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茶禮對茶室空間設計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茶文化中茶禮的“六境”歸納為三部分,擇茶、選水、配器歸為物,佳人、飲者修養歸為人,環境即為品茗環境,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互為決定性因素。通過物的選擇與搭配、環境的營造對人的精神追求及文化素養的影響的論述,進而改變和影響茶室空間設計。
關鍵詞:茶禮;茶室環境營造;配器與軟裝
茶文化的內涵:我國是具有五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是種茶、飲茶的發源地。中國茶文化起源的多樣化和地理環境的多樣性,決定了茶文化的多樣性、地域性、民族性、宗教性的特征[1]。僧人是中國最早飲茶的社會群體之一[2]。現存文獻佛教與茶結緣的最早年代是在南宋時,武康小山寺釋法瑤“飯所飲茶”,八公山沙門曇濟設茶奉敬劉宋皇子,都屬于佛教日常的生活的飲茶,文獻記錄在陸羽《茶經-七之事》[3]。茶禮:中國古代文人飲茶注重“六境”:擇茶、選水、配器、佳人、環境、飲者修養。其核心都在一個品字,十分強調飲茶者的意境,方能得趣、得神、得味[4]。即好茶、泉水、良器、知己、佳境。其中配器含義如下,文人雅集茶飲、置茶、煎煮、品飲等都十分講究和齊全,其中唐代的越窯、邢窯中的青瓷和白瓷茶具尤其精美,宋代兔毫建盞開始流行,明代紫砂盛行。除了對茶器有要求,風爐、茶憲、茶罐等配器也十分講究。在現代空間設計中“配器”成為室內空間軟裝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佳人指的是志同道合,知己摯友飲茶達到合拍,氣氛和諧。明陳繼儒對飲茶人數也做了討論,“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人數多少是飲茶和諧的關鍵,是飲的精義的傳達。為茶室設計的空間及家具提出了要求。環境,在飲茶環境中講究琴、棋、書、畫、香。陸樹聲著《茶寮記》中記載,心手閑適、披詠疲倦、聽歌拍曲、顧琴看畫、訪友初歸、課花責鳥、小院焚香、酒闌人散之時。在空間設計時講究文化內容及傳承,達到心、神、境的和諧。飲茶修養是對個人思想的追求。將茶禮的“六境”歸納為三部分,擇茶、選水、配器歸為物,佳人、飲者修養歸為人,環境即為品茗環境,三者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互為決定性因素。通過物的選擇與搭配與環境的營造對人的精神追求及文化素養的影響。
1物影響環境(配器與軟裝)
1.1茶器的選擇要以茶葉本身特性來定。根據不同茶葉選擇不同的茶器浸泡。茶器有浙江的青瓷、河北的白瓷,建陽的建盞,宜興的紫砂,景德鎮的瓷器,日本老鐵壺等等各有特色。在茶器的選擇時,要注重文化性、實用性、藝術性。不同造型和質地的茶器會影響其他器物的搭配。例如,茶器選擇時首先確定茶室空間的風格與主題,瓷器具有凈與雅的特點,可以應用到日式風格中。因為日式風格具有簡潔、淡雅的特點,在環境的色彩營造時,選擇清新自然的色彩搭配,體現淡雅節制、深邃禪意為境界。1.2茶與文化飾品。隨著時展對品味、精神需求越來越重視,那么茶室空間的設計美學也越來越重要。利用不同的文化飾品營造空間氛圍成為空間軟裝搭配的首要方法。在空間設計時可以讓不同的空間配有不同的文化飾品,以期達到一房一調之雅。中式風格與日式風格主題都為體現禪意,飾品的選擇卻截然不同。日式茶室內可以使用插花,日式插花講究花材用量少,選材簡潔為主流,要以花的盛開、含苞、待放代表事物過去、現在、將來,強調花與枝葉的自然循環生態美姿是宇宙永恒的縮影。中式茶室可以應用掛畫,以中國傳統寫意水墨畫或書法搭配,追求脫俗的境界等等。不同飾品力求達到和諧統一。通過這些文化飾品的暗示、隱喻等方法引領品茗者進入“禪茶一味”的思想境界。1.3家具,家具是茶室空間的主體。家具以實木家具為主,其中中式家具主要以明清家具為典范,圈椅、官帽椅、鼓凳等為主的典雅、素潔坐類家具,及長條楠木、雞翅木、花梨木等自然、樸實的實木類桌案為茶桌。自然風格主要以根雕木桌為主的茶桌和原木圓凳為主,追求本色,效法自然的特點。