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互聯網金融下大學生理財方式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網金融是傳統金融行業與新興互聯網金融相結合的領域,互聯網以“開放、平等、協作”的分享精神向傳統金融業滲透,對以往的傳統金融模式帶來了顛覆性的影響。世界一直在不斷并迅速的進步和創新,我們在感嘆互聯網帶來的每一次改變的同時,伴隨而來的互聯網金融產品也為我們帶來更多的收益。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傳統行業的銀行不及時作出創新與改進,那么,新興的互聯網對傳統銀行的沖擊巨大。高校大學生是互聯網使用最活躍的群體,所以互聯網金融對大學生的理財認識和意識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因此,對大學生互聯網金融產品理財研究是必要的,也是迫切的。
關鍵詞:互聯網金融環境;大學生;理財方式;投資習慣
隨著互聯網的不斷發展,與傳統金融的聯系程度變得越來越密切,這樣的情況下,互聯網金融就隨之誕生了。傳統金融行業與互聯網的結合,就是互聯網金融。兩者的有機結合,能夠通過互聯網的開發、平等合作等模式,進一步地改變傳統的金融行業,從而使得金融行業變得更有活力,更好地適應時代發展的步伐,取得更好的發展。隨著我國社會經濟和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我國的社會形勢和經濟形勢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越來越多的創新在不斷的誕生。我們在感嘆這些改變的同時,互聯網金融已經逐漸地改變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和理財方式。在這樣的環境下,如果傳統行業的銀行不及時作出創新與改進,那么,新興的互聯網對傳統銀行的沖擊,帶來的后果一定是不堪設想的。而大學生是與互聯網接觸最頻繁群體,通過研究互聯網金融對大學生理財理念和方式的影響,能夠更加清晰地認識到互聯網金融的模式和我國互聯網金融發展的現狀,對于促進互聯網金融發展和互聯網金融企業了解大學生市場,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互聯網金融發展現狀
(一)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現狀
隨著互聯網產業的不斷發展,我國互聯網金融也在飛速地發展。截至2017年年底,中國的互聯網金融市場規模已經突破了10萬億元,我國金融市場中已經有超過1500家的P2P網貸平臺,2017年上半年的成交金額已經超過了1000億元,接近2016年的全年成交金額。到2017年底,全年累計成交額超過4000億元。截至2017年12月,P2P網貸行業的從業人員的數量約為39萬人,服務的企業超過200萬家,帶動的相關行業就業人數有6000萬人。目前互聯網金融的主要業務模式,有互聯網支付、P2P理財業務、眾籌、網絡小貸、基金銷售、金融機構創新、財務管理。互聯網支付主要是通過互聯網進行消費支付,目前主流的互聯網支付手段有支付寶和微信支付。P2P主要是個人對個人的階段形式,目前主流的P2P平臺有人人貸和拍拍貸。眾籌是通過網絡平臺廣泛的募集資金,通過大量的資金募集來推動項目發展。目前主流的眾籌平臺有人人投眾籌平臺、淘寶眾籌平臺。
(二)互聯網金融在大學生群體中的發展現狀
由于大學生群體對新事物接受較快,具有一定的消費意愿和消費能力,使得許多互聯網金融公司推出以大學生群體為目標的金融產品。目前面向大學生的互聯網金融產品有校園貸、趣分期,這些產品的存在,進一步活躍了互聯網金融市場,促進了互聯網金融的發展。但是由于部分大學生自制能力較差,對未來預期計算不夠合理,使得出現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如貸后還不上款,最后被家人知道后發生家庭矛盾等。
二、互聯網金融對財經大學學生理財方式的影響
(一)豐富大學生理財方式
雖然財經大學是一所以財經類專業為主的高等院校,學校的金融氛圍較強,學生對理財業務的了解也較多。但是由于以前金融理財業務,主要通過銀行和專業金融機構進行,具有一定的專業性和資金門檻,這就使得大多數的財經大學學生沒有實際理財經驗,很難有效地促進自身理財觀念的形成。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不僅使學生接觸金融理財業務更加方便,而且降低了準入門檻,學生能夠通過使用較少的資金進行理財業務操作。財經大學大學生互聯網金融使用情況的調查顯示,在1000名調查對象中,大約有40%嘗試過互聯網理財業務,有40%計劃嘗試互聯網理財業務,只有不到20%的調查對象不愿意嘗試互聯網理財業務。由此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理財方式,讓越來越多的大學生能夠進行多種的理財業務。在理財嘗試中,大學生能夠形成理財認知。
(二)改變了大學生理財方式的選擇
