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護理路徑對血小板減少護理效果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用臨床護理路徑對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患者進行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間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28例ITP患者為研究對象。在這28例患者接受治療期間,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其進行護理。治護結束后,觀察其治護的效果。結果:這28例患者平均的住院時間為(6.2±1.7)d,其對健康知識掌握度的平均評分為(8.2±0.3)分,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96.4%。結論: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ITP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確切,接受護理后其康復的速度較快,其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較高。
[關鍵詞]ITP;臨床護理路徑;護理滿意度
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ITP)是一種臨床上較為常見的獲得性出血性疾病。該病患者主要的臨床表現為血小板減少及持續性出血等,嚴重威脅其生命安全[1]。對該病患者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有助于改善其預后。本文以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間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28例ITP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用臨床護理路徑對該病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3月至2019年6月期間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收治的28例ITP患者為研究對象。其中,有男性15例(占53.6%),女性13例(占46.4%);其年齡介于21~58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6.9±5.7)歲;其病程介于3~10個月之間,平均病程為(5.8±1.4)個月。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為:1)其病情符合《血液檢驗學》中關于ITP的診斷標準[2]。2)其病情經實驗室檢查被確診。3)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4)對治護的依從性良好。其排除標準為:1)合并有血小板減少癥。2)合并有心、肝、腎功能異常。
1.2護理方法
在這28例患者接受治療期間,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其進行護理。以患者的住院時間為縱軸,以為其制定的護理方案為橫軸,結合其實際情況為其制定臨床護理路徑表。具體的護理方法為:1)在患者入院的當天,護理人員向患者及其家屬介紹醫院的環境、主治醫師的資質等信息,盡量減少其對醫院環境的陌生感。采用圖文結合的方式對患者進行健康宣教,重點向其介紹ITP的病因、治療方法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等,并告知其臨床護理路徑模式的優點,以提高其對治護的依從性。2)在患者入院的第2天,嚴密監測其病情的變化情況,協助醫生對其進行各項輔助檢查。遵醫囑使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對患者進行治療,密切觀察其用藥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告知患者在接受治療期間不與他人接觸,必要時可佩戴口罩。指導患者多臥床休息,減少活動,并保持口腔和鼻腔的衛生。指導患者多吃具有養血止血功效的食物(如紅棗、扁豆、蘿卜、花生及茄子等),并遵醫囑為其使用鎮咳、通便的藥物。3)在患者入院后的第3~10天,根據其病情對其進行復查,密切觀察其病情的變化情況,并及時向醫生反饋其病情。在對患者進行輸血或成分輸血時,認真核對其信息,控制好輸注的速度。將血小板的輸注時間控制在20min內,將新鮮血漿的輸注時間控制在6h內。患者若存在恐懼、焦慮等負性情緒,應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并利用播放音樂、視頻及交談等方式轉移其對疾病的注意力。4)在患者出院的當天,再次對其進行健康教育,告知其生活及飲食方面的注意事項。指導患者家屬密切觀察患者皮膚上的斑點有無增多、有無出現排尿或排便異常的現象、有無發生顱內出血的征象,在發現異常情況后應讓其及時回醫院就診。向患者明確復診的時間和用藥的方法,保存其聯系方式,定期對其進行電話隨訪。5)護理人員嚴格按照護理路徑表的內容對患者進行護理,在已完成的護理項目后簽字確認,并結合患者病情的變化情況動態調整其護理措施。
1.3觀察指標
治護結束后,觀察這28例患者住院的時間、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采用自制的健康知識調查表調查患者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該調查表的分值為0~10分。患者的得分越高,表示其對健康知識掌握得越好。采用自制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調查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具體的調查內容包括護理服務態度、護理專業技能及病房管理能力三個方面,總分為100分。患者的評分>80分,表示其對護理服務滿意;患者的評分為60~80分,表示其對護理服務基本滿意;患者的評分<60分,表示其對護理服務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例數+基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2結果
2.1這28例患者住院的時間和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
這28例患者住院的時間在4~10d之間,平均的住院時間為(6.2±1.7)d。這28例患者對健康知識掌握度的平均評分為(8.2±0.3)分。
2.2這28例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在這28例患者中,有15例(占53.6%)患者對護理服務表示滿意,有12例(占42.8%)患者對護理服務表示基本滿意,有1例(占3.6%)患者對護理服務表示不滿意,其對護理服務的總滿意率為96.4%(27/28)。
3討論
ITP是免疫科的常見病,其發病部位集中在上肢和下肢的遠端,其臨床癥狀主要為皮膚上有出血點。目前,臨床上尚未明確該病的發病原因。但有研究認為,該病的發生與患者存在皰疹病毒及麻疹病毒等病毒感染具有顯著的相關性[3]。在該病患者接受治療期間,對其進行積極有效的護理對于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研究發現,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ITP患者進行護理,可取得令人滿意的效果。用該護理模式對ITP患者進行護理具有以下兩個方面的優勢:1)可縮短患者接受治療的時間,減少其治療的費用,減輕其經濟負擔,并可提高醫療資源的利用率。2)可提高護理服務的質量,豐富護理工作的內涵,加強護患之間的交流,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識[4]。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采用臨床護理路徑對ITP患者進行護理的效果確切,接受護理后其康復的速度較快,其對健康知識的掌握度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均較高。
參考文獻
[1]孫瑞雪,李娜,韓冬冬,等.血栓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臨床特點及預后[J].協和醫學雜志,2018,9(2):154-159.
[2]侯明.成人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診斷治療專家共識[J].中華血液學雜志,2009,30(9):647-648.
[3]馬騰.重型免疫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的護理及效果分析[J].養生保健指南,2019,2(38):105.
[4]馬霞.循證護理理念在特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患者護理中的應用[J].甘肅科技,2017,33(14):140-141.
作者:劉雪芹 單位:山東省濟寧市第一人民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