一迫切需要解決的重大問題。
(五)糧食生產收益低
農戶種糧積極性不高是糧食生產的核心問題。調查顯示,農戶的性別、年齡、戶主職業、務農時間、農資價格、預期收益及政策因素等對農戶的種糧意愿均有顯著影響,但收益偏低無疑是癥結所在。一方面,糧食生產絕對收益低。近年來,雖然國家大幅提高糧油收購價格,但是糧價提高的幅度落后于農業生產資料價格的上漲幅度,糧食價格偏低的局面并沒有改觀,盡管糧食產量提高,但收益卻在下降;但仍然不夠,種糧補貼與新增成本幾乎相互抵消,種糧補貼在一定程度上是減緩了剪刀差的擴張,種糧收益依然低迷。并且,國家出臺的多種糧食生產補貼政策,管理部門之間協調難度大,運行成本高,也影響了政策效果。另一方面,種糧的比較收益低,這對糧食總產及單產均有顯著的負向影響。據調查,小麥-玉米-花生兩年三作年均純收入約為1060元/畝,大大低于蔬菜3000元/畝的水平。糧農或棄糧,或改種經濟作物,或發展養殖,或外出務工經商,或者只從事少量生產以自保口糧,糧食生產投入不足、粗放經營的局面依舊,種糧積極性大大降低。糧食生產收益低迷成為影響糧食總產和單產穩定的關鍵誘導因素和制約因子。
以家庭為單位的小農生產方式雖然有種種弊端,但目前依然是青島市郊區糧食生產的主體??紤]糧食生產對策,也必須從這個基本事實出發。
(一)穩定糧食播種面積
要保證糧食有效供給和安全,首要的是要有地種糧。作為青島市郊區,即墨市的第二、三產業與第一產業存在著激烈的用地競爭,果、蔬、茶、花卉、苗木等高效產業與傳統種植業爭地現象日益突出。要穩定保持糧食生產面積,必須落實好基本農田保護政策,建立永久農田保護區,劃定糧食生產功能區,創建糧食高產示范方。其中,能否充分調動地方政府的耕地保護積極性是影響糧食生產的重要因素,這也是當前強調各級政府都要為糧食安全承擔相應責任的原因所在。青島市各郊區縣要明確轄區糧食產能目標,建立和完善糧食生產任務考核機制,嚴格落實耕地征占補償制度,堅決杜絕“只占不補”、“多占少補”、“占優補劣”等情況,確保耕地面積不減少、用途不改變、質量有提升,穩定糧食播種面積。農村土地流轉的趨向不可逆轉,耕地利用應逐步走向規?;图s化,充分利用大城市郊區農民非農就業機會多的優勢,構建有利于大規模轉包、租賃、甚至退出農村土地承包權的制度平臺,提高糧食生產的規模效益和附加值。推動農村新型經營主體的規范發展,因地制宜發展土地集中型、合作經營型、統一服務型等適度規模經營,鼓勵和引導糧食種植向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集中,逐步推進糧食生產方式的轉變,穩定種植面積。鼓勵和支持各類農業服務組織通過代耕、代種、代管等方式,幫助缺乏勞動力的農戶搞好糧食生產。
(二)提升糧食綜合生產能力
1.提升糧田耕地質量
歷年來在糧食生產過程中在耕作、施肥、基礎投入存在一些問題,農業環境污染加重,地下水、地表水富營養化,加上土壤有機質含量偏低且有酸化傾向,糧田質量有所下降。保證糧食生產,須結合高標準糧田建設,優先安排基本糧田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和農業綜合開發等資金,不斷提升糧食保護區、功能區的綜合生產能力,良田、良種、良法、良機、良制相結合,以糧食單產提升促進總量穩定。分期分批改善即墨中西部的農田基礎條件,因地制宜采取耕作、農藝、水利工程等措施,加大測土配方施肥的推廣,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扶持發展旱作節水農業,在缺水區域興建小型實用的井、塘、蓄水閘工程,擴大灌溉面積。
2.推廣良種良法及配套技術
良種已經成為提高糧食單產的關鍵之一,需要落實良種補貼政策,推廣耐旱、高產、優質、多抗新品種,良種覆蓋率達到100%。關鍵技術推廣,小麥重點是“四高一改”高產栽培、冬春控旺防凍、氮肥后移和“一噴三防”等技術措施,玉米重點推廣“一增四改”和適期晚收等技術措施,搞好病蟲草害預警和綜合防治。促進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融合,發展大型動力機械、聯合作業機械等先進農機,推廣小麥、玉米生產全程機械化和深耕深松技術。在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率先實現農機農藝融合,在水澆地重點推廣秸稈快速粉碎還田腐熟技術,在旱地重點推廣秸稈薄膜覆蓋堆肥、生物快速腐熟堆肥技術。建立和完善基層農技推廣服務體系,農業科技培訓及扶持向糧食主產區、高產創建田傾斜,覆蓋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和科技示范戶。
3.科學防災減災
科學制定和完善糧食防災減災應急預案,做好氣候條件的跟蹤分析,加強災害監測預警,及時預警信息。以糧食主產區為重點,完善農業氣象監測站網建設,加強農業災害性天氣的預報、預警與評估,完善人工增雨防雹作業體系,做好農業氣象跟蹤和技術咨詢服務。加強農業有害生物預警與控制站建設,完善應急防控物資儲備和設施建設,推進聯防聯控、統防統治,提高突發性、暴發性、流行性和遷飛性有害生物應急防控和撲滅能力。建設以農田林網為骨架的防護林體系,提高對干旱、早霜、晚霜等的抗拒能力。實施農業物聯網技術應用工程,逐步建立起覆蓋全市農業的苗情、墑情、蟲情、災情的監測預警網絡。
