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護理路徑在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臨床護理路徑在骨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骨外科患者9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研究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觀察分析兩組護理效果。結果:與對照組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護理后研究組焦慮自評量表(SAS)、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均相對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與對照組比,研究組健康知識了解度、康復訓練依從性評分均相對較高,住院時間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使患者的多種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并使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度進一步提升,使住院時間進一步縮減。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骨外科;護理管理;護理滿意度
伴隨著社會的逐漸發展以及交通網絡的完善,交通運輸行業得到了長足發展,因而使骨傷患者數量也隨之增多。若骨傷患者不能及時得到有效的救治,則會引發殘疾[1]。對于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需要接受手術治療,但患者本身對手術存在明顯的恐懼感,再加上難以進行正常活動,所以術后往往需要進行一定程度的康復鍛煉。但是常規性護理方式已經不能滿足患者的正常需求,因此其在臨床中的應用具有一定局限性[2]。而臨床護理路徑可以促進患者恢復,進而使護理滿意度進一步提升。本研究探討在骨外科護理管理期間應用臨床護理路徑的價值,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8年7月-2020年7月骨外科患者96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8例。對照組男27例,女21例;年齡43~79歲,平均(59.3±1.2)歲;骨傷類型:關節脫位11例,脊椎骨折12例,四肢骨折25例。研究組男28例,女20例;年齡44~78歲,平均(59.2±1.3)歲;骨傷類型:關節脫位10例,脊椎骨折12例,四肢骨折2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為骨外科創傷,同時排除其他并發癥患者,所有患者均對本次研究知情。
1.1方法:⑴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首先對患者的具體病情狀況進行了解,然后對患者進行規范且合理的護理指導,囑咐患者應當長時間臥床進行適當的休養,之后對患者的疼痛程度進行準確評價,給予患者針對性的鎮痛治療,然后始終依據醫生開具的醫囑給予患者針對性護理。⑵研究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①入院路徑:骨外科患者住院期間,護理人員需要及時對患者的身體狀況以及疾病狀況進行詳細了解并做有關記錄,然后對其進行詳細評估,依據患者當前的病情狀況對患者進行相關指導。②術前路徑:護理人員需要定時評估患者的生理狀況,對于患者所提出的合理需求盡全力滿足,然后依據患者病情狀況對有關評價指標進行恰當調整,并嚴格依據要求指導患者接受相關檢查及治療。手術實施的前1d,醫護人員應當盡快同患者進行合理的交談,并把疾病知識、手術治療方式以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等全部詳細告知患者,從而使患者多種負面情緒得到有效緩解,進而使患者心理負擔顯著降低,增強患者戰勝疾病的信心。③術后路徑:手術結束后給予患者有效的體位護理,引導患者正確擺放體位,從而加快患者血液循環,同時定時觀察并有效處理患者滲血部位,若患者疼痛感劇烈,則需要依據醫囑給予患者針對性的藥物鎮痛處理;同時對患者心理以及身體狀況進行合理評估,并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對其進行康復方面的指導。④出院路徑:護理人員需要主動給予患者針對性的健康宣教以及康復訓練指導,包括飲食、用藥以及運動等多方面,同時將居家休養需要注意的相關事項以及自我護理方式等詳細告知患者,并對患者進行有效的心理疏導,從而增強患者依從性,囑咐患者定期返回醫院接受相關檢查。
1.2觀察指標:①觀察分析兩組護理滿意度,滿意>80分;基本滿意60~80分;不滿意<60分,分數越高,說明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就越高[3];②觀察分析兩組焦慮自評量表(SAS)以及抑郁自評量表(SDS)評分;③觀察分析兩組住院時間,應用本院調查問卷評估健康知識了解度評分、康復訓練依從性評分。
1.3統計學方法:數據用SPSS18.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資料為[n(%)],實施χ2檢驗;計量資料為(x±s),實施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與對照組相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兩組患者SAS及SDS評分比較:與對照組相比,護理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相對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兩組患者住院時間、健康知識了解度評分、康復訓練依從性評分比較:與對照組比,研究組健康知識了解度、康復訓練依從性評分均相對較高,住院時間明顯較低,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3討論
以往臨床上多通過常規護理方式來對骨外科患者進行護理干預,但這種方式具有較強的單一性及機械性,并不能將所有骨科患者的需求全部滿足,因此臨床護理效果并不理想。近年來新出現的臨床護理路徑模式,將護理和臨床治療有效融合起來,其護理目標比較明確,能依據患者當時的具體臨床表現來給予患者系統及規范的護理指導。這種護理模式的優點為:①能對護理人員的相關職責進行明確,并對護理人員的相關行為起到一定的規范作用,使被遺漏且容易出現差錯的護理項目明顯減少,從而使護理風險發生率顯著降低。②通過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使患者的住院時間進一步縮減,使患者所花費的治療費用明顯減少,還能使患者及家庭的經濟壓力減輕,從而使醫療資源浪費現象得到改善。骨科中最常見的骨折類型為股骨骨折,且此類疾病的發生同摔傷、交通事故以及重物等多種因素存在聯系。當前臨床上多通過手術方式對患者實施治療,其能促進患者病情以及預后改善,但是在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合理有效的護理干預能加快患者恢復[4]。因為部分骨折患者在手術治療之前對疾病知識缺乏準確的了解以及認知,所以在手術治療前往往會出現焦慮、恐懼等多種負面情緒,極易對手術治療效果造成影響。同時因手術結束后患者需要長時間臥床,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患者的負面情緒,并導致感染等多種不良事件的發生。當前臨床上應用的常規性護理方式相對比較單一,且缺少一定的靈活性,因而導致臨床護理效果并不理想,難以將患者的多種日常需求充分滿足,因此臨床上應當盡快找尋一種質量更高的護理服務方式。臨床護理路徑屬于新式的護理方式,主要是指針對某一特定疾病的臨床治療以及之后的護理工作所制定的系統且科學的路徑表,強調將患者作為護理的主體。而且在入院路徑中及時對患者病情做相應登記以及評估,在術前路徑定期對患者進行針對性檢查,主動同患者進行有效交談,使患者恐懼、緊張情緒得到緩解,術后路徑中注重對患者傷口處的有效護理,并對患者心理以及身體狀況進行有效觀察,而在出院路徑中主動將健康運動知識詳細告知患者,使患者自護能力得到有效提升[5]。本研究發現,與對照組比,研究組護理滿意度較高(P<0.05),且護理后研究組SAS、SDS評分均相對較低(P<0.05)。這說明在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發揮出理想作用,能進一步緩解患者的焦慮、抑郁等負面情緒,進而使臨床護理滿意度得到有效提升[6]。臨床護理路徑實施期間,護理人員能夠依據制定出來的詳細計劃使后續治療順利有效地進行下去,而且還能依據患者的實際病情狀況來對相關計劃進行針對性的調整,不但能使患者的合理且正當的需求得到滿足,還能使并發癥發生可能性有效降低。研究發現,與對照組比,研究組健康知識了解度、康復訓練依從性評分均相對較高(P<0.05),住院時間明顯較低(P<0.05),這說明選用臨床護理路徑對骨外科患者進行護理可以發揮出理想作用,能使患者對疾病知識的了解對有效提升,增強患者對康復訓練的配合度,進而使住院時間進一步縮短[7]。綜上所述,骨外科護理管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使患者的多種不良情緒得到有效緩解,并使患者對相關疾病知識的了解度進一步提升,使住院時間進一步縮減,可推廣使用。
作者:趙玲 胡娜 李俠 單位:棗莊市臺兒莊區中醫院護理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