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顯微鏡上頜磨牙根管數目效果評價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目的:探討評價口腔顯微鏡確定上頜磨牙根管數目的臨床效果。方法:以2018年3月~2019年12月為時間段,選擇本院收治的232例上頜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患牙共274顆,152顆上頜第一磨牙,122顆第二磨牙。分別采取肉眼與顯微鏡方式確定根管數目,采用統計學方法,對比觀察根管數目的發現情況。結果:第一,上頜第一磨牙,第一根管、第二根管、第三根管、第四根管檢出率,肉眼分別是2.6%、9.2%、61.9%、26.3%,顯微鏡分別是0、0、47.3%、52.7%;第二,上頜第二磨牙,第一根管、第二根管、第三根管、第四根管檢出率,肉眼分別為8.2%、29.5%、52.5%、9.8%,顯微鏡分別為1.6%、8.2%、59.1%、31.1%。結論:上頜磨牙的根管變異大,尤其是MB2的發生率高,借助顯微鏡,可輔助探尋上頜磨牙根管,提高治療成功率。
關鍵詞:口腔;顯微鏡;上頜磨牙;根管數目;臨床效果
目前,牙髓病與根尖周病通常選擇根管治療術治療,而根管遺漏是導致失敗的主要原因[1]。1969年,Veine等學者最先報道上頜第一磨牙近中頰根第二根管(MB2)的存在,且指出臨床上MB2發生率較高[2]。近期,采取何種方式提高根管檢出率成為學者們探究的一大熱點。故此,本文選擇232例患者進行分析,旨在評價口腔顯微鏡確定上頜磨牙根管數目的臨床效果,現將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臨床資料
以2018年3月~2019年12月為時間段,選擇本院收治的232例上頜磨牙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患者,107例男性患者,125例女性患者,年齡15~67歲,平均(42.91±5.53)歲。232例患者共患牙274顆,152顆上頜第一磨牙,122顆第二磨牙。患者的上頜磨牙牙根發育良好,初次診斷牙髓病及根尖周病,既往并無牙髓治療史,張口度正常狀態,全身的狀況良好,可以耐受顯微根管治療,且對本研究知情同意,排除不愿參與研究者,排除失語失聰、無法正常交流者,排除精神障礙、認知障礙者,排除妊娠期或者哺乳期女性。
1.2方法
1.2.1儀器與設備(1)口腔顯微鏡,CarlZeissMeditecAG,蔡司德國;(2)SuprassonP5超聲治療儀,賽特力,法國;(3)DENTAPORTZX電子根尖定位儀,日本森田;(4)口腔X射線機C2100,銳珂,加拿大;(5)口腔CT,PROMAX3D,Planmeca,芬蘭;(6)碧潤糊劑17%EDTA,日進;(7)不銹鋼K銼,Dentsply,美國;(8)AH-PLUS根管糊劑,Dentsply,美國。
1.2.2操作方法術前,患牙拍攝X射線片,觀察髓室的形態與大小,了解掌握牙根數目、根管位置和彎曲的程度及彎曲方向,檢查根尖周與牙周狀況,根據這些情況,設計入口洞形。常規方式開髓(活髓牙于局麻方法下進行),將腐質去除干凈,揭開全髓頂,將牙本質領、髓石及鈣化牙本質等去除,盡最大程度保持髓室底自然形態。預備髓室后,對根管口進行定位,拔髓,使用小號K銼預彎處理后探查、通暢根管。如果根尖的1/3不夠通暢,需要導入17%EDTA達到疏通的目的。采用電子根尖定位儀,結合應用X片,明確工作長度,K銼逐號預備根管,借助超聲進行蕩洗,并且詳細記錄根管的數目。封藥1周之后,檢查有無出現不適癥狀,用根充糊劑與牙膠尖側壓,充填根管。數字X片檢查,顯示根充良好(如果顯示不夠清晰,則需要拍攝口腔CT),充填窩洞,修復患牙冠。顯微鏡組則是全程在顯微鏡的指導下完成操作。
