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網格化教育臨床醫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1以研究生年級分班為依托,構建橫向管理單元
橫向班級管理模式目前仍被大多院校研究生管理予以采用,其主要是以同一年入學的學生為班級組建研究生班級的管理方式。這種學生管理方式有利于輔導員針對學生每一年所處共同的具體情況開展教育管理工作,通過年級區分完成學校及學院布置的各項工作。同時該模式也有利于不同專業的同學互相交流和學習,為在臨床和科研工作中遇到的跨專業問題提供了良好的探討平臺。學院現有在讀碩、博士研究生287人,共三個年級,將研究生按不同年級來建立研究生的橫向班級,同一年級劃分為一個年級大班,每一年級大班又依據學位級別、專業范圍不同分為碩士一班、碩士二班及博士班,每班推選班長兩名,每一年級大班一名總負責人,負責協調本年級各班的工作。
1.2以研究生科室培養點為依托,構建縱向管理單元
臨床醫學研究生具有專業范圍較廣、專業性較強、臨床訓練及科研任務重的特點,單純以橫向班級模式進行管理已不能更好地滿足臨床醫學研究生的培養需要。為此,學院在橫向建班的基礎上,探索構建以臨床科室研究生培養點為依托的縱向管理單元。學院依據研究生專業的不同,以臨床科室培養點為單位,不分年級,構建了31個研究生縱向管理單元,在每一科室培養點中設立研究生秘書一人,具體負責本科室研究生的管理、協調工作。這種管理模式以臨床訓練、科研工作和學術交流為主線,以同一專業或科室培養點不同年級學生為單位主體的管理方式,在促進同專業研究生的學術交流和研究生專業技能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在強化臨床科室培養點和導師對研究生培養主體責任的同時,也有利于增強科室培養點成員之間的交流與學習,充分發揮不同年級學生之間的傳幫帶作用。
1.3以研究生會建設為依托,構建貫穿縱橫的橋梁
研究生會是研究生管理部門聯系廣大研究生的紐帶和橋梁,在研究生管理和培養體系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學院結合臨床醫學研究生專業特點通過明確研究生會責任,優化研究生會組織體系,注重研究生會在學術和科研方面的建設,創建研究生會自己品牌活動等多項措施在充分發揮研究生主動性的基礎上逐步完善學院研究生會的建設。目前,學院研究生會已形成由主席團、學術部、文體部、組織部及傳媒部等部門構成的固定模式,并自行組織和承辦了學校及學院層面的多種學術、文體、社會實踐等活動。研究生會不僅打破了年級班級的限制,同時也破除了學科專業的界限,使得全體研究生積極主動參與其中,在以年級為基礎的橫向管理單元和以專業為單位的縱向管理單元之間構筑結合點,形成貫穿縱橫的橋梁。
2討論與建議
2.1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基礎
教育管理模式是教育管理活動的總體架構,合理的教育管理模式是做好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的前提,臨床醫學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方式應充分結合臨床專業特點的要求及教育管理工作實際。至今,我院研究生的管理模式大體上經歷了前期的全面管理階段和橫向建班管理階段。由于醫學研究生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單純的橫向建班管理制度的局限性日趨明顯,我們開始結合學院研究生培養工作實際,積極探索并初步構建縱橫結合的網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取得一定成效,但該網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如何進一步發揮其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尚需在實踐中進一步完善和提高。
2.2強化科室培養點及導師責任,實現對研究生教育的良好管理
臨床科室培養點不僅是臨床醫學研究生臨床能力和科研能力培養的基本單位,同時也是臨床醫學研究生培養的主要場所。探索在橫向班級管理模式基礎上,以臨床科室研究生培養點為依托構建的縱向管理單元,不僅有利于增強同專業研究生間的交流和溝通,傳承優良傳統,增加團隊合作意識,促進學術交流,同時也強化了科室培養點及導師對研究生培養與管理的主體責任,強化導師教書育人作用。研究生在以科室培養點為單位進行自我教育與管理的同時,可以較多地與導師交流并接受導師的指導監督。此外,因為導師在研究生心中的特殊地位,在導師與學生廣泛交流的同時,導師的優良的思想品質、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精湛的學識水平對學生都具有很強的示范的作用。
2.3創建自我管理平臺,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
我國醫學研究生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高尚醫德,深厚寬廣醫學知識,良好科技素養,能夠應用相關理論和技術分析、解決實際問題,且在醫學科研、臨床工作中能夠創新者。醫學研究生綜合素質全面提升是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最終目標。網格化教育管理模式在強調以橫向整體性帶動年級群體的成長,又突出縱向專業性搭建資源平臺、強化科室與導師對研究生培養責任,這種縱橫交錯的網絡化管理在充分調動學生發揮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主動性的同時又有利于強化科室與導師對研究生培養責任,為醫學研究生培養質量的提高搭建良好平臺。
作者:陳建軍 趙春燕 魏 鄭玉 鄭志紅 劉力戈 單位: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教育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