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層央行會計內部控制建設加強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建立高質量的內部控制規范體系有助于提升內部管理水平和風險防范能力。基層央行在會計內控管理方面仍存在一定的不足,本文從基層央行內部控制環境、風險評估以及監督管理等方面提出建議。
關鍵詞:基層央行; 內控制度; 風險評估
會計內部控制是為了提高會計信息質量,保護資產安全、完整,確保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制度的貫徹執行等而制定和實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措施和程序。基層央行會計內控機制建設越來越受重視,制度建設不斷完善,但在實際工作中,仍存在許多問題,加強內部控制任重而道遠。
一、存在問題
(一)會計內部控制環境不完善一是對內控的理解不深刻,認識片面。認為內控就是制度建設,就是不讓人好好過,內控就是管理層的事,錯誤的認知導致內控管理意識淡薄,認為不發生案件就沒有風險就不需要控制。二是對重大風險識別判斷不足,不能做到早識別、早布控,早防范,缺乏從源頭上控制風險能力。三是風險理念落后,上下級內控目標不一致,部門之間缺乏溝通、交流,協調、激勵約束機制不健全。
(二)會計內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一是制度建設缺乏系統性,目前人民銀行會計核算與管理分散于不同部門,致使會計內控管理缺乏主導部門,會計業務由于職能不同導致業務側重點不同,內部控制標準就不同,無法形成有效的統一的控制局面。二是制度修訂不及時,制度制定落后于實際業務法杖,致使制度不能完全落地,比如強制休假,定期輪崗等制度在基層行普遍存在虛化情況。在電子化程度逐步加強的今天,相關制度規范沒有跟上,存在業務與制度脫節情況。內控節點控制體系不完善,偏重于預算編制和預算結果的控制,沒有對預算執行過程的監控以及預算執行進度分析。三是部門之間協調溝通機制不完善,將會計內部控制等同于控制監督,認為是財務部門監督其他部門,財務會計部門和資產管理部門、合同管理部門等相關部門之間不能充分溝通配合。四是風險評估未形成體系。風險評估是內控管理體系的重要環節,在基層央行會計內控管理中,風險識別和評估幾乎處于空白,在實際業務中沒有形成風險分析、風險應對意識,處于“水來土掩、兵來將擋”的經驗應對層面。在實際工作中風險意識淡薄,防范風險及事故思想松懈。
(三)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監督檢查力度弱一是日常監督管理能力弱。日常監督是監督的基礎環節,對未分離不相容崗位、關鍵崗位人員的任職能力、業務流程發生重大變化的部門、重大風險等關鍵節點的監督流于形式,檢查審計時通過整理資料應付。二是監督方法、方式落后。基層央行內控電子化程度低,沒有建立監督管理系統,各監督檢查部門之間,各年度檢查之間的信息不共享,造成重復檢查、屢查屢犯等現象。三是監督控制發現問題處理力度弱化。《中國人民銀行分支機構內部控制指引》等制度落實相關責任人的內部控制責任缺乏可操作,同時監督者與被監督者層級對等導致同級監督缺乏神圣性、嚴肅性,且內部監督部門形不成合力,不能夠引起相關部門領導及責任人足夠的重視,造成一些問題不能整改徹底。
二、改進建議
(一)構建良好的會計內部控制環境一是落實責任。不斷加強會計內部控制組織領導工作,領導帶頭適時適情研究、調度、督促指導具體工作,簽訂“責任書”,明晰管理層次,分解管理責任,營造齊抓共管的良好氛圍。二是培育良好環境。開展誠實守信理念教育,培育積極向上的文化氛圍,要認識到內控無小事,繃緊內控工作這個弦,無案件也要喊,極大地增進干部職工的執行意識和動力,不斷增強防范道德風險、管理風險、操作風險的能力。三是優化人力資源配置。在選人用人上下功夫,將“德、能、勤、績、廉”條件具備的人才放在重要崗位、關鍵節點上使用,為加強內部控制建設奠定堅實的人力資源基礎。四是強化風險責任意識,增強制度的執行力。加強對員工風險警示教育,通過現實的案例督促員工進一步增強業務操作中的風險意識,建立和完善風險責任追究機制,使每一位員工都能明確應該干什么、怎樣干、干好了出成績會得到什么樣肯定、干壞了出現了問題該承擔什么樣的責任。
