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信息失真的原因概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企業受到相關利益的驅使
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企業得到了快速發展。但是由于我國的特殊國情,出現了多種類型的企業。企業的經營者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各職能部門、各崗位人員開展工作時,其自身的利益與所帶來的經濟效益直接掛鉤。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思路也即是將企業的業績與經營者的所得聯系在一起。我國煤炭企業受經濟、政策影響比較嚴重,因此當企業由于受到以上而使得經營業績低于預期時,為了達到預定績效,管理者會讓會計人員修飾會計報表,制造虛假會計信息,借助會計技術處理來調節盈利水平,進而達到預定的經營目標。
(二)技術的應用可能帶來會計信息失實的風險
隨著社會信息化、網絡化的快速發展,企業的經營逐漸與技術進行掛鉤。技術的采用使得企業的發展模式發生了巨大變化,企業經營開始向規模化、集約化、虛擬化轉變。但是由于技術的雙刃性,網絡信息開放的環境會加劇企業會計信息的失真。由于會計人員缺乏專業的計算機水平,財務軟件在安全、可靠性方面仍存在著很大漏洞,這些缺陷也會影響會計信息的真實性。
(三)企業會計信息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
企業進行財務活動并未獲得相關部門的有效監督。對我國很多煤炭企業而言,由于其內部缺乏系統的、完善的內部會計管控制度,使得會計核算出現混亂,導致會計信息雜而無章。由于監督人員的薪酬是由企業的經營者支付,內部監督部門失去了其獨立性,監督工作失效。同樣,企業的外部監督部門由于缺乏專業性、合作性,起的作用非常有限,難以綜合運用各方資源對會計信息進行有效的審計監督。
二、治理企業會計信息失實的對策分析
(一)建立新的考核機制
為了預防企業受到相關利益的驅使而使得會計信息失真,我國對企業的經營應首先從考核機制做起,摒棄原有的僅僅將盈利多少、收入增長幅度大小與企業利益掛鉤的考核方法,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考核體系。以“三個均衡”即企業短期利益與長期利益相均衡、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均衡、投入與產出相均衡來對企業的經營業績進行綜合評價。再者,政府應當規范職業經理人人才市場,引入良性的競爭機制,通過股權激勵等手段避免企業經營者的捏造會計信息的活動,使經營者目標與所有者目標趨于一致,從而減少利益沖突。
(二)加強網絡環境下保證信息真實有效的控制
隨著科技的發展,企業的經營不可避免地進入到數據時代。但是由于技術是一把雙刃劍,因此企業要加強網絡、信息環境下的風險防范、控制。首先,企業要健全內部網絡系統,建立覆蓋企業經營各環節的信息平臺,通過對比各類票據以及信息,確保企業數據的真實有效完整。對輸入的會計信息要進行核實,力爭從信息源頭遏制虛假的會計信息。再次,由于信息被授權予各個部門,但是由于企業各部門之間的利益背反原理,部門私下可能會對財務信息予以捏造。因此企業應該通過網絡在信息共享的同時,提高系統的權限,對信息的產生、儲存、傳輸、應用等每一個環節都應加強其安全控制。第三,應加強對會計工作人員在道德素質、技能方面的教育。工作人員在會計信息的真實有效中起著主導作用。企業在會計人員中應當建立有效的激勵以及相互監督機制,防止會計信息操作人員受到他人影響篡改或由于不當操作使得會計信息失真。
(三)完善內外監督機制
健全的會計活動監督機制是能夠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有效的前提。企業應當加強內部管控,按照不相容職務相分離原則,明確企業各部門的職責權限,使得部門之間相互制約與監督。為了使企業經營獲得真實有效的會計信息,企業的內部監督部門應當保持其相對獨立性,企業管理者也要對其進行合理授權。企業的會計信息僅有內部監督是遠遠不夠的,國家相關的監督部門應當加強合作,引進高水平的注冊會計師并保持其獨立性,合力對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監督。
三、結論
會計信息的真實對企業的經營以及市場經濟的良性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導致企業會計信息失實的原因很多,因此對企業而言,治理會計信息失真,必須從企業經營涉及到的各方面做到統籌兼顧,從根本上根除會計信息失實。
作者:溫喜才 單位:大同煤礦集團忻州窯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