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變態反應病臨床醫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需求:變態反應病的診療需要更多科研關注,也需要相關專科醫師關注
常見的變態反應病包括變應性鼻炎結膜炎、變應性咳嗽、變應性皮膚病及食物過敏、藥物過敏等。其中最常見的是由花粉、塵螨、真菌和寵物等致敏因素引起的變應性鼻炎和哮喘。有研究表明,正常人群中至少2%的人對貓狗過敏,而在哮喘兒童中,約40%~50%對貓狗過敏。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全球大約有1億5千萬人患有哮喘,每年有180000多人死于哮喘。然而,變態反應病的診斷和治療方式近年來發展緩慢,部分原因是由于臨床與科研沒有很好銜接。從事基礎及免疫研究的科研工作者對變態反應病缺乏了解,對于變態反應病診療的臨床需求未予重視,而從事臨床工作的醫師又沒有更多的精力從事科研,相關醫藥公司在缺乏流調大數據支撐的情況下,對于變應原研發的投入也非常有限。氣傳過敏原可導致呼吸道變應性疾病,氣傳過敏原導致的癥狀不僅包括變應性鼻炎和結膜炎,還包括支氣管哮喘。1997年美國的Grossman[2]明確提出的“同一氣道,同一疾病(Oneairway,OneDisease)”概念已被越來越多的人接受。近年的研究表明,除了遺傳、免疫及現代生活方式的影響,空氣污染也是變態反應病患病率增加的一個重要因素[3]。如何預防變態反應病的發生一直是學界關注的熱點,但數年來進展甚微。不同國家和地區過敏原本土化研究也是變態反應領域面臨的挑戰和課題。臨床醫學教育的對象是醫學生,相當一部分的醫學生未來會成為基礎免疫研究的主力,如果在臨床醫學教育環節增加變態反應病的介紹,使得更多的醫學生了解變態反應病的免疫機制及診療需求、目前患病率的增高、治療方式選擇的局限,或可啟迪更多的醫學生在未來投入變態反應病的研究。即使對于后期從事其他專業臨床工作的醫學生,更多了解變態反應病也會使其在處理本專業相關變態反應病時更加重視全身表現,更加重視變應原的檢查及對因處理。
2裨益
2.1理解變態反應有助于醫學生對人體免疫的全面了解
免疫是人體與疾病斗爭的基本環節,認識和理解免疫過程是臨床醫學教育的重要任務之一。但不可否認,免疫機制對于初步接觸醫學的學生,顯得理論性較強,不容易理解。變態反應病的本質是異常的免疫反應,是具有過敏體質的人群,對正常人可以耐受的外界物質,產生的超敏反應。變態反應病的發生和遺傳體質有關,又是成長過程中變應原反復接觸的結果。患者體內產生針對某種變應原的抗體——特異性IgE,當再次接觸此種變應原時,抗原抗體結合,觸發肥大細胞釋放組胺等介質,后者引起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腺體分泌亢進,導致引起噴嚏、流涕、眼癢、鼻癢、咳嗽、喘息、風團、血管性水腫、低血壓、休克等一系列的變態反應病特征性的臨床表現。在講解免疫反應的階段,如果增加了變態反應專業的課程,可使醫學生通過生動的病例學習,對正常和非正常免疫的發生、進展及轉歸有更清楚的了解,從而全面的掌握“免疫”這個醫學的核心名詞。
2.2醫學生了解變態反應病,有助于變態反應知識普及
WHO提出變態反應病治療的四大原則為:避免過敏原、對癥治療、特異性脫敏治療及患者教育,患者教育在變態反應病的預防、控制及治療的各個環節均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醫學生早期了解變態反應病,一方面能幫助自己及家人朋友診斷變態反應病,更重要的是銘記變態反應病是全身病的理念,無論以后進入任何專業均能在各自領域中時時關注變態反應相關的各系統損傷,給患者更專業的指導和治療推薦。
2.3醫學生了解變態反應病,有助于建立全面的診療觀
變態反應病多為全身病,涉及到多個器官和系統,比如對塵螨過敏的患者,可以同時出現鼻炎、哮喘及皮膚等多系統表現,診治疾病時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而應該將病人視為一個整體,從塵螨這一根本病因出發,在對癥控制癥狀同時,加強塵螨防護的宣教并進行脫敏治療,使患者達到不需要每日用藥控制癥狀,且再接觸變應原也不發病的目的。總之,變態反應是一種不正常的免疫反應,變態反應病涉及幾乎全身各個器官及系統。對醫學生進行變態反應病教育,可以通過改變目前醫師隊伍對變態反應認知不足的情況,從而逐步推進社會及患者群對變態反應的認識;并有可能通過促進更多的科研人員進行變態反應研究,以大大促進變態反應的預防和診治的研究進展。
作者:任華麗 李健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