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醫院新財務與會計制度問題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引言
我國的新《醫院會計制度》是由財政部2010年12月31日頒布,于2012年1月1日正式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的,新的會計制度更加突出了醫院這一行業的特點,主要表現在成本核算和權責發生制的計量基礎上,同時完善了醫院日常業務中涉及的很多會計科目,更加注重預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對財務報表的審計制度做出了更為具體的要求。醫院在日常經營中對于資金成本的控制對于經營效率的提高起著更加重要的作用,因此新會計制度為了適應醫院經營的這一特點,特地增加了關于成本控制的一些具體措施。權責發生制計量基礎的明確使得醫院以往權責發生制和收付實現制并存的混亂情況得以解決,優化了醫院日常業務的會計處理工作。另外,新會計制度為了滿足醫院日常業務會計核算的需求增加了很多會計核算科目,比如在取消固定基金的同時增加了累計折舊、長期投資等科目,從而使得會計核算的應用范圍更廣同時也更精確。總的來說,新醫院會計制度的頒布實施不僅僅方便了醫院內部會計工作的記錄管理,同時也使得醫院的財務報表使用者能夠清晰明了地了解到醫院的經營績效。為推動醫院的健康發展,實現醫院的財務信息公開透明,推動我國醫療改革順利進行創造了有利條件。
(一)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體系
我國很多公立醫院由于存在財政支持,也就是經營過程中并非完全屬于商業性質,而是有一部分社會公益性質,因此在日常經營過程中,醫院就缺乏一定的成本控制的意識,造成的普遍結果就是我國醫院大都缺乏健全的成本核算體系。雖然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中明確了醫院應該采取相應的手段進行成本控制,但是由于缺乏實實在在的利益關系,醫院自身在經營過程中對于成本控制并不是非常重視,很多醫院只是將成本控制作為一項形式上的要求,而沒有采取實質的措施去實行,這樣最終的成本控制往往就淪為一個數據報告而沒有實際意義。而實際上新會計制度規定了醫院的成本控制必須從事前預測、事中控制、事后監督三個方面來進行,很少有醫院能按照要求來進行這三個階段的成本控制工作,使得醫院的成本高企,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在影響醫院經濟效益的同時也降低了整個社會效益。
(二)藥品差價收入管理不規范
新的會計制度在原則上更加明確了我國醫院的公益性特點,因此在一些藥品的定價上,明確規定醫院應該根據藥品的進價銷售,然而這一規定由于與醫院自身的利益相沖突,因此在實施過程中很多醫院通過各種醫院實行變相加價,反而使得藥品價格平均來說提高了。這和醫院缺乏規范的藥品價差收入管理制度和公開透明的收入費用披露制度息息相關,雖然規定了相關藥品的進價銷售制度,但是對于確切的藥品價格缺乏相關的參照,同時在醫院的管理中缺乏標準規范的價格管理系統,因此,對于藥品定價實施強制規定在實施起來必將面臨重重困難。在新會計制度對藥品價格的嚴格規定下,醫院的藥物銷售也缺乏相應的規范制度來對藥品價格進行管理,而一般醫院的收入來源的很大一部分都來自于藥品差價收入,因此不論是從實際施行的角度考慮還是從制度實施人員的激勵角度考慮,藥品進價銷售制度都很難正常實施下去。
(三)信息化管理水平有待提高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是在計算機技術飛速發展以及各行各業普遍信息化的背景下產生的,因此其中很多細則的制定都是在假定醫院具備了較高的信息化條件下制定的。然而我國很多醫院的現實情況卻是信息化水平不夠高,無法支撐醫院實施新的醫院會計制度的一些要求,雖然很多醫院已經建立了自己的會計處理信息系統,但是從功能上來說還比較落后,很多醫院的信息系統模塊分散,難以從整個醫院整體的角度實現信息系統的互聯互通,信息系統僅僅承擔一些日常的記錄功能,不同部門之間的信息溝通不暢,難以發揮信息系統在醫院管理中應有的作用,甚至一些醫院的信息系統由于長時間沒有更新換代,在實現新會計制度要求的一些基本會計核算功能上都常常出錯,給醫院的會計財務工作,以及新會計制度在醫院中的實施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四)新舊制度的銜接問題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是在新的經濟背景下為適應解決醫院在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問題而頒布實施的,在剛開始實施的幾年時間里由于其中一些與舊會計制度之間的一些不同之處造成了銜接上的困難。比如說,在新醫院會計制度中為了使得醫院的會計記錄工作更加準確和符合現實情況而增加了一些新的會計科目,但是醫院的會計工作人員在處理實際問題時卻因為經驗不足或者還沒有理解新會計制度的精神,在應該計入哪個會計科目的問題上還存在一些不清楚的地方,或者覺得新會計制度在細節的處理上太麻煩,反而直接按照舊制度的要求來處理,從而導致了會計記錄工作的前后不一致。比如: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庫存物資”科目就包括了藥品、衛生材料以前不曾涵蓋的科目,醫院會計工作人員在進行這些科目的會計記錄時要按新標準執行。另外,新會計制度中增加了一些會計處理方法,醫院的會計從業人員同樣對于這些新方法沒有熟練掌握而造成了新會計制度無法有效實施的難題。比如:新醫院會計制度下的藥品計量采用“進價核算”而不是傳統的“售價核算”,倘若會計人員不注意這一區別,很容易造成藥品計量的混亂,也不利于分析醫院的收入結構,從而制定相關的會計政策和經營決策。
