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2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的聯系
會計信息的質量從某一方面而言依賴于會計技術的發展。在會計技術不斷發展的過程中,其同時還要滿足會計信息的各種質量的要求。會計技術始終處于一個不斷發展的動態過程。會計技術不斷地發展,對會計信息的質量要求不斷地提高,這充分說明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是互相作用、互相依賴的關系。兩者在不同程度上同時獲得發展。
二、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的影響
如前文所述,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存在一定的聯系。兩者之間如何影響,筆者將在下文進行分析。
(一)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相互促進的效應
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之間起到相互促進的作用,可以簡單地概括為兩者之間影響: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首先,所謂的相關性指的是企業在提供相應的會計信息時應當要求與使用者的經濟決策有相關的聯系,有助于企業對實際情況的評估與預測。在給使用者提供會計信息時應當根據當時的會計技術,對信息的采集應具有反饋的價值,同時還應符合預測性和及時性。從會計發展的過程中可以看出,只有應用會計的硬技術才能夠做到相關的信息處理,給使用者提供的會計信息更具使用價值。因此,可以看出,會計技術的發展與會計信息的質量存在極大的相關性。其次,企業在使用會計信息時必須保證其信息內容的完整性與可靠性,因為企業是根據會計信息提供的數據進行處理的。那么,其所使用的信息應當是可靠地。在使用會計技術的過程中,會計技術的軟技術在實用中會出現各種的弊端,因此,在這時應用會計技術硬技術中的計算機。計算機不僅能夠大量的儲存數據,還能夠有效的保證數據的真實可靠。使得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性大大提高。最后就是可比性。對于會計信息的可比性,通常指兩方面的會計信息,同一個企業不同信息的比較和不同企業間相同信息的比較,這兩者的會計信息具有可比性。這其中同樣運用了會計技術中的硬技術。會計信息的比較,可以保證一致性。
(二)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間的限制性
會計技術跟隨著科技技術,每天都在不同程度的更新。因此,在會計技術發展的同時,其儲存的信息存在安全隱患,人為地技術破壞,病毒的侵襲,都是會計技術發展帶來的副產品。在會計技術接受這些挑戰的同時,會計信息的質量在相同程度接受著挑戰。會計技術本身在操作的過程中存在一定的難度,會計信息的質量與其聯系緊密,嚴重的影響企業的相關決策。
三、會計信息質量提高的相關對策
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具有緊密的聯系,為保證會計信息的質量,應當注意一下的幾點。第一,完善相關的法律制度。利用法律的手段保障會計技術運用的安全性,以此來提高會計信息的質量。第二,加強會計技術環境的監督。對會計技術的操作環境進行合理的監督,是保證會計信息質量有效措施之一。第三,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技能。技術人員的操作技能的提高,可以從專業的領域保證會計技術,從而保障會計信息質量的可靠性與真實性。
四、結束語
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各行各業都有所體現。會計技術在企業中運用的極為廣泛,其不僅是一個企業在技術發展上的體現,同時還是會計信息質量的有效保證。會計技術與會計信息質量相互之間影響,會計技術的不斷發展,才能為企業提供更加準確的會計信息。
作者:王明杰 單位:中南大學商學院
第二篇:公允價值對會計信息質量的影響
一、公允價值計量屬性的理論分析
(一)公允價值計量的內涵
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可以合理地反應資產的價值,它要求以當期的市場價值或將來現金流量的現值作為資產或負債的價值,能夠比較合理地反映出相關資產的價值。其帶來的影響尤其表現在金融、投資性房地產等新興行業。
(二)公允價值與其他計量屬性的關系
1.公允價值與歷史成本的關系。
歷史成本是指以獲得資產時的實際發生的成本作為資產的入賬價值,是對已經發生的經濟事項進行初始計量,代表取得資產時的公允價值,具有客觀性和真實性;而在公允價值是金融工具最相關的計量屬性,它以市場價值或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計量資產和負債,更能體現相關性和實質重于形式的原則。
2.公允價值與重置成本的關系。重置成本是指企業重新購買同一資產或從新制造同樣產品的全部成本,從而提高了會計信息的有用性;而公允價值確定的是活躍市場的交易價格或者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一般重置成本要低于公允價值。
3.公允價值與現值的關系。現值是指資產或負債形成的未來現金流量的折現價值,這一會計要素符合會計要素的本質定義,適用于分期付款購買或者分期收款以及銷售的核算;而公允價值適用于交易性金融資產或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等項目的核算。
4.公允價值與可變現凈值的關系。可變現凈值是指在不考慮貨幣的時間價值,并將一如既往的能為資產帶來預期現金流入或將要支付的現金流出,而公允價值是建立在市場評估的基礎上,直接指原材料本身并沒有考慮直接成本的公允價值。
二、公允價值計量對會計信息質量的雙重影響
(一)積極作用
1.公允價值能提高會計信息的可靠性。公允價值主要是對傳統歷史成本模式下的某些資產進行表內確認和計量,僅是依據時間的變化和市場價格的波動進行調整,并沒有否定歷史成本計量屬性下初始賬面價值的存在。主要依據測量相同或類似資產的市場價格,在良好的活躍市場更是可靠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我國基本具備了公允價值應用開發的土壤。
2.公允價值能提升會計信息的相關性和及時性。公允價值的計量運用了客觀的考察方式與各種科學的評估技巧,不僅可以使資產和負債的計量接近當前的真實情況,更能動態地、及時的反應資產和負債價值的變化,有利于利益相關方;會計信息使用者也可以根據及時的會計信息進行判斷和決策。
(二)負面影響
1.公允價值具有主觀隨意性,可靠性難以保障。在一些市場機制不完善、市場文化水平不高的地區,又缺乏統一產品或類似產品的市場以及法律、法規不健全的情況下,很難通過市場取得完整的公允價值信息。在這種情況下,并非所有的資產和負債都已交易,因而不能保證信息的可靠性。
2.經濟風險的變化影響信息使用者的決策。在公允價值計量模式下,由于市場與企業之間存在一些不確定的要素,比方風險、信譽等,都會引發企業財務報表的波動,甚至可能誤導報表使用者的相關決策。
三、不斷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加強信息的披露和監管
(一)完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
1.加強公允價值指導框架在實務中操作性。
2.健全企業管理結構和內部控制準則實行保障機制。
(二)加強信息的披露和監管
1.健全監管和懲罰機制,提高公允價值信息的“真實”和“公允”。
2.增強對公允價值相關信息的披露,規定任何公允價值的方法不光是對應該反映資產和負債的價值及生產效益,而且應根據相關項目進一步細分各類收益的來源和變更。從而有利于幫助投資者更好地判斷投資風險。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總結如下主要結論:
(一)加強市場的活躍性,創建公平、有效地市場經濟環境
(二)改進公允價值特殊的會計制度規定,優化公允價值的運用
(三)加強職業技能和職業道德的培訓,提高從業人員職業水平
(四)建立市場信息數據庫,搭建信息網絡技術支撐平臺,這也是加強信息披露的關鍵
(五)會計監管體系的完善,構筑防范公允價值亂用的屏障
作者:羅玲 單位:重慶工商大學融智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