(二)加強會計內部控制體系建設一是建立組織體系。內部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單位領導、中層干部以及職能部門共同參與并承擔相應的職責。基層央行會計內控體系應設立由行長、會計財務部門、后勤服務部門、紀檢監察部門、內審部門等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參加的組織機構,組織本單位的內控體系建設和實施效果。二是建立考核評價機制。基層央行應建立內控管理考核評價制度,綜合運用調查問卷、專題討論、實地查驗等方法,開展內控制度執行情況的評審及披露,根據評審考核情況的進行獎勵或追責懲戒,切實引導全員加強和改善內控工作。三是建立溝通協調機制。建立信息溝通制度,將內部控制相關信息在各管理級次、責任部門、業務環節之間,以及與外部相關部門、監管部門之間,進行公布反饋。
(三)完善風險評估機制一是提高風險管理意識。要秉承“辦理業務,內控先行”的理念,建立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檢查的內控機制,建立健全風險控制體系。二是確立風險管理全員參與的理念,會計內部控制不僅僅是會計部門的責任,也是相關部門的義務,不僅僅是管理層的事情也是全體員工的責任。提高員工業務規范化操作水平,培養員工積極防范業務違規風險意識,加強重點業務環節、重大會計事項的復核,防范業務操作風險,防范意外風險。三是建立風險防范管理制度。探索會計內部控制風險評估新方式,堅持風險導向理念,梳理會計管理過程的各個業務環節尤其是關鍵重點業務的風險點,確定風險類別以及權重,建立風險評估數據庫。
(四)科學管理會計內部控制基層央行要按照有效性、全面性、及時性、合理性的原則,圍繞內部控制的目標和要求,扎實開展科學、合理、有效的控制活動:一是要制定規章制度及操作規程,確保業務運行和管理活動高效合規尤其是財務管理、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基建管理以及合同簽訂等重要節點的規范管理,要形成科學的、完善的、動態的操作規范。二是根據會計核算業務特點,合理設置崗位,合理劃分職責,針對財務管理部門、資產管理部門、經費審批領導、財務經辦人員等重要崗位及關鍵人員,明確崗位職責,權力范圍,確保權責清晰。三是財務預算控制全覆蓋。明確預算控制要涵蓋業務活動全過程,從預算的編制、預算指標下達到預算過程、預算差異的分析以及決算和評價管理。根據不同階段采取不同措施,以確保達到預算目標。
(五)加強對會計內部控制檢查監督要將會計部門自我檢查、內審、紀檢部門的審計監督以及外部審計檢查三方面結合起來,才能更有效的發揮監督作用。對會計內部控制檢查監督應貫穿于日常業務運行和管理全過程,通過適時檢查監督及時掌握內部控制狀況,及時采取措施解決運行中的問題,從而為內部控制機制有效運行提供保障。首先由審計、紀檢及會計財務部門根據不同層級安排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其次內審、紀檢等監督部門要加大審計監督頻率,依據確定的對象開展檢查監督工作。重點是內控制度的健全性和合理性、內部控制運行的有效性,力求通過檢查監督評價,實現對重要業務及重點人員的管控。
三、結束語
在全面落實從嚴治黨和強化金融風險防控的形勢下,基層央行應制定和完善會計內控制度,及時發現基層央行體制中設計風險、人員風險、重大資金風險、業務操作風險等,科學控制會計業務重要環節的內控管理,加強對會計內控的監督管理,從而提升基層央行會計內控制度建設。
參考文獻:
[1]陳新錢.《央行治理視角下的內部審計》.審計廣角.2017(05):112-113.
[2]賀謙.《基層央行會計內控機制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時代金融.2015(6):205-206.
[3]梁海,張愷斌,李向華.《新常態下基層央行會計管理制度建設研究》.區域金融研究.2016(6):62-66.
[4]徐芬.《強化基層央行內控管理探析》.金融經濟.2015(6):213-215.
作者:劉紅 單位:中國人民銀行秦皇島市中心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