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碎石行業會計處理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碎石企業的公司類型除了一部分是有限責任公司,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合伙企業,只有加強管理者納稅意識、提高會計人員素質和會計信息質量、健全財務體系、規范財務制度,才能讓碎石企業健康發展。本文從碎石行業會計相關理論、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對策建議進行了相關的闡述。
關鍵詞:碎石行業;會計處理;會計政策
碎石企業作為一特殊群體的存在,會計處理適用于小企業會計制度。碎石企業大多處于偏遠地區,投資者多為個人,缺乏健全的賬務制度,部分碎石企業會計信息失真,導致同一地區整個碎石行業由查賬征收變成了稅負核定,增值稅的自行納稅申報變成了根據稅務局的“勘測量×定價”申報,因為各種因素和企業所處環境的影響,稅收對于碎石企業難以做到公平、公正。
一、碎石行業會計處理的相關理論
1.生產成本碎石開采包括礦區的取得、礦山勘探、碎石開采和碎石生產等主要環節。因此,碎石開采活動中發生的支出可以分為礦區取得支出、礦山勘探支出、碎石開采支出和碎石生產成本。礦山取得支出包括為取得一個礦區的探礦權和采礦權而發生的購買,包括探礦權的價款、采礦權價款(可申請分期繳納)、資金占用費、購買支出、咨詢顧問費及獲得礦山有關的其他支出。礦山勘探包括礦山開采情況、資源儲量估算情況、礦床開采技術條件。碎石開采包括鉆孔服務費、炸藥用藥費、水土保持補償費、森林植被恢復費、耕地占用稅、土地復墾保證金。碎石生產包括電費、人工費和車輛轉運費、生產設備投入和維修費。
2.非生產成本類碎石企業在開采過程中會對周邊環境及居民生活造成一定影響。爆破、震動、粉塵、運輸車輛日夜來往的噪音干擾等礦業活動的影響,給居民以及周邊生物資產企業的賠償,道路的維修、養護支出,非日常活動支出在其生產營運中占相當一部分比例。
3.收入類碎石企業大多數客戶是自然人,確定交易價格后先款后貨,企業確認收入是在客戶能夠主導該商品的使用并從中獲得幾乎全部的經濟利益時,企業每月按所取得的銷售確定收入進行納稅申報。現階段,稅務局會以每個時間段為結點,對企業的礦山進行勘測,測算勘測量,按此期間“勘測量×定價/噸”核算碎石企業收入,并繳清與之相關的稅費。炸藥量按月發放時,以藥控稅,“炸藥量×核定噸數×定價/噸”。
4.稅收類碎石行業一般納稅人是要求按簡易辦法繳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簡易辦法征收備案),按銷售收入的3%繳納增值稅稅率、資源稅6%、所得稅5%;其他稅費按增值稅的1%繳納城市維護建設稅(偏遠地區),城市教育附加3%、地方教育附加1.5%。
二、碎石行業會計處理存在的問題
1.碎石企業收入的確認與納稅申報的收入存在差異目前,大多數碎石企業商品出庫后,客戶取得相關商品控制權。企業財務相應對于收入的確認以“實際銷售數量×售價”。申報納稅的收入分兩種情況確認。(1)爆破公司提供炸藥的情況下,以“爆破炸藥的數量×確定的噸位數×定價”。(2)不提供炸藥的情況下,大多數企業會用機械設備自行開采,這種情況下,月開采數量有限,一般即采即銷。企業以“實際銷售量×售價”確認收入。對于目前碎石企業來說,稅務局會以某一時間段為結點,以“勘探消耗量×定價”為基準,扣除以上兩種情況企業已申報的收入,企業以未開票收入的填報方式補填勘測量計算收入的差額。這部分補繳稅款的收入不符合會計準則規定的收入的確認和計量,企業在賬務處理上只確認了稅費,未確認收入。納稅申報的收入大于企業賬面收入。
2.碎石企業報表利潤與納稅申報利潤之間的差異利潤是企業在一定會計期間的經營成果。利潤總額=營業利潤+營業外收入營業外支出。一般來說大多數碎石企業的營業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金及附加銷售費用管理費用資產減值損失。補報的營業收入、按核定征收所得稅估算的營業成本直接導致利潤總額產生差異。隨著所得稅費的繳納,企業財務報表上的凈利潤與納稅申報凈利潤差額也體現了出來。
3.碎石企業賬面上稅金與申報填列差異碎石企業按核定收入補繳的相關稅費:增值稅、城市維護建設稅、教育附加稅、地方教育附加稅、印花稅、所得稅、資源稅。碎石企業按簡易計稅方法計稅,銷售額不包括其應納稅額,在銷售時應設置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在繳納時直接沖減應交稅費。因補繳的收入企業在賬面上未進行處理,繳納的增值稅在賬務上填列的科目,一是進入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不符合會計準則);二是進入資產減值稅失。利潤表填報如是第一種情況,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申報上“收入×稅率”計算的結果是不相符的。
