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根管治療論文:根管治療術的治療效果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游弋、譚映紅、李孟銓、楊鴦 單位:湖南省兒童醫院口腔科
一次法根管治療術是上世紀80年代才出現的一項新技術,它是將根管預備、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一次完成。與傳統的根管治療術相比,它可減少復診次數,縮短治療療程。臨床資料顯示:該技術應用于恒牙慢性牙髓炎和慢性根尖周炎取得了較好的療效[3-4],相關文獻報道較多。而乳牙應用一次法根管治療術治療牙髓炎和根尖周炎的文獻報道較少。乳牙根管治療存在以下特點:一方面,乳牙的牙根具有根管粗、根尖孔大的特點,反復的根管內換藥,更易將根管內感染物質推出根尖孔,刺激根尖周組織,引起根尖周炎癥。如果一次法根管治療僅通過一次根管內換藥就能有效地去除根管內感染物質,則可降低將根管內物質推出根尖孔的概率,避免根尖周組織的反復刺激。另一方面,乳牙根管治療的對象是兒童,其心理發育不成熟,可能對牙科的多次治療缺乏耐心。如果采用一次法根管治療術既能達到傳統根管治療術類似的療效,又減少了復診次數,可能更易于兒童患者接受。因此,一次法根管治療術應用于乳牙根管治療具有一定的應用前景。
評價一次法根管治療術的治療效果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評價:①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主要是術后疼痛的發生率;②療效,包括近、遠期療效。
根管治療術后疼痛的發生原因[5],目前認為主要來源于2方面:①根管預備過程中根尖周組織受到機械、化學或微生物損害,包括患牙治療前有急性期癥狀,治療中的刺激使炎癥加重發作;根管預備中器械將根管內細菌和毒素等推出根尖孔,導致大量炎性介質釋放或激活,引發了根尖周炎癥反應。②根管充填后超填材料的內在壓力和化學刺激對根尖周組織的損傷,從而表現出疼痛和腫脹。其中,輕、中度疼痛的發生率約有13%~59%[6],重度疼痛的發生率較低。本研究表明:乳牙一次法根管治療術后1周疼痛的發生率為17.0%,與多次組相比,差異無顯著性(P>0.05)。提示:一次法根管治療術治療乳牙不會增加術后疼痛的發生率。另外,本研究為減少術后疼痛的發生,采取了如下措施:①治療前拍攝牙片,了解患牙牙根長度,防止器械穿出根尖孔;②根管預備時采用逐步深入法,盡量避免根管內物質被推出根尖孔;③根管充填后拍攝牙片,避免超充。本研究一次法治療組出現術后疼痛19例,多次法治療組出現術后疼痛15例,采取調低咬合和予以口服抗生素治療,大部分疼痛可以消除。
有臨床研究表明:根管治療術的有效率在73%~90%之間[7],一次法與多次法術后的有效率相似,但對伴有明顯根尖周病及再治療的病例成功率有所下降。為保證臨床療效評價的準確性,本研究預先制定了嚴格的評價標準,即根據患者自覺癥狀、臨床檢查和復查的X線片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同時,設置了較長的隨訪時間,分6個月、1年、2年3個時間點觀察。另外,本研究為減少誤差,特選擇4~6歲的兒童為研究對象,使其在2年的隨訪期內,乳牙牙根仍處于穩定期,盡量避免因根吸收對療效的影響。研究表明:術后6月、1年、2年2組總有效率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隨著隨訪時間的推移,總有效率逐漸降低。提示:一次法根管治療術在近、遠期療效方面與傳統的根管治療術無明顯差異。
一次法根管治療術治療乳牙慢性牙髓炎和根尖周炎,在術后疼痛的發生率及近、遠期療效等方面與傳統的根管治療術無明顯差異,但減少了復診次數,縮短了治療療程,對臨床的應用有一定的參考價值。但應用該方法治療時,應特別注意以下幾點:對于急性牙髓炎和急性根尖周炎,根尖區牙齦紅腫溢膿者要先應急處理,不能盲目的一次法根充。一次法根管治療前應拍攝牙片,用于判斷牙根吸收的程度,預測牙根的長度,避免根管器械超出根尖孔。根管充填后也應拍攝牙片,避免超充。根管預備時,要反復沖洗和消毒,避免將根管內細菌推出根尖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