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防原醫學課程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前言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重新制訂的臨床醫學專業本科教學基本要求,提出醫學專業畢業生在知識、能力和素質方面應當初步達到臨床醫生的基本要求,為進入畢業后教育與實踐奠定基礎。軍醫大學作為特殊的醫學高等教育單位,應該具有更高的要求,那就是要培養出高素質實用型面向軍隊及地方各級醫院所需的醫學人才。防原醫學是醫學類專業開設的一門必修的軍事醫學課程,它是研究核武器的殺傷因素及其它來源的電離輻射所致傷害的醫學防治學科,也稱為核武器損傷防治學或放射損傷防治學。防原醫學與基礎醫學、臨床醫學、預防醫學和軍事醫學中許多學科均有密切聯系,是一門綜合性、交叉學科,也是軍事醫學的重要課程之一。理解和掌握防原醫學知識,將為高素質新型軍事醫學人才的培養奠定堅實基礎。而我們都知道,課程標準是規定某一學科的課程性質、課程目標、內容目標、實施建議的教學指導性文件,因此,防原醫學課程標準的制定和實施就顯得更為重要。第四軍醫大學放射醫學教研室針對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的特點制定出了一套相應的課程標準,對其的制定和實施主要在以下幾個方面進行了探索,以提升防原醫學課程的教學效果,更好地為國家和部隊培養優秀全面的軍事醫學人才。
1課程目標
我們的目的旨在為部隊培養全面的高素質軍事醫學人才,因此,課程標準要求學員通過對防原醫學的學習,能夠理解和運用核武器損傷與防治學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說出防原醫學的發展現狀,學會從微觀到宏觀,從原子到核反應,從分子、細胞、組織、器官、系統水平到整體水平,特別是從整體水平理解放射生物學的基本知識和掌握急性放射病的發病機理及防、診、治原則。除了具備基本的理論知識外,還要求學員通過這門課的學習能夠掌握一些相關的基本技能,如學會劑量存活曲線的繪制,掌握外照射的測量方法和輻射測量儀器的使用等。并且能夠利用重要發現的學習,從思路上經歷新的科學理論和技術的建立過程,分享和體驗創新性思維。通過參與第二課堂活動,參與科研學術等活動,掌握信息收集整理和交流,建立創新意識。通過參加課堂討論,鍛煉信息收集整理、知識綜合運用和交流表達能力。通過課外科研,培養良好的科研素養及創新意識。此外,學員還應當通過本課程的學習,養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和思索與本專業相關問題的良好習慣,在具體的工作實踐中靈活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具有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和敢于挑戰權威的科學精神,重視團隊精神和合作交流意識。樹立愛崗敬業、愛軍習武思想,具有打贏現代技術條件下局部戰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總之,通過防原醫學的學習,為進一步學習有關三防軍事醫學課程和核應急救援隊組織與實施打下良好的基礎。
2內容安排
防原醫學課程安排在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員四年級下學期進行,之所以選擇這個時間段,是因為學員此時已經完成了全部的基礎課、專業基礎課以及臨床專業課內容的學習,掌握了學習防原醫學所必須的所有預修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可以更高地幫助學員的學習和理解,提高教學效果。由于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是軍醫大學培養的醫學人才中數量最多的骨干力量,其未來承擔的的軍事醫學任務也最為艱巨,更需要全面掌握防原醫學等軍事醫學課程的相關知識和技能,因此對于這一專業的課程標準我們設計了最豐富的內容安排。主要包括理論課22學時,包括核物理基礎、電離輻射生物學效應、核武器的殺傷作用及其防護、急性放射病、慢性放射病與內照射放射損傷、核爆炸復合傷、放射衛生防護基礎、核輻射事故的醫學應急救援等內容;實驗課8學時,包括輻射測量儀的使用及外照射防護,小鼠脾結節計數,放射性樣品檢測等內容;軍事醫學綜合演習40學時,主要包括輻射偵查、核沾染區搶救、人員車輛的洗消除沾染以及輻射損傷救治室的展開等科目的演練。需要指出的是,考慮到有限的學時安排和不同專業的具體特點,我們并未在所有專業都按上述內容進行設計,像藥學、生物醫學工程等非臨床醫學專業的課程標準中我們沒有安排相關的實驗課和軍事醫學綜合演習,而且,對部分理論課內容也進行了合并和壓縮。
