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資本市場的會計信息披露問題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資本市場上最重要的信息是會計信息,投資者通過了解和分析會計信息作出合理的決策,會計信息直接關系到投資者的利益,對其具有越來越重要的影響。目前,我國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嚴重的問題,這不僅對于會計信息使用者——公司管理層、投資者、債權人、各級管理部門等造成了嚴重的信息不對稱,而且也對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產生了負面的影響。本文通過分析與研究我國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提出改善的意見和建議,以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穩步健康發展。
關鍵詞:資本市場;會計信息;信息披露
1我國資本市場概述
1.1資本市場發展歷程
(1)第一階段:1978年~1992年,中國開始對金融業進行體制改革,伴隨著股份制經濟的發展,中國資本市場開始萌生。(2)第二階段:1993年~1998年,隨著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的成立,全國性資本市場開始形成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3)第三階段:1999年至今,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的實施為標志,中國資本市場得到進一步規范和發展,中央政府提出建設上海為國際金融中心,以及創業板的開設,股指期貨的推出,中國資本市場進入流通融通和健康發展階段。
1.2資本市場的基本特征
資本市場是政府、企業、個人籌措長期資金的市場,主要是股票市場和長期債券市場。因為在長期金融活動中,涉及資金期限長、風險大,具有長期較穩定收入,類似于資本投入,故稱之為資本市場。
1.2.1雖然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但行政手段仍起重要作用
行政力量在我國資本市場不斷完善的今天仍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資本市場上,政府干預是必要的,其可以引導與監督資本市場的良性健康發展,一定程度上避免了自由放任的弊端,但審批程序復雜、管理體制嚴格也極大地限制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自由發展,極大地阻礙了資本市場的繁榮發展。
1.2.2上市公司發展水平總體有待提高
近幾年,我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不斷完善上市公司監管體制機制、提高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這些措施使得上市公司的發展逐步進入正軌,并向著理想的方向邁進。我們仍應該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上市公司內部控制與運行機制不協調不健全,質量亟待提高;部分上市公司披露虛假會計信息等違規行為,這些都是需要我們在日后不斷改進的地方。
1.2.3法律體系雖已建立但仍有待完善
隨著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部分法律法規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國家應不斷修訂和完善相關法律體系,推動資本市場的法制化、規范化,引導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
1.3資本市場的作用
1.3.1資本市場發展促進中國經濟駛入快車道資本市場從資本籌集、公司治理、財富增長等方面不僅推動了經濟的持續增長,還提升了經濟增長的質量,為中國經濟前行注入了新活力。1.3.2資本市場的快速發展增強了中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資本市場使少數股東組成的企業成為社會公眾公司,對中國企業來說,這就是一種企業制度的變革,一種觀念的革命。企業上市對于大多數企業來說都是一次脫胎換骨的變革,這意味著企業的發展開始進入了一個高速發展全新的階段。在今天的資本市場上,全球百強企業中甚至十強中都有中國企業的身影,這足以說明資本市場對于提高企業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作用。1.3.3資本市場使投資者的風險意識不斷提高任何投資者都希望在投資中獲利,中國的投資者更是如此,他們關心國家大事、實時了解國家政策變化、理性地作出投資決策。
2我國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現狀
2.1會計信息披露不及時
及時準確的會計信息能夠幫助投資者得到有用的信息,為資本市場中的利益相關者提供關于衡量企業財務狀況和經營情況的信息,制定科學的決策。信息提供是否及時,直接影響大多數投資者作出正確的評估和判斷,影響市場優化資源配置功能。如遼寧輝山乳業集團因涉嫌債務違約事件導致股價暴跌并最終停牌,由于在此之前輝山乳業掩蓋了其舉借大量外債來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情況,這使作為債權人的各大銀行遭受了巨大損失,輝山乳業也陷入了誠信危機,這種行為無論是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還是整個證券市場的發展都是不利的。規范和完善的會計信息披露,有利于資本市場健康有序地運行,并能有效引導社會資源的合理流動和配置。有助于經營狀況較好的企業消除由于信息壁壘造成的負效應,對外呈現出良好的盈利狀況和經營狀態,投資者通過獲悉企業財務狀況和資產變動等業績信息,使管理層不斷提高經營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增加股東財富和社會經濟利益。
2.2會計信息披露不真實
為了提供會計信息披露質量,我國陸續出臺了相關法律法規明令禁止公司編制、披露虛假財務會計報告,但仍有一些上市公司為了謀取私利披露虛假會計信息,如深圳原野、紅光實業、東方鍋爐等,他們的行為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
2.3會計信息披露不充分
公司對應披露的信息不作全面披露,而是采取避重就輕的手法,隱瞞部分事實。借口“商業秘密”不便公開等原因對重大事項予以隱瞞,誤導投資者,嚴重威脅投資者的資金安全。我國的會計信息披露體系尚不完善,投資者的信息意識還不強,在重大事項披露方面容易出現疏漏、延遲等違規行為。
