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究新高校會計制度下的財務信息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財政部頒布并實施的新修訂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本文分析了新舊制度在財務軟件應用上的變化,依據廣東高校的具體實踐,運用webservice等技術探索適應新高校會計制度的具體操作方案。
關鍵詞:高校會計制度;財務軟件;WebService技術
財政部頒布實施了新修訂的《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對高等學校會計科目的設置和使用以及財務管理、核算方式及財務報表的編制都進行了改革和創新,同樣也對高校現有的財務信息系統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適應新制度,如何對現有財務信息系統進行完善和二次開發,是高校財務人員當務之急的一項重要課題。
1新會計制度下現有高校財務信息系統存在的問題
1.1會計科目、功能科目和經濟科目嵌套的復雜科目核算體系
新會計制度實施后,要求高等學校更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財政資金的運行情況,在制度上對近年來國家不斷推行的各項公共財政管理改革措施予以明確和增設相應會計科目用于核算,增加財政應返還額度、財政補助結轉結余等科目。此外,規定財政補助收入科目下按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的支出功能科目核算,各支出科目除了按政府收支分類科目中的支出功能分類、支出經濟分類核算外還要設置財政補助支出和其他資金支出等層級進行明細核算。按原財務信息系統科目設計思路,將會計科目、政府收支分類功能科目和經濟科目同時體現在科目設計方案上,以教育事業支出為例,設置一級科目教育事業支出(5001),下設二級科目基本支出(01)和項目支出(02),下設三級科目財政資金(01)和其他資金(02),繼續將功能科目的類、款、項三級和經濟科目的類、款等按要求設置,將出現8級或9級的超長科目,會計人員制作憑證時容易發生錯誤。
1.2新制度對財務系統軟件的使用影響
1.2.1強化財政資金預決算管理,規范資金支出以廣東省為例,按省財政對國庫資金的使用要求,首先,每一筆支付都必須由高校財務人員在國庫系統錄入國庫信息:按支付內容選擇經濟科目,選擇國庫指標(可自動生成功能科目),同時錄入收款單位信息等內容,其次,高校財務人員必須將同樣的內容在財務核算系統重復錄制一遍,最后,資金支付時,高校財務人員還要在網銀系統錄入支付信息完成資金支付。所以高校財務人員處理一項報銷業務要使用三個網絡、登錄三套系統:政務專網登錄財政國庫系統錄入財政支付信息,財務部門局域網登錄財務核算系統錄入憑證分錄信息,最后再登錄互聯網的銀行網銀系統錄入公務卡消費信息和資金支付信息,一筆業務在不同系統重復錄入,效率十分低下,而且容易出現人工失誤,導致系統之間信息不一致。1.2.2資產管理改革,提出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為了更加科學合理地管理好資產,發揮其最大效益,更加真實地反映出其價值,新會計制度中明確提出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進行無形資產攤銷,增加累計折舊和累計攤銷科目。以廣東高校為例,目前大部分學校使用的天大天財財務核算軟件只有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的流水帳,沒有與之對應的資產臺帳,與資產管理部門的資產數據對賬主要是通過人工對賬的方式實現,工作效率極其低下,如果不能對現有財務管理軟件進行改進,實現系統自動對賬和自動按月計提固定資產折舊和無形資產攤銷,容易造成資產部門實物帳與財務部門會計賬的數據不一致和誤差,極大增加財務人員工作量。1.2.3強化會計核算,細化項目管理為了落實資源配置和管理責任,新制度要求會計信息應當能夠反映高等學校經濟活動的整體情況,以及每一個經濟活動的具體情況,并且能夠根據需要提供學校分部門、分項目、分類別、分層次、分期間的會計信息。目前高校的現狀是不同項目歸口不同管理部門管理,項目經費基本由財務部門管理,但長期以來,由于高校信息化建設分不同時期不同部門建設,系統間相互獨立,數據也沒有統一規范,項目管理與財務管理的業務數據無法共享項目信息,項目立項信息及預算申報信息不能從管理部門傳輸到財務部門,項目經費執行情況也不能及時傳輸到管理部門,項目歸口管理部門與財務部門信息不共享的問題導致了業務上的不連續性。
2升級現有財務軟件的解決思路
