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口腔醫學影像診斷學PBL教學模式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是口腔醫學專業的必修課,是連接口腔基礎醫學和臨床醫學的橋梁課程,任何一位口腔臨床醫生在醫療工作中都離不開口腔頜面醫學影像學知識;它是一門綜合性很強的學科,涉及口腔解剖、口腔病理等基礎學科及口腔臨床各學科,以培養學生通過各種影像技術對口腔頜面部常見疾病的影像學綜合診斷能力為目的。
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是口腔醫學專業的必修課之一,是口腔基礎醫學與口腔臨床醫學之間的一門橋梁課程,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的知識貫穿口腔臨床醫學的任何分支學科,是每一位口腔臨床醫生需終生應用的知識。由于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是關于口腔頜面部正常解剖結構及病理改變后的影像學表現,如何加強和改進該學科的教學直接關系到口腔醫學生對該門課程的掌握程度和今后在臨床工作中的靈活應用水平。
一、教學改革的必要性
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是口腔醫學生的臨床前期課程。一直以來,其授課方式都遵循“教師講、學生聽”的授課模式,這種傳統的教學模式往往使臨床前期課程與臨床脫節,學科間互相獨立,難以滲透。另外,由于醫學知識的爆炸與更新,知識的生產速度愈來愈快,知識的陳舊周期愈來愈短,口腔醫學教育除了完成課程內容的教學外,還需要不斷加強對知識深度和廣度的拓展,讓學習者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來發現問題,從而學習和掌握隱含于問題背后的科學知識,培養自主學習和終身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因此,提高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和教學效率已成為當前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傳統模式側重于學習內容,是以教師為中心的被動學習,強調學生對知識的獲取,教師只是知識的提供者,教學形式主要是理論授課,采用一次性終結評價的考核方式,重在考核學生掌握知識的情況。其劣勢在于基礎教學與臨床實踐脫節,教學內容交叉重復,不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運用能力。PBL教學模式于1969年由加拿大McMasterUni-versity神經外科HowardBorrows教授最早提出,其核心理念為學習應該是基于臨床情境的、自我導向式的、互動合作的知識建構過程,代表著過去數十年間醫學教育改革的趨勢之一。國內醫學院在1980年就開始嘗試應用PBL教學模式,已廣為接受PBL理念,其更多地被看作是一種“教學方法”,而非貫穿于課程整體設計的教育理念,各院校基于自己的學科特點,應用形式不一,課程模式多樣。PBL教學模式強調以學生為中心,注重主動學習,知識傳授與能力培養并重,側重于學習成果,是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應用,教師的角色為學習促進者,教學形式體現于學生自我導向式、互動式學習。
二、PBL教學模式在教學中的實施方法
PBL教學是以問題為基礎的教學方式,通過以問題為基礎的學習和訓練,使學生樹立整體的醫學觀念,以提高學生的醫療綜合素質。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著重于培養學生的讀片能力及影像學應用能力,傳統授課模式常出現學生盲目讀片及死記征象的情況,導致學生實際閱片及應用能力差。我們在2015級五年制的教學中嘗試應用PBL模式,授課時進行小班授課,8人一組。
(一)問題設置PBL實施的關鍵在于問題設置的科學性,問題過于膚淺,使學生厭倦;問題過于繁雜,使學生挫敗,因此備課工作非常重要。但由于中國各大院校很少對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實施PBL教學,缺乏相關的教學案例做參考對照,因此較難發現PBL設置問題的不足。我教研室為了更真實地貼近臨床病例,加強與其他各相關教研室的聯系,加強不同專業教師間的溝通和交流,對授課教師進行相關培訓,使設計的問題更具合理性、科學性。在設置問題時,我們均使用口腔臨床常見的病例,引導學生考慮做什么影像學檢查、可能會有哪些影像表現、如何診斷及鑒別,在討論過程中亦融入了口腔解剖生理、病理等多學科知識,使學生了解各種影像技術的應用范圍,學生在增加主動性的同時學習到了新的前沿知識,并加強了學科間的貫通。例如當講述頜面部骨折的影像診斷學時,設計一個頜面部外傷導致張口困難的病例,提供患者的病史、主要癥狀、體格檢查等臨床表現,由學生自己一步步討論在接診患者后是怎樣考慮的、可能的疾病、產生的機理,進一步完善需要做哪些檢查來明確診斷。
(二)建立科學的評估體系PBL教學模式能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有利于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但PBL所包含的內容要少于傳統課程的含量,學生有可能將注意力從理論知識的系統學習轉移到解決問題上,從而使學生忽略了學習的目標。因此,建立一個有效、科學的評估體系尤其重要,可以以此來檢驗PBL授課后學生是否能全面掌握知識點。學生要依靠自己和團隊的力量,討論中分段逐頁發放病例材料,病例是“觸發器”,通過提出假設和解決問題,來學習和應用更廣泛的醫學知識,自己提出問題、自己檢索并主動分析給出的信息,自己提出問題并尋求答案,關注點是知識理解與應用,在合作中學習,為理解而學習,從錯誤和誤解中學習,科學地構建自己的臨床知識和有效的臨床思維過程,培養自主學習的技能,提高學習動力,達到相應的學習目標,完成學生知識體系的自我建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從學習中得到樂趣,增強學習的責任感,學會終身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曾東林,崔敏毅,古向生.口腔頜面醫學影像診斷學教學改革初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8,28(2):45-47.
[2]衡士超,程勇,余建明,等.口腔頜面醫學影像學的臨床教學體會.西北醫學教育2010,18(4)834-836
[3]楊春,徐凱.醫學影像學教學體會[J].醫學教育探索,2008,7(5):505-506
[4]楊英鷹,吳志鵬.口腔醫學教學中應用PBL教學模式的探討[J].世界臨床醫學,2015,9(6):283-284.
[5]劉呈勝.臨床病例模型在口腔修復學教學中的應用[J].衛生職業教育,2016,34(15):57-58.
[6]李昊,廖紅兵,盧國澤.提高口腔修復學臨床前期實踐能力的教學改革[J].醫學理論與實踐,2016.29(3):412-414.
[7]崔志強,趙惠琴.PBL教學模式在口腔影像診斷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7,1(15):144-145.
[8]李玉雙,蔣高民,趙繪萍,馬永金.論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診斷學實驗課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衛生產業,2017,14(34):101-1026.
[9]王景輝.病例導入式教學法在口腔修復學臨床教學中的應用實踐研究[J].衛生職業教育,2018,36(16):96-97.
[10]董海坤.影像教學改革中PBL教學法結合立體形象思維的效果[J].中國衛生產業,2018,15(23):117-118.
[11]蔣文凱,王迪雅,仇珺,呂海鵬,倪龍興.淺析PBL教學法在牙體牙髓病學教學改革中的應用現狀[J].牙體牙髓牙周病學雜志,2018,28(6):369-371.
[12]秦姝婷.PBL教學模式在醫學影像學教學中的實施效果調查分析[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3(10):254-255.
[13]楊瓊,郎寧,袁慧書.PBL/CBL/RBL教學模式結合PACS/RIS/HIS系統用于三甲醫院影像教學[J].繼續醫學教育,2019,33(2):41-43.
作者:張揚 于美清 劉麗瑾 楊新光 武利孔 單位:河北醫科大學口腔醫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