3教學實施
課程教學由教研室主任和主管教學的副主任負總責,并設專人擔任教學秘書,具體進行分工協調組織等工作。基本流程包括成立教學組,教學準備,課程教學,輔導答疑,課程考核,總結反饋。教學組實施集體備課、大課講授、自學輔導、指導性自習、多媒體課件制作、考試等教學活動。主要教學形式有理論講授、實驗、野外演練、自學輔導等形式。加強核武器損傷與防治學教材及課件資源和素材庫的建設,實時跟蹤相關領域的國內外新進展新方向,結合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學員的特點在現有教材的基礎上補充和更新防原醫學領域的新內容,注意積累基于問題的教學法(Prob1emBasedLearning,PBL)中的典型病例或典型問題的電子素材。課程講授的實施要嚴格按照學校教學流程和教學制度進行。每一課時的教學內容設計要在教案中體現,并符合課程標準,突出重點和難點。注意開展課堂討論,在防原醫學的部分章節采用以突發核損傷或放射傷員等應急救援為引導的課堂案例教學(Case-basedTeaching,CBT),通過對輻射傷員救治的引導和教師指導下的課堂討論、資料查詢、自學等方式啟發學生分析、討論有關對核武器的損傷與防、診、治等問題,學習核武器損傷與防治學理論知識以及相關新武器損傷特點。另外,還要適當安排雙語教學,基于五年制臨床醫學本科學員英語基礎較好的特點,在教學實施過程中建議多進行雙語教學,包括給出名詞概念的英文名稱,重要內容選用英文幻燈等,以提高和豐富學員的知識面,拓展視野,為今后跟蹤和學習相關領域的國際研究動態奠定良好的基礎。
4考核評價
課程考核是課程評價的主要措施,在設計課程考核時,將理論考核成績、實驗課考核成績(實驗操作及實驗報告)作為學生的綜合評定成績,分別按照90%、10%比例計算。嚴格執行教考分離,我教研室自2009年開始,組織全科教師按照教務處制定的《建立試題庫的規范要求》逐步建立了防原醫學試題庫,命題時由未擔任本軌道課程講授的副教授職稱以上的教師到教務處考試管理中心從上述試題庫中隨機組卷,并由試卷命題系統按要求同時自動生成A、B兩套試卷,考前由教務處考試管理中心隨機選擇其中一套考題作為學員的試卷,另一套作為備份,從各個環節做到了教考分離。其中理論成績的綜合評價采用閉卷、筆試的方式,考試時間為2學時,以百分制評分,60分為及格,滿分為100分,占總評成績的90%,試題類型及權重大致遵循如下標準,選擇題40%(單選題20%、多選題20%)、是非題5%、填空題5%、計算題5%、名詞解釋5%、簡答題15%、論述題10%、病例分析題15%。實驗成績的綜合評價采用開卷、實驗報告、技能操作的方式。學習成績滿分為10分。實驗報告由實驗課教員批改作業,量化成績,此部分分值占總成績的10%。為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鼓勵學員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的互動中來,我們還探索嘗試將課堂出勤與表現情況納入到學員的總成績中的做法,比如將理論考試成績和實驗成績的權重壓縮為總成績的90%,而課堂聽講情況、回答提問情況等日常表現也按10%的權重量化計入總成績。這一做法雖然增加了任課教員的工作量,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員的學習主動性和參與意識,提高了教學效果。綜上所述,通過五年制臨床醫學本專業防原醫學課程標準的規范化和標準化,我們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堅持以課程標準要求為指導,實現了教員以課程標準為中心進行授課,學員以課程標準為中心進行學習,考試以課程標準為中心進行組織,充分發揮了課程標準的核心作用,提高了教學效果,使學員通過防原醫學這門課程的學習,掌握了基本的輻射損傷防護相關知識和技能,為保證未來打贏一場核威懾下的高科技局部戰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作者:李康樗 任東青 劉軍葉 李靜 李豫蓉 郭國禎 丁桂榮 單位:第四軍醫大學軍事預防醫學系輻射生物學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