3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3.1信息披露過量和信息披露不足
無關會計信息披露的太多,真正相關的信息披露不足,影響投資者預測和決策。如前不久發生的慧球科技“1001項議案”事件,證監會作出的《處罰告知書》指出,慧球科技所披露內容存在虛假記載、誤導性陳述及重大遺漏的情況,尤其是其隱瞞實控人變更的行為更是給社會造成了惡劣的影響。無論是信息披露過量還是信息披露不足都會使處于信息劣勢的投資者遭受損失,這不利于形成公允、透明、對等的資本市場交易。
3.2信息披露的隨意性和滯后性
對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證券監管部門制定了相關規定,但許多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隨意性強,披露內容的結構不盡合理,由于信息披露不及時,對企業產生重大影響。如輝山乳業因涉嫌債務違約事件導致股價暴跌并最終停牌,由于在此之前輝山乳業掩蓋了其舉借大量外債來維持企業正常運轉的情況,這使作為債權人的各大銀行遭受了巨大損失,輝山乳業也陷入了誠信危機,這種行為無論是對于企業自身的發展還是整個證券市場的發展都是不利的。
3.3監管法規不完善,處罰力度不夠
我國現行法規中民事責任規定不明確,而這制約了會計信息失真法律制度保障機制。目前來看對上市公司違法違規直接責任人的懲罰相對較輕,只有對違規行為處罰及時、嚴厲,才能使潛在的違規者望而卻步。注冊會計師如果不依法執業就會造成會計信息的不真實、不公正、不完整,因此法律應明確規定涉嫌違規操作的注冊會計師應與上市公司共同對投資者承擔虛假會計信息披露連帶責任,并受到一定懲罰。只有頒布相關法律法規的同時對上市公司和注冊會計師的行為予以制約,才能為資本市場有序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
4我國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問題的解決對策
4.1借鑒發達國家資本市場良性發展的經驗,加快資本市場改革步伐
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不斷提高與經濟全球化進程的日益加快,加強市場經濟體制改革與完善已成為大勢所趨。中國有句古話: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們要善于吸收和借鑒發達國家資本市場穩步運行的成功經驗,積極地“引進來”,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只有這樣集百家之長才能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穩步發展。
4.2制定相關法律法規,規范從業行為
國家應出臺制定相關法律法規,使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有法可依,為資本市場有序運行提供穩步發展的保障,推動資本市場的法制化、規范化。但隨著資本市場的迅猛發展,部分法律法規還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發展的需要,法律法規的制定應與時俱進,不斷滿足資本市場日益發展的需要,使會計信息披露制度有法可依,切實保障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合法權益。
4.3完善上市公司內部控制機制
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我國上市公司在世界財富排行榜中的排名迅速上升,在可喜成績的背后,我們仍應該看到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是上市公司必須根據法律法規并根據實際需要合理地設置會計機構,會計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應職責明確、相互制約、互相監督;二是上市公司必須設置內部審計機構,對會計業務進行日常監督,及時、準確地披露公司財務信息。
4.4加大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管力度
一方面,資本市場監管部門要制定一套切實可行的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監督管理辦法,對違法違規行為予以明確界定;另一方面,我國應建立企業內外部知情人暗示與投訴的獎勵機制,鼓勵他們向企業管理當局、注冊會計師或政府監管部門提供相關線索,齊抓共管,共同促進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制度體系的完善。
4.5注冊會計師審計制度亟待完善
一是加快會計師事務所體制改革,提高注冊會計師的風險意識,當注冊會計師與上市公司同流合污披露虛假會計信息時,應與上市公司共同對利益相關者承擔連帶責任,相應受到嚴厲的懲罰;二是借鑒國外同行業的管理經驗,規范注冊會計師執業行為,建立相關懲戒制度;三是注冊會計師應不斷豐富自身的專業知識,熟悉相關法律法規,提高職業素養,更好地為會計工作做好服務。
5結語
目前,我國資本市場仍處于發展時期,各個方面不是很成熟,相關的法律法規還有待補充與完善,規范資本市場會計信息披露任重而道遠。要想解決會計信息披露問題需要多方面的努力與配合,政府和各級監管部門應加強引導與監督,會計從業人員要注重道德的培養與道德水平的提升,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準確性。上市公司要廉潔自律規范自身的行為,充分發揮注冊會計師和社會公眾的輿論監督作用。全社會共同努力,使會計信息披露向規范化、正規化方向發展,發揮其在資本市場上的積極作用,為利益相關者提供高質量并值得信賴的參考信息,促進我國資本市場的不斷成熟。
參考文獻
[1]馬青男.中小板上市企業研發信息披露現狀分析[J].現代商業,2017(01).
[2]魯敏.我國資本市場監管制度研究[J].改革與戰略,2017(02).
[3]宋永春.上市公司內部治理對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響探析[J].財會月刊,2017(02).
[4]王寒曉.關于自愿性信息披露水平高的上市公司的治理特征分析[J].經營管理者,2017(01).
[5]劉慧萍.非上市公司債券發行人如何做好重大事項信息披露工作[J].中國商論,2017(04).
[6]王丹.中國注冊制下會計信息監管問題研究[J].商業經濟,2017(05).
作者:姜文悅 李佳民 單位:吉林工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