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歷史教學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歷史影視資源與高中歷史教學的聯系
(一)與教師的聯系
歷史教師在歷史教學活動中發揮著主要作用,是歷史課程革新的主力軍,其素質能夠影響教學的質量,而作為歷史教學資源的歷史影視資源,則直接影響著歷史教師的教學成果。一方面,歷史影視資源能拓寬歷史教師的學科專業知識,完善其知識結構。目前,我國高中歷史教師不僅都受過高等教育的熏陶,而且都具有一定的教學經驗,但是,有的教師卻只精通某一時期的人文歷史概況或傾向于某一特定歷史環境的研究,這意味著教師對整個歷史結構認知的欠缺[2]。而歷史影視資源能有效幫助教師完善其歷史知識結構,此外,教師也可依據自身扎實的知識對歷史影視資源進行一定的歷史考證,糾正其存在的不符合史實的顯著錯誤,這不僅能有效促進歷史教師的專業素質水平,還起到了對歷史影視資源的監督作用。另一方面,歷史影視資源能以其聲情并茂的特點吸引觀眾的注意力,因此,教師若能將歷史影視資源合理應用于歷史的實踐課堂上,就能有效提高歷史課堂的趣味性以及生動性,從而提高歷史教學的教學質量。
(二)與學生的聯系
首先,合理運用歷史影視資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學生對歷史產生興趣時,就會能動地去學習。傳統的歷史學習對很多學生而言,都是枯燥乏味的,如果教師通過輔助影視資源向學生進行歷史知識的講解,能夠有效調動學生的感官機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使其主動地參與到學習中,此外,通過影視導入歷史教學、突破重難點、銜接相關史實與最新歷史知識熱點等,能最大限度地拓寬學生的歷史知識面。其次,學生通過對史實進行一定的分析、比較、歸納、綜合以及概括等一系列認知活動,以此培養歷史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是高中歷史教學的目標。歷史的無法還原性和過去永久性及抽象性的知識加大了學生學習的難度,而歷史影視資源的形象化、直觀性等特點能夠化抽象為具體,再現歷史,學生因此能快速提高對歷史的感性認識并建立起歷史的思維空間,從而加深對歷史的了解和更牢固地掌握歷史知識。再次,能夠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歷史都是在不斷發展和不斷進步,因此其具有一定的因果聯系及規律性,倘若能夠全面分析歷史因果聯系以及其規律性,便能全面掌握歷史本質及揭示歷史規律。而歷史影視資源的運用能夠調動學生思維,提高他們對歷史的觀察力、綜合分析能力等,進而促進學生縱向思維及橫向思維的發展等。最后,有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的思維能力。如今,歷史影視資源繁多,部分影視傳播錯誤的歷史事實,并且向觀眾宣揚消極的歷史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如宣揚皇權崇拜、人治思想、奴才意識等,嚴重毒害社會文化,這給中學歷史教學帶來極大的困難。因此,學生在觀看歷史影視作品時,要有選擇性地觀看并逐步養成歷史批判性思維,做到以尊重歷史史實為原則,這有利于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歷史觀和世界觀。
二、結語
總而言之,在信息化的教學活動中,將聲情并茂的歷史影視資源引入到高中教學活動中,不僅是信息社會的要求,更是歷史教學的需求。若能充分發揮學生和教師開發應用影視資源的主體作用,相信影視資源的優越性會更加發揚光大的。
一、歷史圖片與整個高中歷史教學的關系
利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在傳統的歷史教學中,存在著歷史學科與其他知識沒有關聯的誤區,有的教師甚至不知道歷史教學還有培養學生審美能力的功能。現在的歷史教材大量采用歷史圖片,審美教育的功能便尤其突出。比如說唐三彩這類圖片,它們不僅能夠讓學生感受唐朝瓷器技術的高超,還能夠給學生帶來視覺上的享受;再比如萬里長城的照片,不僅使學生能夠佩服先輩們的智慧,還能夠感受著綿延千里的藝術美。這些歷史圖片如果可以得到充分的運用,就可以對學生的審美能力產生積極的影響。
二、如何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科學地應用歷史圖片
