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部規范建設會計控制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內涵
一般將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分為以下幾類:
(一)基礎控制
基礎控制是保證企業實現內部會計控制的首要基礎,是通過會計活動與會計程序記錄一切符合法律的相關經濟業務,確保會計業務的準確性和完整性,在發現錯誤時及時采取方法解決并加以記錄。
(二)紀律控制
紀律控制包括內部稽核和內部牽制兩個方面。其中內部稽核是指由企業內部專門設定的審計部門,對會計主管人員和工作人員進行內部審查和核實的工作。內部牽制是通過對企業人員進行職責化的工作分工,在工作中能夠起到相互監督和制約作用的工作安排。
(三)實物控制
實物控制是針對保護企業內部物資財產的完整與安全而采取的一種制度。在實施中包括檢查入庫、出庫手續等,只有建立科學的保管檢查制度,才能使得企業物資得到有效的保護。
二、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問題
企業內部會計基礎環節薄弱,在管理過程中混亂,造成會計信息不完整或缺失的現象發生,都將不利于企業的穩健發展,這些都是由于沒有健全的會計控制規范制度造成的。
(一)重視程度不夠
在市場經濟發展突飛猛進的情況下,我國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已經不能跟上時展的步伐,在經營中的管理理念和規章制定已經難以與經濟發展相協調,企業內部的會計管理人員對于會計控制制度的認識還很薄弱,仍舊用傳統陳舊的方式對會計業務進行記賬和算賬。很多企業沒有對會計控制制度進行實踐運用,在很多會計業務的往來中,還是照章辦事,導致控制制度失去監管性和嚴肅性。有些管理人員甚至會為了一己私利,對記錄的會計業務弄虛作假,造成會計處理出現無章可循的現象。
(二)控制制度不健全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滯后,不能對相關的會計業務進行規范和監督,主要表現在三個方面:第一,很多企業根本沒有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大多數的民營企業,在經營管理中往往是依靠企業家自身對經濟市場的掌握能力和經驗積累,做出會計業務指導和規劃,這些企業家通常不熟悉會計業務,更沒有樹立實行會計控制的意識。第二,很多企業將內部財務制度與會計控制制度相混淆,這就容易造成會計核算監督行為的不準確性和隨意性,將不能更有效的反應企業經濟狀況。第三,當今社會是電子商務的時代,在互聯網迅猛發展的時代中,要想取得市場競爭的有利地位,就要實行會計電算化手段,建立會計控制制度,才能對企業所產生的經濟業務更好的順應時展。
(三)監督管理力度不足
企業內部監督管理是會計內控制度中尤為重要的一部分,將會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幫助企業進行自我經營管理。但是我國目前企業的內部監督管理工作實施的力度不足,并沒有發揮和履行真正的職能。內部監督管理部門如同虛設,多數狀態下名存實亡,影響企業內部會計控制進一步完善和發展。
三、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意義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發展和規范問題,已經成為了影響企業穩健發展的重要因素,要更好的適應經濟發展要求,就要大力完善控制制度的建設和創新。特別是在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企業所面臨的經濟環境更為復雜,承受的競爭壓力更為激烈。
(一)會計控制是市場經濟發展規律的要求
目前我國的市場經濟正處于調整的階段,但是經濟發展的平均速度卻遠高于其它國家,進入國貿組織后承受著國內與國外雙重競爭壓力,致使企業處于劣勢的發展態勢,發展受阻,舉步維艱。企業要想在復雜的環境中成功的生存下來,就必須從企業內部開始轉變,要調整企業發展的方向,建設企業內部的管理機制,而財務管理是支撐企業正常運轉的重中之重,所以企業要加快開機控制制度的建設,爭取讓企業早日實現規范化運行。
(二)會計控制是社會經濟環境提出的要求規范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是為了順應和諧社會發展的要求,完整的會計控制制度可以保證企業日常經營活動的有效性和合法性,可以避免與其它企業之間產生惡劣競爭,造成不良影響。會計控制制度可以保護在發生經濟活動時的供應商、客戶、債券人和債務人的合法權益,有助于企業樹立威信和形象,實現誠信社會的發展。
四、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目標
我國財政部在2001年的文件中明確規定,企業內部會計控制的規范建設目標,第一是為了幫助企業規范會計行為,確保會計信息和資料的真實和完整。第二是為了消除風險隱患,及時發現和制止舞弊行為帶來的不良影響。第三是為了貫徹和落實國家相關法律法規的標準和要求,遵循嚴格的法律制度。企業在運行過程中,處在利害關系群體中的是所有者與經營管理者,這兩類群體的會計控制建設目標有所不同。企業所有者的目標,是為了規范經濟業務發生過程的行為,是為了保證會計資料的完整和會計信息的真實,是為了總體提升會計業務的質量。企業的經營管理者的目的是為了規范決策機制,使得決策方案具有科學性,保證企業經營利益最大化的目標得以實現,要利用規范的會計控制制度規避風險,樹立風險意識,保證企業資金及財產的安全性,確保財務報告的真實有效性,有助于提升企業的信用等級。
五、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建設的措施
(一)改善企業內部的治理結構企業內部的管理機構是建立規范會計控制制度的基礎,要通過改善內部的治理機構來改變企業會計控制不科學、不合理的現狀。明確企業管理人員的職責,平衡管理者和執行者的關系,成立監督管理部門,都是為了會計控制制度建立奠定的基礎。
(二)制定實施性高的會計控制制度在制定會計控制制度時,應當全面的考慮企業的實際狀況,不能脫離實際,制度的建立一定要適合企業的發展和運營。在制度之前,還要了解和熟悉國家頒布的法律法規,要符合相關規定的要求。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規范化建立,要結合各種經濟業務的發展規律,和內部崗位的責任劃分,要有針對性的對企業關鍵的經濟業務進行更為嚴格的控制。
(三)控制會計控制制度建設的成本在企業經營過程中,會有一部分影響力小的業務發生,對于這類經濟業務的控制成本要降到最低,不用花費過多的人力和物力,只需要適當的進行嚴格的監督控制即可。一些經濟業務的發生相當繁瑣,會影響整體經營管理的運行效率,在實際情況中就要針對這種情況適當的做出權衡和選擇,制定特別的制度對其進行監管。
六、結束語
企業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建立,要順應時代的發展要求,要符合相關制度的規定,更要符合企業自身經營的需求。在建設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到企業經濟業務發展的規律,提高企業管理者的服務意識和經營管理者的業務水平,這將有助于企業盡快的完成經營機制的轉變,加強全體職員的競爭意識、成本意識和節約意識,共同為企業發展做出努力和貢獻。
作者:潘朝輝 單位:西山煤電(集團)有限公司馬蘭多種經營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