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與護理專業學生就業意向調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臨床醫學與護理專業學生的就業意向差異,包括兩專業學生在首選畢業去向、就業地域及求職最關鍵因素三方面的意向差異。方法2019年10月選取某醫學院校2020屆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共220名本科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采用問卷調查和統計分析的研究方式。結果臨床醫學組學生畢業后首選求職比例明顯低于護理專業組(P<0.05),他們更傾向選擇考取研究生。兩專業學生均傾向選擇東、中部城市,而選擇西部城市、基層和家鄉所在地較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臨床醫學組學生傾向于知識儲備是求職的關鍵因素,而護理專業組學生更重視實際操作力和實踐經驗(P<0.05)。結論針對兩專業學生的就業意向,學校應加強對學生就業觀、價值觀的引導,加強輿論宣傳,鼓勵學生基層就業,同時根據臨床醫學與護理專業學生不同的就業需求,采取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方式。
【關鍵詞】臨床醫學;護理專業;就業意向;差異分析
近年來,隨著經濟飛速發展,人們對生活質量及生命健康關注、醫療服務要求逐漸增高,但國內廣大基層地區的醫療服務水平與經濟發展水平還存在較大差距[1]。2011年,衛生部下發《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明確提出強化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2]。醫療衛生人才需求較大,大學畢業生是否順利就業已成為社會關注的重點,大學生對社會認知及人生態度受到直接影響,同時社會對高等教育質量認同程度也受到一定影響[3-4]。因此,本研究選取某醫學院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220名本科大學生進行回歸性分析,旨在探討某醫學院校臨床醫學與護理專業學生就業意向的調查及差異分析,為大學生職業發展目標提供科學合理指導。
1對象與方法
1.1研究對象
2019年10月選取某醫學院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220名本科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1)受試者均為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2)受試者均為在校大學生;3)受試者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受試者患有非惡性腫瘤;2)受試者患有重要臟器嚴重損傷;3)受試者患有嚴重認知障礙;4)受試者依從性較差。220名本科大學生,根據專業不同分為臨床醫學專業組129例,護理專業組91例;臨床醫學專業組,男70例,女59例,平均年齡(24.78±2.43)歲;護理專業組,男30例,女61例,平均年齡(23.56±2.38)歲。兩組受試者性別、年齡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經倫理會審核并通過。
1.2方法與指標
采用問卷調查方法,向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學生發放220份調查問卷,回收220份,回收率100.00%,刪除不符合問卷0份,剩余有效問卷220份。根據某醫學院臨床醫學及護理專業實際情況,在課余時間由專業心理指導老師對學生進行集體調查,調查之前心理指導老師說明注意事項,學生自愿認真填寫問卷,內容包括:學生性別、家庭基本情況、首選畢業去向、成功求職最關鍵因素、就業地域選擇。以上問題均為單項選擇封閉式問題,以不記名方式,獨立完成問卷。
1.3統計學方法
所有數據均采用SPSS20.0軟件進行統計分析。定量資料數據行正態性和方差齊性檢驗,采用(珔x±s)表示,定性資料采用例數(%)表示。組間定量資料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定性資料組間比較采用2檢驗。檢驗水準α除特殊說明外均設定為0.05。
2結果
2.1兩組學生首選畢業去向比較
臨床醫學組學生畢業后首選求職比例明顯低于護理專業組,但選擇考研究生比例明顯高于護理專業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2.2兩組學生對就業地域的看法比較
臨床醫學組與護理專業組就業地域選擇東、中部城市較多,而選擇西部城市和基層、家鄉所在地較少,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2)。
2.3兩組學生對成功求職關鍵因素看法比較
臨床醫學組學生成功求職關鍵因素中對知識儲備認可程度高于護理專業組,但對實際操作能力實踐經驗認可程度低于護理專業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3討論
