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導師制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導師制和臨床醫學實踐教育的關系
臨床醫學教育有兩個重要屬性:師承關系和實踐教學,且二者緊密相關。實踐教學是師承關系建立的主要目的,而師承關系又是實踐教育的重要方法和保障。良好師承關系的實踐教學使學生不僅能從老師那里學到知識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夠學到做人的真諦、高度的職業認同感和堅定的專業取向,而后者無疑是現代醫學教育工作者們所共同追求的臨床醫學人才培養目標。在我國的傳統醫學中,學醫就是跟著師傅做學徒。這種跟師帶徒的教學方法對我國延綿數千年的傳統醫學地傳承和發展無疑起到了重要作用。當然,這種傳統的跟師帶徒教學也有明顯的局限性,也正是因為其局限性,隨著西方教育方法地傳入和發展,我國本科臨床醫學教育中這種傳統的教學方法逐漸為西方教育的班建制和學分制所取代。在我國現代本科臨床醫學的教學中師承關系已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由于師承關系的消失,使得學生在臨床醫學實踐教育中得到“面對面”和“手把手”的機會越來越少,應該說這是我國臨床醫學實踐教育水平難以提高的癥結所在。
2導師制的起源和作用
導師制是十五世紀初起源于英國牛津大學的一種獨特的教育方法和人才培養模式,至今仍然是牛津大學本科教學的核心和基礎。牛津大學導師制的施行方法是:在新生入學報到后,學院就給其指定一位導師負責指導學生的品行、學習和生活;其最大特點:要求在師生之間建立一種“導學”的關系,師生關系密切。導師與學生之間實行的是一對一、面對面的個別輔導,針對學生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導師可以隨時了解學生各方面的情況。牛津大學的導師制先后被世界各地的名牌大學學習效仿,成為目前大學的一種特殊的教育模式。導師制的主要目的和作用:①學生有專門的老師指導,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信心、主動性和積極性;②增強了導師對學生的責任感;③導師對學生的指導是全方位、多方面地,包括幫助解決學生的個人問題、思想問題、生活問題等,導師是學生的良師益友;④有利于培養師生之間的感情,同時培養學生對所學專業的感情;⑤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機會,激發了學生對學習和研究的興趣,因人而教,引導學生開發潛能、展現才能,為專業人才地培養創造了有利條件;⑥指導學生未來的專業取向;⑦使學生在全面發展的同時又能兼顧個人的興趣和愛好;⑧有機會學習導師的專業特長。這種師承關系,在醫學生的專業理論學習和臨床實習實踐中尤為重要,并能在學生畢業后繼續起到指導作用[3]。
3導師制和PBL教學法的關系
目前在醫學教育中十分流行的“問題引導式教學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的主要組織基礎就是導師制。在臨床醫學PBL教學過程中,將學生分成5~10人的學習小組,建立導師指導小組,增加了學生和導師之間的溝通機會,學生可以隨時提出問題討論,尋求答案。該教學法以學生為中心,以問題和案例為主,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同時,導師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指導方法,因人施教,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形成了新的教學模式[4]。在PBL教學環境中,教師已不再是傳統意義上單純的知識傳授者,教師必須要完成從單純知識傳授者到討論的組織者、引導者及職業取向的指導者這種導師角色轉變[5-6]。然而,國內現階段PBL的主要教學內容是醫學理論,主要教學方式是小組討論,而實踐PBL教學如何進行,目前報道較少。筆者認為,可以從臨床實踐教學推行導師制的教學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新的教學方法。
4我國現階段本科生導師制現狀
在我國,導師制主要是針對研究生教育。2002年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全面實行本科生導師制。目前,全國各地高校的導師制教學方案紛紛出臺,本科生導師制逐步在國內高校開始推行。許多醫學院校根據臨床醫學專業的應用性和實踐性的特點也開始試行導師制。然而,這些導師制多在學生進入大學后的基礎醫學學習階段實施[7-9],目的是幫助學生能夠盡快適應大學的生活和學習。采用導師制來加強醫學實踐教學,讓學生在導師制的教學平臺上通過臨床實踐教學環節培養堅定的專業志向、掌握扎實的專業知識和過硬的實踐技能,是目前實踐教學方法改革研究的一個重要方面[10-13]。
5本科臨床醫學實踐教學中實行導師制的意義
實踐教學在全部臨床醫學教學活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現有的“班建制“和”課堂講授制”為主的教育模式下,加之醫療衛生行政管理體制的限制,使得臨床醫學實踐教學改革舉步維艱。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呼吁建立本科臨床醫學實踐教學導師制作為臨床醫學實踐教學的教學平臺,以此來改變臨床醫學實踐教學的被動局面。實踐教學導師制有望在臨床醫學實踐教學中徹底改變現有的“班建制”和“課堂講授制”的教學方式,以“一對一”、“面對面”、“手把手”的教學方式來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在臨床醫學實踐教學中推行導師制的意義在于:①建立新型的師生關系,加強師生之間的溝通和聯系,導師多方面的指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②以學生為中心,因人施教,突出了學生在教學中的主體地位;③幫助學生了解醫院、病房、患者,幫助學生與患者溝通,有利于醫學生早期接觸臨床,接觸患者,提高臨床實踐能力;④增加學生實踐學習的機會,使其能更好地掌握和應用所學醫學知識;⑤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將原來的被動式學習轉變為主動式學習。綜上所述,在臨床醫學實踐教育中實施導師制是提高臨床醫學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其在臨床醫學人才培養中將會起到重要作用,應該積極創造條件,在自己所在的學院開展實踐教育導師制工作,為臨床醫學實踐教育的改革做出應有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