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使高中歷史教學更加高效,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文章對高中歷史教學方法進行了探究,包括應用情境教學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應用分組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思考;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關鍵詞:高中歷史;教學方法;學生興趣
一、應用情境教學法,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很多學生能夠熟背高中歷史的知識點,但當其遇到某一具體的問題時卻不懂得靈活應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教師要在教學中將知識深度滲透,讓學生能夠從真正意義上理解這些知識點。情境教學法是一種創設與教學內容相符的情景,讓學生體驗情景理解知識的教學方法。將情境教學法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可以較好地解決以上問題。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多種形式創設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讓學生在最佳的情景中感知歷史,從而達到理解和認識的升華。例如,在高中歷史“太平天國運動”的相關教學中,教師采取了如下的教學方法。第一步,教師給學生播放相關歷史背景視頻。教師播放一些當時的風土人情視頻,通過視頻內容,學生能夠更好地感悟當時封建落后的社會形態。第二步,教師通過多媒體設備讓學生置情于境。教師給學生播放了一些背景圖片,讓學生將自己想象成當時社會的人,深入感受歷史場景。第三步,教師通過提問加深學生對歷史人物的了解。教師提出:“在當時的時代,你們會通過什么樣的方法來拯救國家?你們認為太平天國運動是否有存在的價值”[1]。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不再將自己當成歷史的局外人,而是一個歷史的經歷者,以此促使學生對太平天國運動的形成、發展、失敗有更為深刻的了解。
二、應用分組教學法,激發學生的思考
魯迅有言“讀史使人明智”,其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對歷史進行思考,從而形成自己的智慧。教師讓學生積極地進行教學內容的思考有助于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為了實現這一教學目的,教師可以應用分組教學法。教師根據學生的上課表現、性格特點和思維能力、表達能力等進行分組,然后由教師設置問題,留給學生10~15分鐘時間,讓學生以組為單位進行討論,提出個人的見解和看法。由此,啟迪學生的思維,加深學生對歷史知識的理解。例如,在“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的相關教學中,教師使用了如下教學方法,第一步,教師給學生播放相關視頻。視頻的內容為春秋時代的風土人文。第二步,教師讓學生進行分組,不同的小組進行不同學派的研究。第三步,教師評選最佳小組,給最佳小組一定物質及精神上的獎勵。在小組收集資料、探索知識結束后,教師選出小組代表人物,讓這些代表人物對自己的成果進行了展示,而后教師根據教學成果選出最佳小組。在這個教學案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設備提升了教學內容的多元性,又通過“小組教學法”讓學生都參與到教學中,這有利于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對知識進行更多、更廣泛的探究,因此,分組教學法對學生能力的提升有很大的好處[2]。
三、開展教學活動,激發學生探究興趣
歷史學科的特點決定了教師在教學中只有把歷史與現實、歷史與學生本身結合起來,才可能激發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因此,教師應在教學中挖掘教材蘊含的探究點,設計多樣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探究興趣。教師可以根據歷史教學內容以辯論會、社會調查、小品表演、參觀訪問等方式展開歷史教學,引導學生深入歷史學習,體會創造性活動的樂趣。例如,在高中歷史有關“維新運動”的教學中,教師展開了辯論賽活動。活動的主題為“你認為‘維新運動’是利大于弊還是弊大于利”。在此基礎上,教師將班上的學生分為了兩個小組,一個小組代表的觀點是“弊大于利”,而另一個小組代表的觀點是“利大于弊”。隨后,教師讓兩個小組進行了資料的收集和內部的討論。在小組收集資料與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對“維新運動”有了更多、更深的了解,且組內成員的相互交流也有利于每一個成員的自我思考。在小組做好準備之后,教師主持展開辯論會。在辯論會展開的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行為做出了指導,保證辯論會能夠更好地接受每一個學生的觀點。在不同組之間進行辯論的過程中,激烈的矛盾能夠讓學生對辯題有更深的了解。最終,辯論賽圓滿結束,每個學生也都從中得到了很多收獲[3]。總而言之,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應積極改進自己的教學方法,以此提高歷史的教學效率以教學質量。為此,教師可以對情景教學法、分組教學法、興趣教學這三個方面的內容做合理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綦巖.對高中歷史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一些梳理[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2017(10):13-15.
[2]郭子其.培養學生歷史時間意識的教育價值[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6(7):28-32.
[3]孫立田,任世江.論歷史思維能力分類體系[J].歷史教學(上半月刊),2014(6):3-8.
作者:張銀虎 單位:甘肅省寧縣第四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