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實踐教學改革思路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實踐教學環節得不到重視,所占比重小。會計專業的實踐教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重要環節,可是卻總是因為會計專業招生人數多、實習經費少又沒有固定的校外實習基地等原因而得不到充分的保證,導致學生的實踐能力得不到鍛煉。2012年2月4日教育部公布了《教育部等部門關于進一步加強高校實踐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見》,教育部結合專業特點和人才培養要求,提出了人文社會科學類本科專業實踐教學的比重不少于總學分(學時)的15%。雖然提出了一定的標準,然而每個專業的課時總數和學分有限,只是提出要求要提高實踐課學時(學分)所占比例,卻不減少一些不是特別重要的公共課,而且各院校又無法以減少專業課來提高實訓課的比重,所以導致大部分的院校都無法達到教育部的要求。況且有些公共課,如:中國近代史、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等學科在初中高中就已經系統學習過,但是到了大學仍然需要開設課程進一步學習,這無疑占用了專業課程的學時(學分),導致學習內容重復。
2.會計教材的滯后性,不適用現時教學。選擇教材是會計實踐教學的重要環節,可是目前大多數高校都不太重視會計專業教材的選擇,忽視了教材的重要性,對于選擇教材存在的問題和爭論很多。普遍存在的有這樣幾個問題:
(1)有些學校不是由授課的老師來親自選擇教材,所以選擇的教材與授課老師的培養目標有偏差;(2)很多學校由于各種原因,不能使用自編教材,然而外來的教材又不能根據本校的情況編制,導致有很大的局限性,這些教材也由于編寫復雜等原因,通常需要很長的時間才進行一次修正,會計知識是日新月異的,每天都會有新的知識和理論出現,這樣的更新速度明顯跟不上會計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滯后性,不利于學生對會計知識的學習;3)大部分的會計實踐教材一般都是要求完成從憑證—賬簿—報表的循環,卻把審核和監督的環節省略了,有些教材只是練習會計分錄的編制,并不利于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這讓會計實踐教學質量打了很大的折扣,而且這樣的教材通常最后達不到期待的效果,有一部分學生如果本身對會計實訓的內容不太感興趣,就直接照抄其他同學的會計資料,自己根本不去動腦思考,從而不能實現會計實踐教學提高學生實踐能力的目的。
3.會計實習基地不夠健全和規范。會計專業實習基地有兩種:校內實踐基地和校外實踐基地。首先,校內實踐基地條件比較差,即便是財經類院校對會計專業實踐經費的投入也不足,校內實踐基地的軟硬件設施不夠健全,更不用說其他非財經類院校的校內實踐基地的條件了;其次,校外實習基地建設困難,不容易與校外單位建立合作關系,而且校外實訓基地教學實踐有一定的局限性,實習單位的會計工作本身不適合很多人一同實習,由于會計工作本身的特性,校外的大部分生產企業出于商業機密的安全性考慮,并不太愿意讓實習生過多的接觸這些事務,就算是為學生安排了一些工作,也只是做一些相對簡單的業務,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起不了多大的作用,不利于學生掌握各個崗位的業務內容以及對整個會計核算組織程序的了解,導致校外實訓沒有達到所期待的效果。
4.實踐教學方法比較簡單。模擬會計實驗室的建設并不十分完善。首先仍停留在手工記賬程序上,電算化會計、電算化審計項目給予的重視度不夠;會計的實驗項目基本上都是工業企業的會計,基本不涉及其他行業的會計;由于會計實踐教學的課時比較少,經濟業務涉及的不夠全面;實驗項目基本上重點都在會計核算上,反而卻基本沒有與之聯系緊密的財務管理、管理會計、稅收和金融等方面的實驗內容。像這種單一行業和單一能力的會計實踐,嚴重限制了實踐教學的深度和廣度,將來學生走向社會時很難達到進入到不同行業的需求。另外,會計實踐教學的最主要方法是:教師講解結合示范指導,學生先聽指導老師講解和示范,然后再親自動手進行會計實務一系列的操作。這樣的教學方法通過老師的示范是可以使學生很快地掌握會計核算的基本操作方法,但容易引起學生照老師的樣子模仿而不是真正理解會計每一筆業務操作的意義,不利于培養學生遇到問題分析與解決的能力。
二、針對實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改進的建議
1.提高對實踐教學環節的重視,調整公共課課時比例。各高校都應該積極重視實踐課程的重要性,改革課堂教學方法,增加實訓課程的比重,讓同學們把更多的時間用在實際的操作上,培養具有較高素質的會計人才,還要增加實訓、實踐的時間和內容,讓實訓課的課時和學分達到教育部要求的占全部課時(學分)的15%。以遼寧師范大學為例,我校根據教育部的要求,提高了對會計實踐的學分(學時),會計專業實踐教學學時總共440學時,占總學時的17.34%,學分總計17學分,占總學分的18.54%,達到教育部要求的15%,是一個值得學習的典范。而且實訓課程可單獨設置,讓學生不僅僅學習到書本上的知識,還可以增強動手操作的能力,使學生完全掌握從事會計行業實際工作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學校也可以從企業或事務所聘請專業的會計師來學校兼職,負責一部分實踐課程的講授,這樣老師可以把他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同學們交流,這樣學生們就可以除了每天學習枯燥乏味的理論知識外,還能接觸到一些真實的會計業務,把書本上的知識應用到實際操作的業務中,不但能提高學生的業務操作能力,更能使同學們對每一個知識點的理解進一步加深。