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中國證券市場的發展,公司信息披露行為影響企業及投資者。而公司披露的會計信息存在不及時、不規范、不可靠等違規違法行為時有發生,導致投資者無法做出正確的投資行為,而會計信息披露監管乏力,公司虛報財務信息、會計舞弊行為屢見不鮮,制約著證券市場的健康、穩定的發展。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制度的完善和優化,為投資者提供一個良好的秩序,降低信息不對稱,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利于我國證券市場健康有序地發展,建立健全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制度是證券市場發展的要求。本文從公司、政府和社會三個角度闡述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存在的問題,同時也從這三個角度分析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現狀;然后對我國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問題給出相應解決措施。
關鍵詞:信息;會計信息;信息披露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不高,降低投資者的投資效率,損壞企業形象,未能正確引導資金流向,無法實現社會資源的合理搭配。而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不高不僅是公司內部的問題,同時國家監管部門監督乏力是一個重要的原因。隨著最近會計舞弊以及會計信息造假事件的不斷發生,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問題是急需解決的問題。提升會計信息披露監管能力,可提高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質量,信息及時正確地披露,有效降低信息不對稱程度,投資者做出正確的投資決策,促進資源的優化配置,建立健全證券市場的有效保證。加大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力度,可以更好地建立和完善有效的會計信息披露監管機制,使會計信息披露質量在內部和外部都能準確、及時、有效。建立健康而穩定的市場,使市場經濟快速發展。
一、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現狀分析
(一)政府監管力度不足
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主要監管權力在于政府各個部門,而不單獨在于證監會,部分監管部門因專業水平的限制,政府監管部門全力分散,導致監管力度不足。同時當前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相關制度、法律法規的不完善,以及處罰力度不足,造成公司不重視會計信息披露行為,錯誤引導投資者的投資行為。政府部門作為監管主體,必須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來履行自己的監督職能,有效制定制度,維護市場健康穩定的發展,為企業提供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為投資者提供一個可信的投資環境。但現在很多公司都沒有完全遵守國家規定的信息披露制度原則,使公眾無法在正常的市場環境下獲得正確的公司財務信息,或是公司高級管理層變動等時效性較強的信息,投資者獲得的信息缺乏有效性,投資行為效率低下。監管制度不明確,對財務信息披露舞弊行為缺乏懲罰。
(二)社會監管乏力
在大數據時代,自媒體與網絡不斷發展,公司為了獲得自身的經濟利益,利用其進行宣傳炒作,形式方法多樣化,但許多公司利用媒體披露的會計信息不真實、不可靠,披露虛假財務信息,美化公司;企業以一種“報喜不報憂”的方式信息,還是為了自身利益,企業為達到這種利益目的,掩蓋自身經營漏洞,吸引投資者目光,到最后會使公司經營走下坡路。同時,社會大眾缺乏專業知識,無法識別公司夸大會計信息、炒作經營數據等行為,誘導社會大眾的投資行為。
(三)公司內部監管弱化
就公司內部而言,沒有一整套完整的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制度的支撐,同時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大量資金涌入市場,為了吸引更多投資者的目光,諸多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對外謊報信息,會計信息失真問題多,會計信息舞弊行為時有發生,同時會計從業人員的職業道德與素養不達標,為了公司與自身利益,更愿意鋌而走險,對外披露虛假的財務信息。諸多企業未設置內部監控機構,或者公司內部監管機構形同虛設,無視公司內部舞弊行為。
二、改進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政策建議
(一)強化政府監管
