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信息的問題及對策3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
(一)企業外部呈現的問題
1.我國對企業的信息披露沒有統一的要求。當前,我國對環境問題的認識還比較粗淺,企業對環境會計也缺乏足夠的重視,沒有認真對其進行研究,并且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也沒有明確的要求。如對企業經營過程中產生的一些環境問題沒有明確的標準要求;缺乏規范的成本分配要求;缺乏統一的計量方式等。這些問題從某種程度上而言,都給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造成了影響,甚至還可能導致信息的成本不斷上升。
2.我國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規。第一,我國雖然針對環境保護這一塊出臺了很多法律法規,如《環境保護法》、《環境影響評價法》等,但這些依然滿足不了我國當前的情況。很多規定的細節都不是很明確,同時,相關執法人員有時候也不能夠做到嚴格執法,所以,我國的環境問題正在趨于嚴重化。第二,不具備專門的環境會計標準。當前,我國的環境法律法規對于環境會計來說有脫節的嫌疑。加之,在新的《企業會計準則》中,針對環境問題的標準也不多,所以,導致實際上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未能完全、真實。第三,我國對信息披露缺乏嚴謹的監督制度。通常,企業在巨大的經濟效益面前,都會忽略在獲取這些效益的過程中給環境帶來的損害。當對環境造成影響之后,企業為了保障自身的利益,一般不會主動披露這些信息,也不會主動承擔相應的責任,這也是國家政策方面缺乏嚴謹的監督制度導致的。隨著時間的推移,也就導致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不完全和不真實的現象。
(二)企業內部呈現的問題
1.企業內部的管理人員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識不夠強硬。大多數企業的管理層都看重企業的利益,對企業經營過程中造成的環境損害一帶而過,沒有真正做到經濟與環境的共同發展,也就談不上國家的可持續發展了。
2.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對企業的形象有損害。通常而言,環境的問題都會給企業造成負面影響,而且企業用于治理環境問題的資金往往可能出現超成本的現象,也就是企業對環境問題的處理所帶來的利益要小于支出的成本,因此,大部分企業都不愿意主動進行信息披露。
3.企業沒有專門的環境會計職員。環境會計是一門涉及范圍廣、涵蓋面寬的學科,需要從業人員具備較高和較廣的專業知識,就當前企業的會計職員來說,很難滿足那樣的要求。
二、就我國企業當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存在問題的建議
(一)從政府角度而言
我國政府一直就重視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協調進行,換言之,就是要在保護環境的基礎上實施經濟發展的策略。但實際上,大多數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標準跟具體實施的管理標準都還不夠完善,信息披露的方式也是千奇百怪。但當前我國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度越來越高,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方式也必然會趨于獨立,因此,各企業的相關部門應該重視環境問題,明確各自應承擔的環境責任,為企業的經營制定出合理的環境分析報告;同時,環境報告上面還應該明確企業應該管理的環境問題,并根據企業的發展不斷完善相關要求。另外,企業還應該對環境信息進行真實、完整的披露,通過網絡等形式公開企業的環境報告,讓社會大眾都能看到最真實的環境情況。
(二)從企業角度而言
從企業的角度出發,積極主動進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最直接、最高效的處理方式。但實際上,很多的企業都過不了自身利益這道屏障,潛意識就認為將環境信息完全披露出來一定會對自身的利益造成損害,因此,都不愿意主動披露完整的信息。為此,我國的企業理應跟國外的一些企業學習,應該將目光放長遠,不要只局限于眼下的經濟利益。事實上,如果我國的企業能夠將環境信息真實、完整的披露出來,對其在國際市場上的發展也會順利很多。
(三)從社會角度而言
1.我國環境會計相關理論知識還處于萌芽狀態,很多實際的操作標準也需要不斷完善,同時各個企業也應該認識到,要想將環境會計這一塊持續發展下去,就必須要對環境會計的理論知識進行完善。另外,由于理論體系的不完善,在實際的行動中也就沒有什么突破性的進展,導致理論跟實際銜接不上。因此,各企業應該多研究實際操作的可行性,并不斷研究理論知識。
2.宣傳工作也是必要手段之一,政府和相關單位也應該積極配合做好宣傳工作,督促相關人員不斷進行研究,促使企業的環境會計理論知識取得實質性的進步,也為實際的操作奠定更加堅實的基礎。同時,還要鼓勵社會各界人士都積極參與其中,在保障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和安全的同時,還可以提升企業的聲譽和收益,最終達到企業穩定發展、環境得到保護、我國經濟持續發展的三贏局面。
三、總結
