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信息的真實性思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所謂會計失真是會計信息與實際發生的經濟活動并不相符,最終會影響到經濟各方的投資決策。一般來說,主觀上的會計失真是指會計工作人員故意捏造虛假信息而造成的會計失真。客觀上的原因主要是由于物價、幣值變動,而會計核算科目又無法同步進行調整造成的會計信息失真。同時由于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失誤造成的會計信息缺乏合理真實性也屬于客觀上的會計失真。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國際經濟合作的不斷加深。我國在會計法也不斷進行深化改革,會計法規模已初步形成,為實際的會計工作起到了一定的導航作用。但是現行的會計法律體系距離國際準側還有一定差距。各個法律法規之間并不協調統一,法律漏洞和不足依然存在,會計法律法規在實際工作中的可操作性不強。比如對于違反法律法規的行為,我國會計法中只寫明“情節嚴重”、“數額較大”,缺乏一定的標準,這就給實際的法律執行工作帶來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由于各個企業的經濟業務范圍不同,所涉及的會計核算工作也不盡相同。因此,會計法并不能對所有企業的會計工作都適用,甚至會在某些規定當中存在著矛盾。這就給企業的會計核算工作帶來困難,造成會計失真現象。再次,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推進,各種新的經濟經營方式、新的公司組織形式以及新興產業的不斷涌現,相應的法律法規的調整存在著滯后性,這也是造成會計信息失真的一個原因。
會計工作人員是整個會計核算工作的執行者,因此對于整個會計信息的搜集,編制有著重大的意義。但是,在現行的會計工作人員的隊伍中,普遍存在工作人員素質低,業務水平欠缺的情況。許多會計核算人員的核算方法以及會計核算理念還停留在以往老的會計體系中的一些方法和規定中。對于我國今年來推行的新會計準側缺乏深刻的認識,對于一些新的會計核算方法并沒有很好的掌握。在經濟活動紛繁復雜的今天,許多會計核算人員已經很難以一種新觀念,新理論,新方法對企業的經濟業務進行科學合理地判斷和評估。另一方面,許多工作人員職業道德感不強,在利益的驅動下捏造虛假的會計信息,以達到經營者謀取利益的目的。例如通過更改會計科目上的數額偷稅漏稅以及將挪用的公款轉變為合理支出。這些行為都對我國整個會計工作造成影響,導致會計信息失真,影響經濟參與者的投資決策。
企業內部管理制度不健全,各項制度、規定和措施并不能很好地促進會計工作的進行。企業對于崗位的分工并不明確,權責不清。造成每一個工作人員對于自己工作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目標。由于企業內部缺乏一定的內審制度,造成會計人員對于自己的工作缺乏責任感,對于工作中的失誤也不能及時地進行糾正。同時沒有完善的激勵機制,會計工作人員并不能認真努力地對待自己的工作。另外,缺乏有效的內部管理機制造成了企業財務狀況混亂,有的貨款回籠不及時,往來賬項長期不清,形成大量呆壞賬;對供應、生產、銷售各環節出現的虛假會計信息不能及時發現和糾正。
首先,企業的內部審計機構本來是應該對于企業的會計信息進行嚴格審查核實的,但是在實際工作中,內部審計機構的工作效率卻值得質疑。企業的審計部門是在企業負責人的領導下進行設立的,因此受企業高層領導者的決策影響較大。會計信息造假是很容易的。有些企業領導者為了謀取企業的不當收益,要求審計單位捏造虛假會計信息,審計人員也只能聽從領導者的指令。這就很容易造成會計信息的失真。其次,會計信息的外部監督機構也不能很好地進行會計信息的審查工作。外部監督機構主要指財政、稅務、銀行、工商、審計等部門的監督,目前各個監督管理部門對于企業的監督管理都缺乏有效性。主要原因有,首先,各個監督部門對自己的下屬單位監督不嚴,過于偏袒。同時由于各個監督部門對于企業的實際情況了解較少,對于會計信息認識不深。更有甚者,會計師事務所受利益驅使與企業串通,先有關部門出具虛假報告。
治理會計信息失真現象的措施:
(一)完善會計法律法規體系
我國的會計法律法規體系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我國會計核算工作進步,但是仍需要進一步進行完善。首先,在會計法律的制定上,應該對于欠缺的法律條文進行補充,填補法律空白,從而使得各個會計單位可以有法可依。在各項會計法規的制定上要廣泛聽取各方的意見,進行反復討論和研究。對于會計法律法規中的不明確的條目要進行合理得修改,制定一定的法律標準,規范整個會計核算工作。由于各個企業的經濟業務千差萬別,對于不同的企業要制定不同的與本企業經濟活動適應的法律法規,更好地促進企業的經濟發展。對于新型企業、經營模式和新興產業,相對應的會計法規要及時進行增加和調整,控制其相對于經濟活動的滯后性。
(二)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
所有的會計工作都要通過會計工作人員的操作才能實現。因此,要想提高會計信息的真實性,必須提高會計核算人員的綜合素質。首先,現在大部分的會計工作人員的會計核算理念和方法都較為落后。企業領導者要經常組織會計工作人員到外學習,進行業務培訓。對于我國實行的新會計準則不斷深入學習,了解準則中各項規定的具體細則,爭取以新的觀念和新的方法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會計核算,真實有效地披露會計信息。其次,要對會計工作人員進行職業道德培訓,增強會計工作人員的紀律性和責任感,自覺地工作中的失誤進行糾正。要組織會計工作人員深入學習會計法律法規,提高會計工作人的法律意識,使他們了解到捏造虛假會計信息的嚴重性,嚴防經濟犯罪。
(三)完善企業的內部控制制度
企業領導者對于財務核算過程中各個崗位的工作內容進行合理明確的劃分,使各個崗位的工作人員清楚的了解自己的工作目標。以防出現權責混亂,會計信息混亂的現象。同時一方面企業要建立一定的監督管理機制,對會計工作人員的各項工作進行審核,制定一系列的處罰原則。另一方面建立完善的績效激勵機制,使得會計工作情況同自身的工作報酬掛鉤,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促使其完善真實地進行會計信息的核算編制。對于企業的各項財務支出,要進行嚴格細致的審查,明確各項支出的去向。
(四)建立一定的監督體系
一方面,要健全會計監督評價體系,加強監督和檢查力度。對于會計審計人員要定期進行培訓、考試等,增強業務能力。多級財政、稅務、工商、審計機關要依法對企業加強財務檢查和審計監督;各級主管部門也應負起相應責任;發揮審計事務所、會計事務所等社會監督作用。各級審計部門要加強自我責任感,擯棄以往對于下屬單位的偏袒態度,公平地對各個企業進行會計信息審核。國家要對于各級管理部門嚴格統一監督,任何聯合各會計單位制造虛假會計信息的現象要予以嚴懲。建立和完善以注冊會計師為主體的社會監督體系,與政府、財政、銀行、審計稅務、企業主管等經濟監督有機地結合起來,實現對企業經濟活動的再確認,對會計的再監督,以達到提高會計信息質量的目的。另一方面,要成立專門的會計人員管理機構向企事業單位委派專門會計人員的一種會計信息審核體制。實行這種制度能使會計人員獨立于企業和會計核算人員之外以“第三者”的身份來發揮監督職能。(本文作者:熊仁友 單位:中國石油天然氣第七建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