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醫學英語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對于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的學生來說,良好的英語能力至關重要。本文聚焦于目前八年制醫學英語教學現狀及提出分班教學、PBL教學、搭建課外英語學習平臺、加強考核的教學模式,提供給廣大教育工作者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臨床醫學八年制;醫學英語;教學模式
一、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醫學英語教學現狀及存在問題
(一)分階段學習
目前絕大多數開設八年制專業的醫學院校按照2+4+2模式培養學生[1]。前面2年實行通識教育,這階段學習公共英語,采用全國統編教材,無明顯側重點,目的是打下扎實的公共英語知識和能力基礎。中間4年學習基礎及臨床課程,并進行見習及通科實習,這階段會進行醫學專業英語的教學,側重于醫學詞匯的積累,見習及實習過程中會適當地采用英語病例匯報及教學查房。最后2年進入專科訓練以及論文撰寫,這階段醫學英語教學欠缺,主要是靠個人自覺性及導師的要求。一部分學生會面臨發表SCI畢業要求,在英文文獻的閱讀及寫作上會進行自我學習及提高,而對于無SCI論文畢業要求的另一部分學生,則在醫學英語學習積極性上不太高。從以上培養模式來看,八年制專業醫學英語教學不連貫,體系不合理。最初2年的公共英語教學基本與醫學無關,而中間4年主要是醫學詞匯的積累穿插少量的醫學英語的聽說訓練,最后2年集中于英文文獻的閱讀及寫作上,八年期間學生醫學英語的聽說能力基本沒有得到充分鍛煉。
(二)學生水平及目標差異
臨床醫學八年制學生基本是各醫學院校中高考分數名列前茅的,英語總體水平較高,然而來自不同地區的學生英語水平不盡相同。比如廣東,廣東作為我國最早對外改革開放的窗口,且高考英語需要考核英語聽說能力,廣東的學生自然就較來自內陸地區的學生的聽說能力高一些。學生水平不同,接受能力各異,千篇一律地統一教學,導致教學效果大打折扣。目前許多醫學院校要求八年制學生僅僅通過大學英語6級,許多八年制學生由于英語基礎較好,第二學年結束前就通過了,后面階段由于沒有硬性規定,導致英語學習積極性明顯下降。有專家對八年制學生進行調研,許多學生抱怨公共英語教學與高中并沒有實質性不同,在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課程設置、考核方式上毫無新意,且與醫學專業英語基本無關,認為這2年的公共英語教學時間太長,應該縮減,適當增加醫學專業英語教學時間[2]。最后2年,一部分八年制學生會進入實驗室進行科研,進行SCI論文的撰寫與發表,爭取出國交換、參加國際會議。這些學生有明確的目標以及對自身有更高的要求,對這一部分學生,英語的聽說讀寫能力需要全面發展,應該給予其某些方面的資源傾斜。而對于另一部分只想當一名優秀的臨床醫生的學生,應該在英文文獻的讀寫方面給予更多的幫助與指導。然而,目前許多院校的醫學英語教學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
(三)教學模式過時及師資力量不足
現階段大多數院校仍然按照傳統醫學英語教學方式,即老師單方面輸出,學生被動接受,缺乏課堂互動、學生參與度不足、課后反饋較少,難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及根據課堂反饋及時改善教學方法。我們知道,公共英語與醫學英語有很大的不同,醫學英語術語主要來自古英語、古希臘語與古拉丁語,許多英語詞匯具有前述三種語言的表達形式,且一詞多義的詞匯占有一部分比例。隨著醫學發展,學科不斷細分,新的醫學詞匯不斷涌現,需要記憶的內容越來越多。醫學文獻長難句較多,對語法要求很高,需要具備一定的英文水平才能理解,這造成了許多學生抱怨醫學英語太難,從而學習興趣下降。此外,缺乏專業的醫學英語老師也是十分棘手的問題。許多英語老師雖然通過自學掌握了一部分醫學知識,但其專業性程度相比對八年制的教學要求仍然有很大差距,且許多英語老師醫學人文方面欠缺,對醫療現狀認識不足,造成了英語教學與臨床實際應用的脫節。而醫學院中許多醫生雖然專業性方面很強,但英語方面偏弱,目前能對八年制進行全英教學的課程偏少。許多醫生英語口語語法出現較多錯誤,表達不連貫。良好的醫學素養和英語能力兩者都具備的人才欠缺。
二、臨床醫學八年制專業醫學英語教學模式探討
(一)公共英語階段實行分班制度,因材施教
八年制學生來自全國各地,英語水平各異,入學時應當按照英語水平高低,在公共英語教學階段進行分班,各班教學側重點有所不同。入學時,對學生進行英語水平測驗,從英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進行考核,按照綜合成績分為高級班與普通班。高級班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強,課堂上教師要注重教學的有趣性、實用性以及知識面的廣泛性,除了傳授書本知識,還要結合東西方文化習俗、當下一些時事熱點,讓學生在課堂上充分討論,表達觀點,調動課堂氣氛。此外,還可以向學生布置一些簡單的論文撰寫任務,要求其通過網絡及圖書館查閱資料,獨立完成。對于普通班學生,在英語綜合能力主要是聽說能力上稍弱于高級班學生,這一部分八年制學生詞匯的積累及寫作能力上與高級班同學不相上下,因此普通班教學需要注重提高提高學生的英語聽說能力。課堂上可以布置一些簡單的對話及討論內容,由學生充分交談與討論后,讓教師進行總結并由教師進行日常對話及演講中中一些常用詞匯、句子、語法等的教學,課后鼓勵學生學習雅思、托福教材中的聽力和口語部分。只有這樣,教學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作用,學生的英語素質才能得到全面發展。我校從2012級臨床醫學八年制起實行英語分班教學,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截止到第二學年結束,四級通過率100%,六級通過率90%,口語測驗水平等級為C級以上的達到100%。