由上述可見,我國企業的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問題是一項企業急需面對和研究的問題,同時也是需要國家、政府以及相關部門積極配合,社會各界人士積極參與的問題。我國的企業應該對環境會計的信息披露引起足夠的重視,并嚴格落實到行動中,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我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陳建生 單位:山西西山晉興能源有限責任公司
(二)
一、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
(一)外在因素
1.法津法規不健全。雖然我國的《會計法》、《會計規則》頒布多年,各單位也制定了相應財務管理制度等。作為會計工作的根本法規制度在實際的工作仍然顯的有不足之處,如在《會計法》的“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等詞語,缺乏量的標準,定性較為困難,可操作性不強,有的一些規定制度雖然對執行規定作了明確,但對不執行規定沒有相應的處罰規定。
2.監督不到位。審計部門由于受編制體制的影響人員不足不能做到經常性的審計,審計工作重要點也只放在年度預算、決算和領導離任審計上來,不能很好地對所有所屬單位進行經常性的有力監督。
3.決策者的行政干預。一些領導不懂法不知法,受市場經濟的沖擊,對會計信息真實性的重要性不管不顧,工作指導思想不端正,有時為了個人或單位利益利用手中權利,指使甚至強令會計人員弄虛作假,強行辦理違法違紀的財務支出活動,使會計信息失真。會計人員明知違法,也因個人前途受決策者領導也只能默許,甚至為領導的違法行為作假賬以掩蓋事實。
4.會計管理體制過于陳舊。我國現行會計人員的管理體制是會計人員受本單位領導的控制和制約,工作安排、崗位調整、職務任免和去留都由本單位領導決定,不具備會計獨立行使財務法的權力。雖然《會計規則》規定了“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的調配,應當征求上級財務部門的意見?!钡F實工作中這條規定難以落實,這就使得會計人員在工作中處于“頂得住的站不住,站得住的頂不住”的困境,從而影響了會計工作質量。
(二)內在因素
1.無意失真。有些會計人員由于自身職業道德和業務素質不過硬,或是對相關的規章制度理解不透,導致對原始記錄和會計數據的計算或抄寫出錯,有的是對一些政策法規的誤解或誤用而導致工作中出錯。如:會計核算進程中的重記、漏記、串賬、筆誤、借貸方錯位等錯誤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
2.故意失真。有些會計人員對本未發生的經濟活動,卻采取編制假材料、記假賬、假報表、憑空捏造、攝取假原始憑證等不法手段故意歪曲、掩蓋、隱瞞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做假賬或賬外賬。還有的對單位收益不入賬,私自轉入外單位進行體外循環。為貪污、挪用、揮霍、行賄等腐敗行為提供不法經濟來源。
3.會計隊伍素質不高。近年來,會計隊伍的整體素質雖然得到了普遍提高,但與時代任務和國家經濟建設發展還不相適應,由于受各種因素的因響,有些會計人員素質教育偏低,業務水平差,技術不過硬,責任心不強。一方面是因從事會計業務時間不長,另一方面是從事會計工作后后續的培訓機制不完善造成的。
4.對違紀人員處罰力度不夠。近年來盡管各單位都對財務人員加強了管理,但是執法不嚴,有法不依,對違反法規制度的處罰力度不夠的現象依然存在,單位領導明知有的會計人員違反了規定,卻本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原則,不讓家丑外揚,使違法違紀違規的成本人為的降低,從而使違反會計法規的巨大利益與低廉的處罰成本形成了明顯的反差,使得會計失真現象屢禁不止。
二、會計信息失真的對策
(一)加大單位領導會計法規的學習力度。單位領導法紀觀念不強是會計信息失真的重要原因。對會計信息失真的治理,必須把單位領導的會計法規制度學習納入年度考核范疇,明確自己對會計工作和會計資料的真實性、完整性的責任,切實樹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的法紀觀念。
(二)強加會計人員的培訓考核力度。結合單位實際認真研究,科學制定會計人員的培訓長效機制。在培訓內容上堅持把政治思想、職業道德教育、法律法規學習作為主要內容認真對待,抓好落實;在實踐中嚴格落實,形成月有小培訓、季有大培訓、年度有考核的機制,把考核作為個人進步的主要依據;在方法上采取請進來、走出去的辦法,即請專家授課,走出去到財務管理先進單位學習經驗借鑒方法,使會計人員認識本職工作的重要性、嚴肅性,使之在履行職責時做到愛崗敬業、熟悉法規、依法辦事、客觀公正、大公無私、堅持原則、廉潔奉公,保證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準確性。
(三)加強檢查監督力度。加強會計監督。一是單位領導要強化責任意識。對本單位各項經濟活動的監督是單位領導的職責所在,單位領導要依據法津法規制定各項經濟活動事前、事中、事后監督及跟蹤的具體內容和要求,并加以嚴格落實,使會計監督工作做到經?;⒁幏痘?、制度化。二是充分發揮審計部門的職能作用。審計部門要依法加強對各單位及下屬單位的審計監督力度,要打破以往離任審計的陳舊模式,采取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審計的方法進行不斷地監督檢查。在業務上給予指導,在經濟活動上給予嚴格監督,確保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四)加大懲處力度。受經濟大潮的沖擊和腐朽思想的侵蝕,近年來,單位領導和財務會計人員的經濟犯罪呈上升趨勢,且數額巨大,要對違法違紀人員依據法律法規加大懲處力度,絕不能姑息遷就,真正做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切實保障會計信息真實性和準確性。