(1)強化政府監管職能。首先要加強人民代表大會的監督職能。對監管部門授權的立法行為進行監督,對其制定的規則的合法性進行審查。人民代表大會還可以監督其具體行政行為,監督其權利的行使,不超出法律的權限范圍。要不斷提高監督的透明度。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制度,約束監督責任制,防止監管者的高薪、官僚行為。同時,要加強監督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提高監督人員的執業水平,消除市場決策失誤造成的市場參與者現象。(2)保證監管機構的獨立性。我國現行的經濟體制和企業制度正處于轉型時期。因此,政府對公司會計信息的監管不能到位,需要不斷調整和完善。監管機構的獨立性需要受到制度的保障。保證監管機構的獨立性,這就要求政府結合我國的實際情況出臺相應政策,授予更多權力,保護監管機構的獨立性,使證監會成為全國唯一最權威的證券監管機構。(3)加大執法力度。進一步完善相關法律法規,繼續推進會計信息的相關法規的制定和監督,促進現代企業的發展。完善監管機制,政府、稅務部門和審計部門建立適當的會計信息審計機制,促進定期、不定期抽查,保證會計信息披露的真實性。最后,將其強化為一個大機構。現行會計信息失真處罰強調主題懲罰,力度不夠。因此,應以社會公眾為懲罰主體,提高違法違規行為的成本。
(二)加大社會監督力度
(1)積極引導媒體監督。積極引導媒體對公司會計信息進行監督,從法律上保護輿論監督。大眾傳媒賴以生存的是信息的傳播,減少經營者和投資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媒體輿論監督權,有利于市場聲譽機制的形成。在資本市場上,聲譽是一種承諾,但是某些運營商濫用資源,對投資者造成極大影響,通常公司對外的承諾并不具有法律意義上的可執行性。在媒體監督下,理性的公司會選擇誠實的行為,并努力在市場中建立信譽。通過對大眾傳媒作弊行為的強烈譴責,對誠信行為予以表揚,這樣長時間內就會形成良性循環,在市場上推廣良好的信譽。(2)充分發揮社會公眾的監督作用。專業知識的限制,使公眾想監督但不知如何監督,應該為公眾提供廣泛的信息來源和信息識別技術,讓會計信息監管部門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研究,為技術人員提供一定的專業的知識和披露虛假會計信息表現,為大眾制作辨別會計信息真偽的相關平臺,將會計信息披露監管的知識普遍于大眾,把公眾納入到會計信息監督團隊。充分發揮公訴權的作用,建立利益驅動機制獎勵制度。
(三)完善公司會計信息內部管理制度
(1)建立健全的會計信息內部監管制度。內部會計制度是保證會計信息真實性的基礎,因此企業需要建立和完善內部會計信息系統。一方面要完善會計監督機制,推進內部審計和內部控制建設,成立內部控制部門。另一方面保證財務部門和內部控制部門的獨立性和權威性。完善內部監督制度,加強所有者對經營者的監督制約,完善公司治理結構。同時要完善公司內部控制,管理者必須對下屬進行有效的監督和控制,完善企業產權制度的情況下,所有權與經營權的分離,公司的管理結構可以實現企業長期戰略目標和計劃,確保管理人員的個人利益與長遠利益,避免公司的經營出現問題。(2)提高會計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會計信息披露主體可以利用法律制度中的法律漏洞,以非法手段達到“合法”的目的,從而導致法律制度的失靈。因此,提升公司會計工作人員自身的職業道德非常重要。提高會計從業人員整體道德水平,加強會計從業規范教育,重視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要提高公司會計的道德與專業素質,就要對公司會計進行該項考核。通過對會計人員的激勵和約束,可以培養會計從業人員良好的道德觀念與專業素養,提高公司會計的道德水平與專業素養,最終使公司在市場上取得良好信譽,避免披露虛假會計信息。
三、結語
隨著會計相關法規制度的不斷完善,公司會計信息的質量和信息的披露與社會發展息息相關,其對于一個公司健康穩定的發展來說是非常重要的,真實、完整、及時地進行會計信息披露有助于緩解證券市場信息不對稱,促進資源優化配置。但是依然存在公司披露虛假會計信息,擾亂市場發展,所以對會計信息披露進行監管,重視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行為,有利于為公司內外部營造一個良好的資本市場環境,同時利于規范會計行業的制度。
參考文獻
[1]鄭萍.我國會計信息披露監管體系存在的問題和對策[J].商,2013(22).
[2]胡云.我國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監管探析[J].江西財經大學,2006(12).
[3]鄧成.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的方式及監管辦法[J].商,2013(32).
[4]劉健.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與監管中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措施[J].經濟研究導刊,2010(21).
作者:朱平平 姚葉葉 趙健 單位:西京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