互聯網金融的出現,還豐富了大學生的理財方式選擇。在以前,大學生受家長和老師的影響,更加偏向于儲蓄。而互聯網金融的出現,極大地方便了學生進行借貸和分期,這樣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開始嘗試更加多種的理財業務,更愿意提前預支未來的資金。據財經大學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顯示,在1000名調查對象中,大約有35%嘗試過分期貸款業務互聯網理財業務,有20%計劃嘗試分期貸款業務。還不少的學生開始進行股票、債券等高風險、高回報的理財方式。據財經大學互聯網金融調查報告顯示,大約有30%的調查對象進行過股票理財業務,有10%的調查對象進行過債券理財業務,有20%的調查對象嘗試過基金理財業務,15%的調查對象進行過貴金屬理財業務。
(三)大學生更傾向于靈活的理財方式
互聯網金融的發展,產品也出現越來越多的種類,例如支付寶的學生惠,工商銀行的“存管通”“節節高”,農行的“活盈利”,建行的“聚財通”等產品,都是可以隨時存取的。大學生只要下個APP,自己便可以靈活對比選擇想要投資的產品,不再像以前那樣需要定期取出,大大吸引了學生的興趣,也讓資金更加自由靈活起來。
三、對大學生使用互聯網金融理財的相關建議
為了更好地幫助大學生進行理財,促進大學生理財意識的培養,筆者在咨詢相關理財專家和查閱相關理財書籍之后,提出以下建議,以期望能夠為大學生理財提供參考。
(一)學習相關理財知識
隨著互聯網金融行業的不斷發展,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大學生理財意識的覺醒,讓大學生更加清楚地認識到了理財的作用和理財的意義,同時也讓大學生更加愿意進行理財。但是由于部分大學生缺少專業的理財知識,在進行理財業務的時候很容易盲目、不合理選擇理財產品,最終上當受騙,甚至產生社會問題。所以在這樣的情況下,大學生應該不斷地進行理財知識的學習,通過圖書館、互聯網等多種方式,不斷地了解理財市場和理財產品,只有這樣才能夠不斷地提升自身對理財市場和理財產品的了解,才能夠幫助自己更加合理科學地進行理財產品的選擇和運營。此外,大學生還應以通過學校模擬社團、模擬銀行、參加投資比賽等方式,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理財實際能力。
(二)合理選擇理財方式
隨著我國互聯網金融的不斷發展,市場上出現了越來越多的理財產品和理財形式。由于大多數大學生并不清楚這些理財產品、理財形式的具體信息,這就使得其很難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理財方式。而有理財經歷的大學生在進行理財的時候,也往往是采用銀行儲蓄等單一的理財方式。雖然這樣的理財方式比較適合閑置資金較少的大學生,但是對于閑置資金較多的大學生而言,這樣的理財方式所能獲得的理財收益就很少了。所以為了最大化理財收益,大學生應該不斷地了解市場上出現的理財產品和理財形式,然后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理財方式,從而獲取更多的理財收益。
(三)培養理性消費意識
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商品市場的不斷繁榮,越來越多的新商品和享受型商品不斷地出現,極大地吸引了大學生的眼球。但是大多數大學生的經濟收入來源,只有父母給的生活費,很多大學生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開始進行小額借貸等超前消費,引發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所以大學生應該養成科學合理的消費意識,這也是理財方式的一種。大學生可以制定每個月的財務預算,并做詳細的財務賬單。這樣在月底結束的時候,大學生能夠及時地掌握自己的財務消費情況,從而更好地進行消費總結,為以后的消費提供參考,避免不必要的支出,從而為自己節約下更多的資金,讓自己的經濟情況變得寬松。結束語:互聯網金融的出現,促進了傳統金融行業的改變和我國金融體系的完善。同時對于大學生而言,互聯網金融讓大學生能夠更加方便快捷地進行投資理財業務,有效地幫助大學生完成財務增值。而且互聯網金融的出現,還進一步增加了大學生的理財方式,增加了選擇性。
參考文獻:
[1]李驍.我國商業銀行理財業務風險防范研究[D].山西財經大學,2016(05).
[2]李梅.互聯網金融理財產品風險分析及防范對策研究[D].西北農林科技大學,2016(05).
[3]李思瑤.互聯網+背景下的大學生理財策略研究[J].經貿實踐,2017(05).
[4]王思丹.互聯網金融環境下大學生的理財方式研究[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7(07).
[5]王雅.互聯網金融發展對我國商業銀行的影響及應對策略[J].現代商貿工業,2017(08).
[6]張卓.大學生理財現狀的探討[J].經貿實踐,2017(08).
[7]豐鵬,金強.當代大學生投資觀念和行為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11).
作者:李俊杰 單位:湖北經濟學院法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