1.3觀察指標
MB2根管確認標準[3]:(1)根管十分通暢;(2)根管是獨立的根管,或者在距離根尖5mm區間內和近頰根管融合。DB2與P2的確認同理。若是遇到難以確定的病例,則需要CT檢查。
1.4統計學分析
研究數據錄入EXCEL表格中,采用SPSS20.0軟件予以處理。例(n)、百分比(%)表示計數資料,予以卡方(χ2)檢查。檢驗值P<0.05評定組間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觀察分析上頜第一磨牙的肉眼及顯微鏡確定根管情況
比較發現,對于上頜第一磨牙,顯微鏡第四根管檢出率高于肉眼檢查,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1所示。
2.2觀察分析上頜第二磨牙的肉眼及顯微鏡確定根管的情況
比較上頜第二磨牙肉眼和顯微鏡確定根管的分布情況,數據分析,有統計學差異(P<0.05),如表2所示。
3.討論
上頜磨牙臨床操作中,視野受到限制,根管口可視能力極其有限,難以發現,影響治療效果,導致根管治療失敗。口腔顯微鏡,利用放大效應,加上良好照明,改善操作者對術區的可視性,提高工作效率[4]。本研究經觀察發現,相比肉眼觀察,口腔顯微鏡上頜第一磨牙及第二磨牙的發現率大大提高,提示顯微鏡可提高根管發現率,指導臨床醫師治療,尋找細小及鈣化的根管,采取可行的方式進行治療,提高臨床療效。上頜磨牙治療中,將近中壁牙本質懸突去除,促使髓腔與根管口充分暴露,便于觀察根管口位置。應用8號或者10號K銼,根據根管口處的牙本質顏色不同,或者是銼尖被卡住的感覺,對根管口位置進行判斷。如果疑似根管,需要將髓底部去除部分,使用小號銼進行反復探查,一旦發現,反復擴銼,并且沖洗,以免碎屑將其堵塞。開髓后,如果看不到或者是用小號銼并未發現根管口,則放棄,很容易遺漏根管。擴銼根管操作中,除腭根粗大外,其余的根管細小,尤其是MB2[5]。根尖部位,需要配合EDTA軟化根管壁,擴通一直到根尖。治療中,還需要注意上頜磨牙的遠中頰根,有的時候,過度偏向于頰側遠中,加上遠中鄰面容易齲壞,修復性的牙本質沉積,促使遠中根管口縮小,甚至是完全鈣化,容易遺漏根管。因為上頜磨牙位于牙弓后方,周圍組織結構對其的影響較大,X射線片可能存在誤差,也可能導致根管遺漏。口腔顯微鏡是一種新型儀器設備,可放大口腔內情況,輔助臨床醫師觀察口腔內情況,明確上頜磨牙的根管數目,提高臨床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董楓蓮,王靜,郭濤,等.口腔顯微鏡確定上頜磨牙根管數目的臨床效果評價[J].寧夏醫學雜志,2015,37(10):945-946.
[2]林垚,尹偉,徐東偉,等.根管再治療的上頜磨牙根管數目和牙根變異情況的研究[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7,27(10):578-582,592.
[3]劉志勇,吳凌云,趙奇,等.根管顯微鏡下上頜第二磨牙根管數目的研究[J].實用口腔醫學雜志,2010,26(6):770-773.
[4]石校偉,劉洪臣,王照五,等.牙頜CT對上頜磨牙近中頰側第二根管的影像學研究[J].中華老年口腔醫學雜志,2009,7(3):172-174.
[5]景亞楠,葉欣,柳登高,等.上頜磨牙牙根及根管解剖形態的錐形束CT研究[J].北京大學學報(醫學版),2014,46(6):958-962.
作者:門海艷 單位:天津市河西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