1.歷史圖片的使用要遵循一定的原則,才能夠產生作用。在高中歷史教學中,使用歷史圖片的第一個原則是,選用的圖片要具備相當的代表性與針對性。舉個例子,針對抗日戰爭,大多數觀點認為,全面的抗日戰爭開始于1937年7月7日的盧溝橋事變,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時戰爭結束,歷時九十七個月又八天,總共經歷八年,八年抗戰名稱因此而來。我們在教學中可以選取《抗日戰爭》(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教科書《世界近現代史》第二單元)中盧溝橋事變的圖片來進行教學。從這張圖片中,學生可以看到,盧溝橋現場十分混亂而殘破,橋上的石獅子身上隨處可見槍支子彈襲擊留下的痕跡,很容易就會讓學生聯想到硝煙彌漫的戰爭畫面。圖片可以直接而客觀地向學生展示七七事變作為抗日戰爭的開始事件的大體情況。
2.在教學過程中,選取的圖片必須具備真實性這一性質,特別是文物、遺跡這一類的圖片,必須選取真實的照片。朝代不明確、出土地點尚未研究清楚的文物圖片放棄使用,等到研究得出確定結果才能使用到教學過程中,否則將會給學生傳遞錯誤的歷史信息。
3.在教學過程中,選取的圖片要求是清晰的。印刷模糊的圖片無法讓學生形成直觀正確的歷史表象。針對教材里面出現個別重要細節不清晰的圖片,教師可以臨摹出來,放大細節部分,再使用生動形象的語言配合,使學生能夠產生清晰正確的認識。
4.除了以上幾點以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要特別注意,留下一部分圖片讓學生通過其他途徑進行自我學習。這樣子的圖片處理,是針對現在的教材中歷史圖片較多的情況而設置的。因為在教學時間有限,無法對教材中的所有歷史圖片進行一一講解,留出一部分圖片讓學生自學,不僅可以充分發揮圖片的作用,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總之,歷史圖片對整個高中歷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科學利用圖片進行教學顯得非常重要。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重視歷史圖片對歷史教學的作用,最大限度地發揮歷史圖片在整個高中歷史教學工作中的積極作用,增加歷史教學課堂的趣味性,進而有效提高教學效率和質量。
一、歷史故事的選取策略
(一)盡量符合或接近歷史真相
教師的授課方式和授課內容對于學生們了解歷史真相是極為重要的,歷史教師扮演的角色不僅僅只是教師而已,在學生的眼中,教師的語言就是歷史故事的重現。歷史老師在教授的過程中,必須避免摻雜個人的感情因素,應該客觀地對歷史事件進行評論。另外,陳述歷史事件,要注意查找歷史資料,必要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學生們去博物館或歷史紀念館等進行更深刻的參觀和學習。在參觀和學習過程中,歷史老師應為學生答疑解惑,將真實的歷史情景再現,將學生引入歷史情境中,運用講解結合的方式,使學生提高對歷史知識的研究與興趣。
(二)盡量與課程教學目的相關聯,有針對性
在歷史課上,教師一定要注意避免為學生講重復講過的故事,另外,與本節課相關的歷史故事可能很多,歷史老師講課時不需要將所有歷史故事一一道來,可以結合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挑重點,挑選聯系最大的一個故事進行生動的描繪也可以把課堂氣氛活躍起來。
(三)盡量結合現實,以史喻論今
我們之所以學習歷史,不僅僅是為了把過去發生的事情,把古人的偉大事例展現給學生,還需要讓學生們在學習歷史故事的同時,能夠傳承祖輩們所留下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對孩子們今后的道德發展,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形成起到積極的引導作用,讓學生們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自身,進行適當的吸收,這就是教授歷史課的目的。
一、以身邊史實為案例開展案例教學
很多歷史學科任課教師抱怨歷史與我們太遠,中學歷史難教!我認為那些天天喊難的教師沒有真正將歷史領悟透徹,沒有用發現的眼光來研究歷史的教學。雖然我們要承認歷史是對過往的片段式的記錄,是對過去時間的回顧與重溫,中學的歷史時間跨度確實很大,但這并不表明歷史不在我們身邊,并不表明歷史離我們的現實生活很遠。隨著現代化城市建設理念的興起,每一座城市都開始注重對其歷史文化的保護和挖掘,因此,我們教師何不因地取材,借助所在地現有的古跡、文物、歷史人物開展案例教學,這樣既減少了教師組織案例教學的難度,也可以放開學生的腳步,到生活中,到自己最熟悉的地方去學習歷史,培養對自己家鄉的熱愛。例如在講授“抗日戰爭”一節時,我們可以組織學生走訪社區的老紅軍、老革命,聽聽他們親歷過的抗日戰爭,聽聽他們對那段民族抗爭史的理解,從而使學生獲得對抗戰的感性認識和進一步了解、研究抗戰史的濃厚興趣,在引發學生了解研究這段歷史的興趣之后,老師再順勢和學生一起分析抗日戰爭的宏觀背景,繼而到整個中國抗戰的背景和歷史。這樣由身邊的微觀而具體的史實案例入手,學生就會覺得教科書上的歷史其實和我們自身密切相關,這樣也就能產生并始終保持著濃厚的興趣。