(五)完善會計電算化和會計網絡建設。會計電算化是會計工作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會計電算化使會計信息的收集、加工和生成有了相對統一的規范,可以有效克服因手工操作出現的失誤導致的會計信息失真。
(六)改革會計管理體制。實行會計委派制,對所有會計人員由上一級單位進行委派,其工作考核、人事任命、日常管理由上一級單位負責,使會計人員完全從單位中獨立出來,在思想和行動上保證會計人員同一些違法違規現象作斗爭的根本權利。
作者:岑俊鋒 單位:武警山西總隊后勤部
(三)
一、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的影響和存在的問題
會計信息化實現了數據的遠程處理,使企業會計活動中通過電子單據進行核實,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成本,對企業內部控制產生了積極的影響。但是會計信息化對企業內部控制中也存在很多問題,例如網絡安全性的問題、數據被盜用的問題、黑客非法入侵等,使會計信息系統遭受嚴峻的考驗。
1、企業的數據安全問題。會計信息化使的大量數據都存貯在計算機內,業務的處理都是依靠企業資源計劃系統來完成,有些處理結果沒有打印成紙質內容,這樣,數據的安全性就不容忽視,例如未經批準擅自篡改數據的問題,當病毒侵襲時數據文件丟失和毀壞的問題等。
2、企業的決策安全問題。會計信息化中,企業選擇財務軟件時,領導層應根據企業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本企業的財務辦公軟件,明確企業的信息化目標。如果企業的管理者的決策出現失誤,那么會計信息系統則不能很好地為企業內部控制服務,從而給企業帶來決策風險。
3、企業的信息安全問題。會計信息化中,企業的信息安全需要嚴格控制,例如嚴格制定操作人員以及審核人員的職能和權限,必須明確職權問題,使企業的相關信息只能給有權限的人訪問,做好身份識別工作,做好保密工作。
二、基于會計信息化的企業內部控制優化措施
如何對企業內部控制進行優化,首先要基于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發展和應用,這套系統是企業實施內部控制優化的工具,它可以對財務業務進行一體化處理,對財務管理的數字化和自動化進行實時監控,從而達到優化企業內部控制的目的。
1、轉變控制方式。傳統的企業內部控制只能在事后對會計活動進行反映,無法做到事前預防和事中檢查,通過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集成化平臺,使內部控制業務實現信息采集和規則執行同時進行,能夠在企業會計業務發生時,對各項數據的準確性和合理性進行同步檢查和控制。傳統的企業內部控制是以會計人員為主,通過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平臺,可以使企業全員參與到內部控制中來,也就是說運用這套信息化系統,可以實現企業對物資、資金、信息的全面控制,不是僅僅像傳統的那樣,只對資金進行單一控制。這樣,在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環境下,會計人員不再唯一的企業內部控制的中心,企業的所有員工扣可以參與到內部控制中。
2、完善信息溝通。信息系統是企業內部控制最為重要的環節,及時進行信息收集、溝通與傳遞,使企業各部門以及企業與企業之間,實現信息資源的利益共享,從而形成企業的資源優化配置。企業資源計劃系統的基本功能,正是把企業經濟活動中的相關信息,通過匯總和整合,然后通過信息系統的控制,使企業的員工能及時地獲取他們在企業內部控制過程中所需要的信息,這樣,企業的每位員工在內部控制中都有自己的責任,都能在復雜的內部控制環境中做到信息的互換,大大提高了內部控制的效率。
3、規范控制流程。企業風險管理中,非常強調對信息系統的控制,這些控制包括對系統軟件的控制、對數據技術中心的操作控制、對訪問安全的控制、對應用系統的控制等。這些控制的目的,都是為了確保交易處理時數據資料的完整和準確,同時對企業的授權和有效性也能做到過程控制。通過企業資源計劃系統,可以有效實現數據信息的處理和共享,使企業面向客戶的業務流程,由局部控制變為全程控制,規范的控制流程可以增強企業員工的責任感,從而提高內部控制的執行力度。
4、提高風險管理。會計信息化的快速發展,使企業在內部控制優化措施中更要重視對風險的管理與評估,這就需要企業保持高度的警惕性和敏銳性,采取全面風險管理體系,針對會計信息化中變化的數據信息等,建立科學的風險識別方法,加強企業管理中內部與外部信息的收集,提出可能在過程控制中出現的風險,制訂相應的措施,并對風險管理進行調查跟蹤,及時了解風險控制的效果,切實降低企業內部控制風險和不可控制風險的發生。
三、總結
會計信息化是企業發展的必經之路,它提高了企業的生產效率和收益,但是也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風險。所以企業管理者要有先進的管理理念,在決策時充分考慮到會計信息化可能發生的各種風險,在企業內部控制中優化方案,做好過程控制,將先進的科技技術與管理制度相結合,使會計信息化走上良好的發展軌道,促進企業的資金積累和資產增值,確保企業經營管理目標的實現。
作者:趙娟 單位: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壽光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