日式風格主要以榻榻米上的矮桌和藤編的坐墊為主,主要精神參悟禪宗思想。自然風格有石頭茶桌、藤制茶桌、竹制茶桌等材料制品。不同材質家具具有不同的觸感,引發不同的聯想,進而帶來不同的精神感受。1.4茶與裝飾材料,原木、石材、板巖、織物、棉麻、陶器等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質感、色澤、紋理。通過這些建筑材料可以營造自然舒適的空間,讓品茗者仿佛置身大自然之中,以此感受和敬清寂、返樸歸真、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的心境。
2環境制約物的選擇(飲茶環境的營造)
茶室空間設計,主要以大廳的開放空間及私密空間為主。開放空間是茶室空間的主題,起著連接私密空間的作用。空間動線、空間序列是評價茶室空間合理的重要因素。良好的空間序列必須采用適宜的材料進行隔斷以達到主題的需要。2.1空間的隔斷:在材料的選用上首先以天然的建筑材料為佳,例如竹子。竹子在實用性較強,可以移居室內,來營造自然的美感;加工處理的竹子與儒家思想倡導的樸實、自然相呼應。竹子的應用,順應自然的人文精神,也與綠色、生態與茶文化的可持續性相體現。其二,屏風、盆栽也可以來區分實體與虛體空間,達到清新自然的飲茶環境。2.2空間的借景:茶室空間講究以小見大的格局觀。通常借鑒古典園林手法,應用到空間中。借植物、群山等自然景觀,借建筑、廟宇人為景觀,借日出、日落、天氣變化等天文氣象,借鳥語花香、芭蕉聽雨等聲音和氣味等實借來擴大空間,也可以借光線反射、折射等虛借,來增加空間的趣味性。通過漏墻、窗欞、隔斷讓空間達到隔而不斷的效果。運用自然光和人工光來塑造空間,讓空間更有靈性,進而啟發人的領悟與悟道思想。2.3空間的大小-尺寸:飲茶的人數決定了空間設計的大小,同樣的環境,不同人數給人以不同的感受。“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七八人是施茶”人數的多少對空間尺度提出不同的要求。其次飲茶者的跪、坐方式也影響了家具及空間大小。例如根雕茶桌空間的輕閑圍坐,榻榻米的盤腿而坐的飲茶,明清茶桌、茶椅的端坐方正對空間尺寸的要求各有不同。2.4空間的氛圍:強調人與環境,環境與環境的和諧,體現美學價值。茶文化的歷史文化底蘊及文化內涵。(風格,中式風格,崇尚天人合一,人與自然和諧統一。空間布局中側重軸線的應用,莊重而不失雅致。田園風格,貼近自然,回歸自然,展現樸實生活氣息。空間大量運用天然材料為裝飾用材,體現休閑、恬靜的自然氣息。日式風格更注重返璞歸真、與自然和諧統一,講究禪意,淡泊寧靜,清新脫俗的生活追求。擅長表現空間的流動與分隔,流動則為一室,分隔則分幾個功能空間,空間中讓人靜靜地思考,禪意無窮。輕奢主義,隨著時代的發展,年輕一代消費觀的轉變,更加注重生活品質的輕奢主義者越來越多,他們對空間的環境要求越來越高,在塑造空間氛圍及軟裝搭配時應更加注重細節及材料搭配。五感的設計,宋代文人有著優雅的生活美學,焚香重嗅覺之美,品茶中味覺之美,茶花重觸覺之美,掛畫重視覺之美[5]。
3總結
茶禮對茶室空間的影響主要有配器軟裝和品茗環境兩個方面。茶器、茶與文化飾品、家具、裝飾材料等軟裝搭配及材料闡述配器對茶室空間環境的影響。通過空間分割、借景、空間尺寸及空間氛圍四個方面來論述品茗環境的營造。論述物與環境相互制約關系,進而影響人的感受。通過物與環境的營造讓人感受返樸歸真、以和為貴、“禪茶一味”“茶禪文化”的禪宗思想。希望深入研究傳統文化對現代茶室空間的影響,讓越多人感受、學習中國傳統文化,提高品茗者的文化素養。
參考文獻
[1]姜含春.茶人文遺產價值初探[J].中國宗教.2006,(5):41-44.
[2]湛如.宋代的佛教與茶[J].中國宗教.2013,(6):41-43.
[3]丁以壽.關于茶禪文化概念的思考[J].農業考古.2011(2):190-191.
[4]劉偉華.中國古代文人茶禮述略[J].農業考古.2014(5):108-112.
[5]錢海月.茶空間設計中的禪道文化[J]大眾文藝.2016(1):54.
作者:李振升 羅欣 單位:1.三明學院藝術設計學院 2.江西師范高等專科學校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