以神州浩天財務軟件為例,升級到5.0版本,啟用系統新功能,可以部分解決新高校會計制度帶來的新的系統問題。2.1在財務核算系統的參數設置模塊,調整會計科目結構,按新會計制度要求將一級會計科目編碼由三位升級到四位,同時啟用功能分類科目和經濟分類科目核算,按國家的政府收支分類科目和具體業務在系統設置科目結構,最后,在通用代碼管理按新制度要求逐一對三套科目進行設置,在實際制作財務憑證時,審核人員根據支出業務內容錄入按照會計科目和經濟科目,根據支付資金的項目屬性系統自動帶出功能科目,實現一筆經濟業務的三維核算。2.2系統增設國庫項目字典,按照財政國庫網下達指標的摘要、類款項、金額、歸口部門等信息,對應設置國庫項目代碼,經費項目代碼增設是否國庫和國庫項目代碼屬性,系統則可按選擇條件實現國庫項目的進度和使用統計表。
3運用中間庫和webservice技術實現數據交互
運用中間庫和webservice技術實現財務系統與其他部門信息系統的數據交互,將財務信息和具體科研、人事、資產等管理信息建立聯系并且信息共享,不但減少財務工作中對相關管理信息重復錄入的工作量和差錯率,同時解決會計核算規范化、項目經費精細化管理要求,并進一步探討實現與財政及銀行等相關系統對接的解決方案。
3.1中間庫和webservice共享模式
中間庫是一種用于實現數據共享和交互的臨時數據庫。WebService服務是基于通過網絡支持計算機間的集成來設計的軟件應用程序,運用WebService技術,可以促進不同業務部門系統之間的“相互操作”。雙方系統采用中間庫的模式進行數據交換。A方將B方需要的數據發送到中間表中,并設置相應的寫入標志,再由WebService通知對方數據已更新;需方從中間表中讀取信息,并設置相應的讀取標志,再由WebService通知對方數據已讀取完成。雙方的操作通過中間庫完全隔離。該模式速度快、可靠性高、通用性好、適應性強、安全性高,可以方便的把不同應用平臺、不同數據庫技術開發的應用系統集成在一起,提供雙方的數據交互共享。
3.2系統體系結構設計
3.3設計思路
在中間庫中初始建立資產財務信息表、科研財務信息表、學生學費信息表等相關表格,系統雙方溝通后確定業務流程規范,業務系統通過webservice接口將基礎信息寫入中間庫,財務系統通過Wwebservice接口接收相關基礎信息,并將相關項目的對應財務信息回寫入中間庫信息表。業務部門系統訪問WEB服務接口,取得財務數據的變化信息并更新本地數據。以資產系統為例:資產處將預報增資產臺帳信息通過接口寫入中間庫,財務系統通過接口調用中間庫資產報增信息進行資產賬務處理,同時將財務憑證編號、經費項目支出代碼等財務信息回寫中間庫,并做標識,資產處定時掃描中間庫,將做標識的資產信息對應財務數據 回寫入資產系統,完成資產報增的業務流程。
3.4安全策略
由于財務系統對信息安全性要求較高,考慮到跨部門信息在internet環境中傳輸的安全性問題,因此在接口程序中采用了密碼和IP白名單雙重驗證的方式。雙方約定登錄用戶名和密碼,并增加網絡防火墻,做IP白名單檢測,僅白名單內的用戶才可訪問webservice服務器端。
3.5關于“三網合一”的進一步研究
為了解決高校財務工作人員處理一項報銷業務要使用三個網絡、登錄三套系統的問題,考慮國庫專網、銀行專網、財務專網的三網合一,實現高校財務人員在一個系統錄入憑證信息傳輸到三個網絡,減少重復錄入工作和差錯率。由于財政國庫專網對安全性要求比較高,出于安全考慮省財政目前沒有開放與高校財務專網的接口,高校只能通過光纖接入政務專網登錄國庫系統,財務人員通過專機登錄國庫系統錄入支付令信息,財政國庫系統將包含指標信息的支付令信息傳送到銀行專網實現零余額支付,高校通過建設“銀企互聯”可以實現財務專網與銀行專網的光纖實時互聯實現非零余額的其他資金實時支付,如果在財政解決安全問題的前提下對高校開放接口,則可以直接通過以下方案實現“三網合一”:財務人員只需要在賬務系統錄入憑證信息,此信息包括銀行支付信息及國庫項目信息(目前天財軟件可以直接實現經費項目代碼與國庫信息碼的關聯),將此信息發送到國庫網和銀行專網,即可完成支付令的開具和資金的支付,最終實現整體報賬和支付流程,
4小結
為適應高校財務管理改革和發展,實現新會計制度對財務信息加工和處理的要求,本文提出了一種基于中間庫與WebService技術的財務信息交互共享模式,利用中間庫實現數據共享的高效快速存取,同時保證了數據更新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并利用WebService完成信息供求方的系統存取通知。利用WebService相關技術可以解決財務部門與管理部門之間信息的互聯互通和各系統之間的無縫連接,財務部門也可以通過主動獲取、接收推送和及時反饋等方式隨時掌握和參與高校經濟活動,但被信息化技術放大了的財務安全管理風險也隨之加大,今后還應當針對財務信息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安全做更進一步研究。
參考文獻:
[1]財政部.高等學校會計制度(財會[2013]30號)[S].2013.
[2]黃敏新.新舊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差異分析及銜接建議[J].教育財會研,2014(2):40-43.
[3]魏曉華,王振智,李源,屠星月.基于中間庫與WebService農業信息共享模式的設計[J].安徽農業科學,2014(3):50-56.
作者:李英 單位:華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