(三)加強職業培訓
從調研情況看,由于糧食生產比較效益偏低,有文化的年青一代已脫離土地。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推進、農村土地流轉的規范、農業新型經營主體的涌現、農業生產機械化水平的提高和現有農業從業人員的衰老,以各種農業生產機械操作人員和新型經營主體經營人員身份出現的技術型農業從業人員將逐步成為糧食生產的中堅力量。這些新型職業農民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具有市場意識,是現代農業發展和糧食生產的重要力量。面向糧農的職業培訓不僅要關注現有從業人員,還要關注新型職業農民,適時導入具有針對性、實用性、有效性的職業農民培訓方案,建立職業農民制度,積極培養本地農業勞動力。加強對家庭農場、種糧大戶、糧食合作社負責人、糧食企業代表的培訓。近年來農民培訓機構軟硬件條件有所改善,但農民培訓供給的主體結構與培訓內容相對單一,規模下降,有效供給不足。農民的職業教育培訓,在國家層面需要加快農民教育立法,在青島市層面加強農民教育規劃與組織,統籌各類教育資源,建立以耕地保護補償基金為主的資金投入機制和管辦分離的運行機制。政府不能壟斷農民培訓供給,改變政府、培訓機構和受眾之間單向度的統治關系,逐步建立相互依賴的多主體互動關系,形成競爭有序的培訓體系。
(四)繼續加大政策扶持
糧食補貼政策制定應充分考慮農戶收入,將增加農戶收入作為實現糧食安全的基本導向。財政支農支出、農業基本建設支出、農業科技三項費用對糧食生產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但是目前的種糧財政補貼少,在農戶收入中的比例低,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糧食補貼的政策效應,更多地只是向農民傳遞了國家鼓勵種糧的政策信號。當前糧食安全得到空前重視,各級地方政府都應擔當起相應責任。需要中央、省、市共同努力,在現有基礎上較大幅度地增加補貼數額,提高補貼標準,繼續適當提高糧食收購價格,在省、市級層面統籌建立糧食主產區利益補償機制,使種糧收益不僅能填補農戶機會成本大于其糧食生產收益的那部分缺口,也能讓糧食生產者能夠達到種植經濟作物的平均利潤率,激發生產、投入的積極性和持續性。在補貼方式上,將糧食補貼與生產直接掛鉤,并結合實踐不斷創新:一是推行差異化補貼,比如可細分為種植面積等級補貼、糧食產量等級補貼、糧食質量等級補貼,給予糧食種植面積大、產量高、質量高的農戶更多的資金支持和物質獎勵;二是建立糧食生產用土地流轉補貼,既補貼轉出土地的農戶,又補貼轉入土地并用于種植糧食的農戶,加快土地流轉,穩定、增加糧食種植面積,推進糧食生產規?;a業化進程,扶持部分糧農、家庭農場種糧職業化;三是實行區域性重點補貼,對潛力大且適宜發展糧食生產的重點產糧區域,加大補貼力度,特別是要加大科技推廣補貼和設施投入補貼。四是配套建立市一級糧食生產項目專項資金。青島市按照1:1的比例配套國家糧食高產創建示范方等糧食生產項目的扶持資金,支持農業部門開展糧食生產技術集成與推廣,支持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按照增產增效并重、良種良法配套、農機農藝結合、生產生態協調的原則,構建適應高產、優質、高效、生態、安全農業發展要求的糧食生產技術體系。
四、結論與討論
糧食安全是一項外部性巨大的系統工程,東部沿海大城市在發展都市型現代農業過程中,應主動承擔相應糧食生產責任,將糧食生產作為重點之一。糧食生產的關鍵是提升糧食生產動力,這需要政府、包括農戶在內的糧食生產者、制度創新、科技進步等多方面、多層級的耦合。當前,在耕地面積趨于減少、糧食單產提升乏力的前提下,穩定糧食播種面積仍是糧食安全的首要決定因素,這首先取決于地方政府的耕地保護積極性。耕地非農化比較效益攀升導致地方政府耕地保護積極性衰退和農戶種糧積極性下降是糧食安全問題凸顯的深層原因。如對全部耕地均實施高額補償進而實現較高的糧食自給率,則必然遭遇巨大的資金難題和制度執行成本,且青島市郊區區域比較優勢本不在于糧食生產,這顯然不是最優的制度安排。若不能通過高額耕地補償來激勵地方政府的耕地保護積極性,則必須通過持續的、更強的監督和懲罰機制來制約其農轉非積極性,同時大幅度提高農轉非取地成本應成為一種較優選擇,即將非農價值完全納入取地成本,提高農轉非補償標準,將農轉非增值收益在農戶、地方政府和開發商之間合理分配,以此促進土地集約利用,增強農戶的耕地保護和糧食生產的積極性。就沿海大城市而言,一定糧食自給率基礎上的外來糧源供應鏈建設和藏糧于庫已然成為保障糧食安全的現實選擇。
作者:孫兆明 單存慧 李樹超 單位:青島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即墨市農業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