另外,教育部應該在真正意義上給予充分的重視,盡量減少一些過多的公共課課時,適當調整一下比例,這樣就可以在保持現有的總學時基礎上增加實踐課的學時,提高實踐課所占比例,這樣既不減少專業課的學時,讓學生不但充分學習基礎理論知識,也能有更多的學時參加實踐活動,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2.重視教材質量以適應實踐的要求。建立一個完整的實踐教學體系,首先必須完善會計模擬實習教材。教材的選取工作最好聽取授課老師的意見,或者直接由授課老師來挑選,或者直接由授課老師編寫,在實際資料的基礎上,經過綜合加工整理而確定的,要考慮到經濟業務的真實性、全面性、代表性和邏輯性,對企業供、產、銷各個階段所涉及的業務進行整理,進行一些有客觀依據虛構的業務,編制出一套完整的涉及各方面經濟業務的模擬實習資料。實訓資料的編寫以及實訓資料的銜接應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體現循序漸進。此外,資料仿真度越高,學生感性認識就越強,訓練的質量也就越高,可以將某些企業的一段時間內的真實業務資料拿過來,通過學習,可以有助于學生了解企業的實際經濟業務,讓學生從根源上掌握經濟業務的發生過程與實質。要解決目前會計實踐重核算、輕審核、輕監督、輕分析和不重視管理的現狀,在基本資料中設有少量的有問題原始憑證,如假發票等,讓學生自己去思考、去挖掘,以引發學生對這些問題的重視,并能及時、正確地進行有關業務的處理。這就需要實習指導教師除具備會計核算教學經驗外,還應具有一定的會計分析、會計審核及會計管理能力。
3.完善校內外實踐教學環境。每一個大學,只要開設會計專業,無論是財經類還是非財經類院校都應該重視會計實踐教學,盡量去完善校內外的實踐教學環境。首先在校內,各院校在教學材料上給予足夠的經費資助,每門專業課結束后,就針對這門課程的主要內容開設模擬實驗,同時為了達到良好的實驗效果,應該盡量采用真實的材料進行實驗,這樣使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就如同身在企業真實的業務環境中一樣,從而達到實驗的目的。在校外,采用校企結合的形式,探索會計專業實踐教學的新模式,會計的理論內容往往趕不上實際的變化,如果學生不經過系統實習根本不能直接勝任未來的工作。就算把學生送到企業里,大多數學生也只能是打打下手,干一些雜活,接觸不上實際的業務,對學生能力的提高起不到很大的作用。但是會計事務所和記賬公司一般都著幾十家乃至幾百家企業的賬目,有很多工作,能給學生很大的實習空間。在這里,學生可以接觸到真實的賬目,實踐老師完全可以按照日常的會計流程對學生進行包括會計電算化等電子操作業務在內的培訓,從建賬、記賬、匯總到編制報表、歸檔等一系列的實用業務,而且還可以把學生帶到銀行,現場教學生如何申報納稅等,經過這樣系統的學習,學生會對將來的會計業務流程有了很全面的了解,充分達到了會計實踐教學的目的,能夠真正培養出社會所需要的高素質的應用型會計人才。
4.實行仿真式教學與沙盤式教學結合的方法。仿真式教學是盡量完善校內手工模擬實驗環境,在每門專業課程結束后,針對該課程的主要內容開設模擬實驗仿真模擬教學法是指通過模仿真實的工作程序進行教學,以達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目的的一種教學方法。沙盤式教學以企業經營活動為主線,在沙盤上展示企業的物流、生產、財務、運營、營銷規劃的結構及流程,把復雜的理論知識用直觀的方式表現出來,用沙盤來模仿企業的真實環境,讓學生來擔任企業管理者,并在競爭中運作企業的教學方法。這兩種教學方法各有所長,也各有一些欠缺,所以將兩種方法結合起來,達到最好的實踐教學效果。
首先,運用沙盤式教學把背景設定為多家已經經營若干年的生產型公司,將學生分組,每組代表彼此互相競爭的虛擬公司,每個小組的成員分別擔任CEO、財務總監、營銷總監、生產總監、采購總監等公司中的重要角色。然后利用仿真式教學,在實驗中為達到良好的效果,盡量采用真實的,或者模擬真實材料進行實驗,使學生在模擬實驗過程中,如同置身企業真實的業務環境中,從而達到實驗目的。設置企業真實的外部環境,如稅務部門、銀行部門、審計部門、工商部門、保險部門、供應商企業和客戶企業等多個部門,讓學生感受到企業真正置身于社會的環境中,讓其感受到企業經濟業務發生的真實性。企業的內部會計環境按崗位設置,如出納、會計核算、稽核、總賬、財務報表編制等各種會計崗位。在安排好所有的外部和內部條件,分派好每一名同學的角色,就開始進行一系列的模擬經營活動,每個團隊都經營著一家具有相同基礎的企業,在經營過程中必須根據市場需求的變化和同行業競爭的壓力決定公司的產品、銷售、貸款、融資、投資等方面的中長期策略,年終通過會計報表結算經營結果,進一步發現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制定改進方案,繼續下一年的經營。安排團隊間的對抗,每一位參與者在擁有的職權范圍內,為了共同目標經營企業,年終實現利潤最大的團隊為優勝團隊。這樣的對抗賽能增加同學的興趣和斗志,這樣在比賽的過程中大家都不知不覺的學會了很多知識,全方位的了解企業經營運作細節,真正培養出會計學科的實用性人才。
三、結語
會計實踐教學是會計教學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引起會計教育對實踐教學的重視,通過實踐教學提高學生的專業實踐能力。將實踐教學質量提高,才能提升本科生的綜合素質,畢業之后不僅有扎實的基礎知識,而且有豐富的實踐能力,培養出畢業之后能快速適應崗位,縮短企業培養人才時間、減少人才培養成本,成為真正為企業所用的高級財務管理人員。
作者:劉青 潘杰 單位:遼寧師范大學 大連華晟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