三、碎石行業會計處理存在問題的原因
1.勘測消耗量大于實際銷售量碎石企業勘測,通過測定礦區范圍,掌握礦體的厚度、形態、規模;了解礦石質量和加工技術性能、大致了解礦區水文地質、工程地質及環境地質等技術條件,采用平行斷面法估算礦資源儲量結果。根據資源儲量變化情況及估算結果確定礦山本年度開采消耗。礦山的可采資源儲量劃分為控制的經濟的基礎儲量和推斷的內蘊經濟資源量。在每一納稅年度,稅務局向企業推送的消耗量包括內蘊經濟資源量、未剔除軟弱工程地質巖類中被剝離的土體,廢石廢渣、企業散落在露天尚未加工的半成品和待售的產成品,這些因素導致勘測消耗量大于實際銷售量。
2.申報收入大于企業賬面收入稅務局按“勘測消耗量×定價”計算的企業申報收入大于企業賬面收入。一方面消耗量大于銷售量。另外一方面定價與售價之間存在差異。在目前碎石企業管理者為了搶占市場份額,都會根據本企業產品的質量,制定適合吸引客戶來源的價格。隨著供需波動,碎石價格會隨市場上下起伏。
3.申報應納稅所得額大于企業應納稅所得額碎石企業繳納的所得稅按核算的“收入×核定的稅率”,申報繳納應交所得稅。核定的稅額僅僅與核算收入相關。企業應納稅所得額與收入、成本、費用相關。在炸藥發放量較小的情況下,碎石企業為了生存和發展,企業都會加大對固定資產的投入,根據固定資產一次性扣除政策,企業在2018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間新購進的設備、器具,單
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的,允許一次性計入當期成本費用在計算應納稅所得額時扣除,不再分年度計算折舊。收入小、固定資產投入大的年份,企業實際利潤總額有可能出現虧損同,相應的賬面應納稅所得額低于繳納的應納稅所得額。
1.稅企收入確認方法一致碎石企業從開采到生產,在內部控制制度缺乏情況下,生產量和庫存量難以確定,稅收難度大。在相當長的時間,碎石企業的稅款繳納實行核定征收,金稅三期企業的信息平臺繳稅信息顯示是查賬征收,核定與查賬之間數據的差額,兩者之間難以統一。在機械和電子技術發達的今天,從生產到銷售,為保證生產安全,每一個路點,碎石企業都會進行實時監控。電子監測儀、智慧礦山軟件都能進行數據監測。每月末,智慧礦山軟件的數據終端可與企業銷售數量相匹配,作為稅務局監督企業是否正常如實申報繳納的依據。在依法納稅的環境下,從財務人員到管理人員納稅意識的逐漸加強,碎石企業賬務從過去時代的零散亂到目前的規范化。企業每月以實際發生的銷量銷價自行申報收入,到自行繳納稅款,做到賬賬相符,賬報相符。
2.企業按賬面利潤總額納稅申報目前,碎石行業本身的稅收既是核定征收又兼查賬征收,因收入的不一致,導致與之相關的賬務處理申報與賬面的不相符。實際操作中,日常是按“收入×所得稅率”繳納應納所得稅,納稅申報表填報顯示查賬征收,納稅申報表的利潤總額填列只能按稅額推算,申報表的利潤總額與企業賬面顯示的利潤總額是獨立存在的,互不相關。申報表以稅款繳納為前提,企業以投入與產出為基礎的核算結果。在智慧礦山軟件未正試運行之前,對于企業稅收實行核定征收,以藥控稅和消耗量相結合的方式來確定銷售收入,納稅申報表統一申報口徑。智慧礦山軟件運行成功后,對于查賬征收企業,企業按認定的稅種信息自行申報納稅。
3.稅金按會計準則入賬企業的收入與納稅申報一致時,不存在補繳收入這一部分增值稅賬務處理問題。在繳納時可直接計入應交稅費(增值稅)借方科目。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與申報上“收入×稅率”計算的結果完完全全一致。企業對于稅金的處理按會計準則的規定入賬。
五、結語
目前,隨著國家對地方基礎建設的投入增加,碎石企業的銷售環境日趨轉暖,新的機遇帶來了新的稅源。在金稅三期數據下,碎石企業都應合理、合法、合規。碎石企業應規范會計確認、計量和報告行為,保證會計信息質量、使賬務更加規范化。
參考文獻
1.孟坤.淺談中小企業財務核算的問題和改進措施.中國商論,2018(24).
2.王麗瑩.固體礦產資源儲量核實報告常見問題探討與分析.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8(14).
3.吳慶杰.礦產資源儲量估算方法論述.學術探討,2017(17).
作者:周立平 單位:京山永興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