二、以歷史體裁的課外書為依托開展案例教學
歷史是一門人文內涵極高的學科,它的內容之豐富,跨度之長久是其他學科不能比擬的,這就要求學生在學歷史時不能只依賴教科書,要廣泛的閱讀史料,廣泛的積累歷史知識,從而為歷史教學做好積淀,方便學生更好地領悟知識點,更好地將歷史教學內容串聯成體。我們歷史教師要承擔起為學生推薦課外書的任務,讓學生學會學歷史,學會用時代的眼光看待歷史。課外書中有豐厚的歷史故事和歷史史實,這些拓展性的知識是大多數學生所感興趣的,而且這些故事比教科書中的故事更具備完整性和趣味性,不僅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動機,更有利于培養學生的文學素養,增加學生以感性的眼光來洞視歷史的滄桑與變化。比如在講解“明代中央集權制”一節時,我們可以向學生推薦風靡一時的歷史書籍《明朝那些事》,讓學生提前通過看這本書來了解明朝的政治機構,政治制度,這樣不僅可以推進教學的進度,還可以在教學中一針見血地抓住重點,讓學生輕松理解明朝集權的來龍去脈。
三、以人物傳記為底本熟悉案例教學法
歷史是人類創造的,是由人類的智慧書寫的,因此歷史教學決不能忽略人作為歷史推動的主要因素的存在。傳統的學習歷史的方法主要就是死背歷史年代、歷史事件及其影響,存在著知識點彼此分割無有機統一的線索、要背的內容都是抽象文字,學生對此沒有感情和感覺,更無法觸及歷史事件的本質和靈魂。借助歷史人物,借助人物的精神以及他們在歷史中的作用來進行案例教學,不僅可以改變傳統歷史教學的不足,而且讓歷史教學充滿了噴薄的血脈,使歷史教學有血有肉。例如在講解“新民主主義革命”一章時,我們可以讓學生扮演,親身感受一下當年歷史的波瀾壯闊,增強愛國主義情懷。總之,案例教學作為一種既成熟又年輕的教學方式,投入到歷史教學中不僅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更有利于變教師的“頭疼”為“愉快”,推動中學歷史的發展。
作者:楊鈞 單位:湖南省益陽市海棠中學
一、對話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
在歷史教學中,對話教學的展開形式有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教師與文本的對話、學生之間的對話、學生及教師的自我對話等形式。在真正對話的歷史教學中,其需要多種對話形式交錯進行,互相促進,才能充分體現對話教學在歷史教學中的理論價值和實踐價值。由于對話教學的理念及對話精神在每一種對話形式中的滲透,是與教師、學生、文本、教學環境及教學評價等要素息息相關的。基于此,在歷史教學中,為了充分發揮對話教學的功能及作用,應從對話教學的構成要素幾個方面進行分析。
1.教師轉變
教師是作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其教學觀念的好壞直接關系著課堂教學開展的成敗。在歷史教學中,對于對話教學活動的開展,為了達到師生之間平等交流的境地,其著力點應放在教師身上,應注重教師教學觀的轉變,傳統的教學觀主要以知識為本位,以教師傳遞為主要形式,注重強調學生基礎知識及技能的提升,傳統的教學方式有利于學生獲得豐富的知識,但在片面追求知識存量之中,無視了學生的全面發展。基于此,由于對話教學實踐價值是回歸教與學的本質,要求教師摒棄舊的傳統教學觀,在對話教學中,教師需要新的對話教學的教學觀,通過自身的成長經驗與情感體驗,才能與學生進行真實的情感交流,從而獲得學生的信任。
2.環境創設
歷史教學中對話教學環境的創設,是指對話教學開展的場所、教學組織形式、教學基礎設施建設及人際關系等。根據教學對話的特點,應分為軟環境和硬環境。然而,在軟環境創設方面,應創造和諧的課堂氛圍,努力構造對話型的師生關系,這就要求在對話教學中應做到以下兩點:一是要善于追問,如講解《春秋戰國的紛爭》課時,為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中,應提出具有思考價值的問題,如“孟子曾經說過‘春秋無義戰’,你同意這個說法嗎?那么如何看待春秋時期的戰爭呢?”通過對學生提出具有一定挑戰性的問題,充分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培養了學生辨證思維的能力。二是學會傾聽,盡可能明白學生所要表達的意思,對學生所表達的意思而自己又沒有表達出來的加以闡釋,使學生處于一個民主平等、富有對話氣氛的課堂情境中。
3.教學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