3.1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加強對醫學畢業生的就業指導
本研究結果表示,臨床醫學組學生畢業后首選求職比例明顯低于護理專業組,但選擇考研比例明顯高于護理專業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現象與目前就業形勢及社會需求密不可分。由于醫學專業的專業性、特殊性,導致醫學生就業面窄,就業壓力增加。越來越多的用人單位招聘醫生時均要求持有規培證或擁有碩士學歷,導致大量醫學本科生放棄就業,轉而考研。而學生在準備考研期間也忽略了專業技能學習,導致就業競爭力下降。因此,學校應該加強對學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客觀分析自身優劣勢,適當降低就業期望,號召學生走入基層,惠及更廣大民眾。同時,學校在為學生提供就業指導時,要注重分析就業形勢,引領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價值觀。在考研與就業關系中,結合學生自身綜合因素進行正確評估選擇,引導部分學生先就業再考研。學生應做好自己的職業生涯規劃,找到適合自己職業發展的道路[2-3]。
3.2改善基層醫療條件,吸引醫學本科生就業
因為我國地域發展的不平衡,城鄉醫療水平相差較大,導致大部分醫學畢業生想前往經濟較為發達的大中城市就業,而大中城市的醫療人才經過多年的補充和培養,情況得到改善,人數基本達到飽和,甚至有超編現象[4]。另一方面,我國農村醫療環境下,醫學專業技術人員始終處于缺乏狀態,特別是全科醫生的缺口較大[5],基層醫療機構面臨缺醫少藥的生存窘境。2011年,衛生部在《醫藥衛生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2011-2020)》中明確提出,要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強化基層醫療衛生人才隊伍建設[6]。而陳希娟等[7]經過調查發現,工資福利待遇低、經濟水平落后、繼續教育機會少、工作環境差等原因,是阻礙醫學生去基層醫院就業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結果顯示,臨床醫學組與護理專業組就業地域選擇東、中部城市較多,而選擇西部城市和基層、家鄉所在地較少,組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建議從加大基層醫院基礎設施建設、完善醫院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的人才培養機制、提高基層醫務人員的福利待遇等方面入手,創造良好就業條件,吸引醫學本科生就業。
3.3針對當前醫學本科生就業形勢,采取適合于社會發展的人才培養模式
本研究顯示,臨床醫學組學生成功求職關鍵因素中,對知識儲備的認可程度高于護理專業組,但對實際操作能力、實踐經驗認可程度低于護理專業組,組間比較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提示該現象與社會對臨床醫學與護理人才需求側重點的差異相關。臨床醫生需具備扎實的醫學理論知識、較強的科研教學能力和良好的醫患溝通技能[8]。而護理專業注重實際應用,護理人才屬應用型人才,除人文素養外,更多的是強調操作技能?;诖?,應綜合考慮加強臨床醫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學習,重視臨床實習過程,同時在住院規培期間加強實踐鍛煉和經驗的積累,提高就業競爭力。建議從加大全科醫生培養力度、完善農村訂單定向培養機制、拓寬就業渠道等方面,解決醫學本科生的就業難題。綜上所述,學校應加強對醫學本科生正確人生價值觀的引導,加強社會輿論宣傳,鼓勵學生多渠道就業,同時根據臨床醫學與護理專業學生需求,采取針對性的人才培養模式。
參考文獻
[1]樓洋.醫學本科生就業價值觀分析及對策研究:以昆明醫科大學第一臨床醫學院為例[J].智庫時代,2019(51):243-244.
[2]李偉明,袁丹,姜焰凌,等.云南省臨床醫學專業專科學生從業意愿與影響因素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8,38(1):22-27
[4]張丹丹,劉歡,張銘,等.醫學院畢業生就業壓力現狀及心理社會影響因素分析[J].勞動保障世界,2019(26):14-16.
[5]王颯.全科醫學教育對某醫學院校學生就業方向的影響調查[J].中國校醫,2020,34(1):16-17,23.
[6]張風云,張小龍,吳柯葉,等.醫學院校夜大學教學工作現狀之專業差異分析[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6(7):719-724.
[7]陳希娟,喬梁,李夢凡,等.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基層就業的SWOT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20,40(4):261-264.
[8]崔海英,王桂俠,姜宗淼,等.以勝任力為導向的住培醫師人文素質培養分析[J].現代醫藥衛生,2020,36(7):1094-1097.
作者:范紅芬 胡文蓮 龍霖 單位:川北醫學院附屬醫院護士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