三、提高醫院新財務與會計制度實施水平的對策建議
(一)健全成本核算體系
在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中對于醫院成本控制的要求非常明確,很多細則規范了醫院的成本控制標準。我國醫院應該從思想意識上樹立成本控制的理念,擺脫依靠財政扶持的思想觀念,切實建立健全有效的成本核算體系,提高醫院資金成本的配置效率。在具體實施過程中首先要細化各個成本發生的具體環節,在準確分析的基礎上制定相應的成本降低方案,在提高醫院經濟效益的同時提高醫院的服務質量從而提高其社會效益。成本控制不是簡單的事后總結分析,而是要在成本開始前就做好相應的預算控制方案,將醫院的成本控制工作與醫院的預算制定結合起來,時刻監督醫院預算的執行情況,在成本發生前就控制好成本的變動范圍,同時通過相關的激勵機制調動醫院職工全員成本管理的積極性,對于成本控制的優先典型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從而形成模范帶頭作用,保證新醫院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
(二)改革醫療定價體系消除藥品差價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為了解決當下我國醫院藥物收費過高的問題,專門制定了相關的藥物收入比例上繳的規定。但是僅僅進行硬性的藥物價格收入規定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國醫院藥物定價過高的問題,藥品收入在我國很多醫院的收入中占據絕大部分,因此很多醫院都有動力通過各種手段規避新會計制度的相關規定。雖然新制度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實行以來,藥品價格過高的問題依舊沒有解決,因此相關監管部門應該針對這一問題進行總結,不能僅僅通過硬性規定解決社會問題。而應該通過全方面的考慮,將各方利益都納入思考范圍,這樣才能形成社會各方面的合力,促進相關政策的實施,例如在制定相關醫院藥物收入超額上繳制度的同時,可以出臺相應的收入補償制度,通過基金的方式對執行制度有力,藥物價格控制得當的醫院進行更多的醫療保障基金補貼,從而激勵各醫院積極實施新醫院會計制度。另外,各個醫院由于規模不同,收入結構不同,不能用一種制度對其進行一刀切式的管理,應該根據不同醫院的不同特點,將制度規定進行細化分解,只有這樣才能保證新會計制度的有效實施。
(三)提高醫院管理的信息化水平
當下計算機技術發展迅速,各行各業都在不斷推進信息化,提升管理經營效率,醫院作為一種特殊的行業,其管理水平的信息化不僅僅決定了其經營管理的經濟效益,而且決定了其最終的社會效益水平的高低。在新的醫院會計制度中,對于醫院的會計信息化管理進行了更加詳細的規定,各醫院應該根據醫院會計制度的有關要求,不斷改進自身信息管理水平,提升效率,實現醫院各科室之間信息的有效溝通,減少人力成本,將寶貴的人力資源用在更深層次問題的解決上。在基礎會計工作上提高會計電算化處理的水平,實現醫院管理的網絡化,真正通過信息技術的應用提高醫院會計工作的效率,降低醫院日常經營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風險。
(四)做好新舊制度的銜接
做好新舊醫院會計制度的銜接問題,既需要制度制定部門的相關培訓教育,也需要實行主體各醫院的積極主動參與學習新舊會計制度的區別和不同情況下的應用問題。作為制度制定部門,應該在新制度正式廣泛實施以前做好相關試點的先行試用工作,及時發現問題,我國新醫院會計制度自2010年底頒布以來經過了一年的時間才在全國范圍內推行,雖然在試點運行的過程中解決了很多暴露出的問題,但在全國范圍內的應用上還是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主要是由于各個醫院的背景不同,不同醫院不可能覆蓋所有情況,因此在試行的基礎上,政策部門應該多做政策推導,降低新會計制度運行的摩擦。另外,各醫院也應該結合自身情況對比學習新舊會計制度的不同之處,應該認識到新會計制度對于提升醫院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管理水平和經營效率所具有的重要意義。摸清醫院自身的家底,尤其是各固定資產的使用情況,尚可使用的年限等數據,通過建立新賬目捋順新會計制度下醫院的會計賬目,通過新會計制度的應用切實提高醫院的會計信息質量水平。
四、結語
新的醫院會計制度是在新的社會經濟發展背景下,為適應時展的需要,滿足醫院會計管理的需求而出臺實施的,雖然在出臺四年多時間以來暴露出了很多問題,但是恰恰是不同通過對這些出現的問題的分析解決,從而提高了我國醫院的會計核算水平,切實提高了我國各醫院的會計信息質量。當下,我國各醫院在積極實施新會計制度的背景下,正不斷完善自身成本核算體系,推進信息化管理水平建設,對于一些特殊情況的處理也更加準確熟練,相信隨著新醫院會計制度的進一步推進實施,我國醫院的經營效益會得到進一步的提高,從而為我國社會主義醫療事業的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
作者:田忠蘭 單位:克山縣疾病預防控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