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造紙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全球經濟的高速發展,企業在利用自然資源的同時對環境也造成了破環。企業應當承擔起保護環境、治理環境的社會責任。造紙業是環保部規定的十四個重污染行業之一,應當及時準確的披露有關環境會計的信息。本文研究了造紙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在相關理論的基礎上,探討了信息披露中存在的問題,并提出改進的建議。
關鍵詞:造紙業;公司治理;環境會計信息披露
1引言
2017年10月,黨的在北京召開,會議報告中提出“建設社會主義強國的新目標”,并且提出建設“美麗中國”的四大舉措。很多國家把發展經濟建立在大量消耗自然資源的基礎上,能源資源消耗越來越多。在人口大量增長的同時,環境的惡化也在制約著經濟的發展。造紙業是國家規定的重污染行業之一。促進我國造紙業可持續的綠色發展,提高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和水平刻不容緩。但目前我國對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缺乏完善的法律規制,導致許多重污染造紙業上市公司有選擇性的履行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義務,使得環境會計信息使用價值降低。
2現狀分析
本文選取了21家造紙業上市公司并分析各個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
2.1信息披露缺乏主動性,自愿性信息披露較少
從信息披露的方式和位置來看,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和環境報告書是屬于自愿披露的,年報中涉及的環境信息披露和其他形式的披露是我國法規要求、企業被強制性披露的。我國的《造紙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和《上市公司環境披露指南》,對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各個方面做了規定和要求。雖然在年報中環境信息的披露達到了95%,但是對于自愿披露的其他形式只有33.3%的企業,有一大部分企業沒有獨立的環境信息披露方式,沒有將企業的環境保護狀況主動向社會公眾以及政府公開。因此,我國造紙業上市公司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帶有強制性色彩,信息披露整體上缺乏積極性和主動性。
2.2信息披露內容不充分
經過對資料的分析發現,造紙業上市公司公司披露的環境會計信息內容不全面,定量化分析較少,大多是泛泛而談的定性化分析。一些企業只對受到的政府補助進行簡單的披露,沒有對自己主動實施的環保項目有關信息進行披露。從企業的財務報表信息中很難得到企業自身對環保投入資金和力度大小。通過分析可知,造紙行業關于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內容主要集中在營業外收入政府補貼項目上,環保補助補貼主要反映的是政府在環境保護方面給予企業的保障和支持。很多公司對環境財務信息的反映并不全面,甚至有的公司基本沒有對有關信息進行披露。
3改進造紙業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水平的建議
企業環境會計信息在國民經濟核算體系中加入考慮環境這一因素,這能夠進一步體現可持續發展的思想,社會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也起著一定的監督和促進作用。企業應當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對自身為環境所做的主觀努力向公眾公開,達到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的雙贏局面。
3.1健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體系
要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意識和質量。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是滿足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從公司的角度來講,需要管理層加強對環境保護的認識,意識到環境保護與企業自身的長遠發展息息相關,要減少企業經營活動對環境的破壞,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實現和環境效益的平衡。公司的會計人員和內部其他相關人員要不斷更新環境會計相關知識,積極接受知識培訓和繼續教育,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自愿性,主動履行其披露的工作。
3.2提高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質量
政府部門也是企業環境會計信息的需要者,但對于不進行信息披露的企業沒有有效的制約措施,對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規章制度缺乏明確的說明。這就使得一些企業在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方面質量不高。披露不全面,只報喜不報憂,有時會故意隱瞞其負面的環境影響。所以,一方面企業自身要提高對環境會計信息披露質量的重視,實事求是的披露環境會計的有關信息;另一方面,政府也應該建立一套健全、完善的審計監督體系。
3.3加強公司的內部控制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水平,很大程度上與公司內部控制的強弱有關。內部控制是指一個單位的各級管理層,為了保護其經濟資源的安全、完整,確保經濟和會計信息的正確可靠,協調經濟行為,控制經濟活動,利用單位內部分工而產生的相互制約,相互聯系的關系,形成一系列具有控制職能的方法、措施、程序,并予以規范化,系統化,使之成為一個嚴密的、較為完整的體系。公司的監事會應當積極履行其職責,企業對環境保護所租的努力也應當積極披露。
4結語
環境會計信息披露可以使利益相關者對企業環境資源的利用情況和環境污染的治理情況有準確的了解,比如政府、股東、投資者以及社會公眾,這是企業應盡的社會責任。環境會計信息的披露對與環境會計理論體系的建設和完善具有很重要的意義,是環境會計很重要的一部分。企業應該在關注經濟利益的同時也關注環境保護問題,這有利于企業實現經濟效益與環境效益的最大化。傳統的環境會計核算體系已經無法滿足環境效益的要求,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的立法將是趨勢,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的雙贏局面終將到來。
參考文獻:
[1]胡曉玲.借鑒日本經驗,完善我國環境會計信息披露[J].財會研究,2012(1):32-34
[2]王楠,楊雯,黃靜.環境責任視角下電力行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研究[J].財會通訊,2015(36):7-9
[3]劉金斌.企業環境會計信息披露模式的創新研究[J].會計之友,2016(14):31-35
[4]霍瑞軒.環境會計發展的理論回顧與未來展望[J].中國商論,2017(31):120-121
作者:黃思羽 單位:西安財經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