(二)提高師資力量,課堂與臨床銜接,適當引入PBL教學
臨床醫學八年制是各所醫學院校的王牌專業,對于八年制學生的醫學課程教學,基本需要全英或者雙語教學,而這需要大量既掌握醫學知識又具有良好英語能力的教師。在公共英語教學階段,需要對八年制授課的英語教師進行醫學基礎知識的培訓。而在醫學課程學習階段,需要英語能力良好的醫學老師,這需要學校在選拔八年制授課老師時嚴格把關,一般是優先選擇具有海外留學經歷并具備良好口語能力的教師,并且定期對這些教師進行英語培訓。此外還可以聘請外教進行部分課程的教學。眾所周知,醫學是既需要邏輯思維又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科,需要課堂與臨床結合,才能使學生學習興趣充足,記憶更加穩固。醫學英語詞匯復雜,記憶困難,文獻中長難句較多,語法復雜,因此,課堂教學中除了老師教授之外,還需學生積極討論及發言,臨床見習及實習過程中開展英語病例匯報、英文病例書寫、英語教學查房、英語病例討論,讓學生充分學以致用。近年來,PBL教學炙手可熱,其核心是以問題為中心,以學生討論為主體,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及綜合思考能力。PBL學習過程中,學生先確定問題,進而尋找資料、文獻,總結后與小組內同學進行討論,最終形成一份報告并進行匯報,而英語教學引入PBL,則學生的英語能力得到全面鍛煉。而教學相長,教師在這一教學過程中對于信息的掌握及整合能力不斷提升,通過引導學生解決問題,指導學生尋找答案,觀察學生討論及匯報表現,及時提供針對性的幫助,從而提高教學質量[3]。
(三)搭建課外英語學習平臺
除了提高課堂及臨床教學過程中教學質量,搭建良好的課外英語學習平臺同樣至關重要,這包括英語社團、英文講座、英文演講比賽、國際交流等。我校模擬聯合國社團主要由八年制學生組織,學校給予大力支持。聯合國大會活動是一種體驗式的活動,學生模擬不同國家代表,各代表需要將各國家政治、經濟、文化、歷史及地理與大會主題緊密結合,需要會場上書寫大量文件、聽取發言、闡述觀點,而這些需要在全英文環境下進行,不僅培養了學生的人文素質和文化修養,還使學生進一步認識世界,關心這個世界以及學習如何用國際視野思考問題、解決問題,而這也符合當前對醫學生加強人文素質教育的要求。此外,定期邀請外國專家來校進行學術交流,科研工作突出的教師進行文獻閱讀、文獻檢索、SCI的撰寫進行講座,提高學生科研素養。還可以每年舉辦以醫學為主題的英文演講比賽,參賽者需要掌握大量醫學詞匯,具備良好的英文表達能力,學生在準備比賽的過程中這些能力都能得到充分的鍛煉[4]。而加強國際交流是目前高水平大學建設的必然要求,每年選拔學生參加東亞醫學生會議、國際醫學生聯合會,與國外大學進行交換生培養,培養學生國際化視野,增進我校與外校的交流,提升我校知名度。
(四)加強考核
俗話說,松弛的琴弦,永遠彈奏不出美妙的樂曲。沒有考核的壓力,就不會有學習的動力。雖然我校對八年制學生有英語四、六級通過要求,但許多學生英語基礎較好,第二學年結束前就通過了英語四、六級,導致后面學習動力下降,久而久之英語水平逐漸降低。應鼓勵八年制學生積極參加雅思、托福等考試,學校對通過者給予獎勵;在期中及期末考試試卷中適當加強英文試題比例,有些學科可考慮全英試卷及全英作答;在醫院見習及實習階段,定期抽查學生英文病例書寫情況,定期組織英文病例匯報及討論;在進入專科學習及科研訓練后,教務處應與各醫院科室積極溝通,要求八年制學生定期進行全英文文獻匯報及課題進展。對于部分科研突出的學生,學校及科室可出資安排到國外進行短期訪問,發表SCI文章后可給予適當獎勵。這樣能夠在八年期間全程關注并培養學生英語能力,使教學能夠得到前后銜接,使培養達到預期效果。臨床醫學八年制作為我國醫學教育體系改革的一部分,是我國向現代化、國際化、科學化潮流的教學改革的邁出的重要一步,確保八年制學生醫學英語教育質量的意義重大。我校結合自身實際提出了目前八年制醫學英語教學存在的不足及進一步的教學模式改革,為廣大教育同行提供一定的參考。
參考文獻:
[1]白一,龔云輝,劉希婧,等.臨床醫學專業八年制醫學教育的現狀[J].中華婦幼臨床醫學雜志(電子版),2014,(1):113-115.
[2]王恬.從工具論與人文素質論之爭看八年制臨床醫學專業英語教學[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11,(6):891-893.
[3]魏穎.醫學博士生英語教學引入PBL模式的探討[J].天津中醫藥大學學報,2014,(3):174-176.
作者:陳勁果 梁燊 胡光麗 陳士良 謝小燕 朱漢祎 溫耀安 劉道洪 楊洪波 趙善超 單位:南方醫科大學南方醫院 廣州市婦女兒童醫療中心 南方醫科大學研究生院 南方醫科大學教務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