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所得稅會計處理方法在財務報表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隨著我國在2006年所的《企業會計》文件后,將所得稅的會計準則進行了完善,使其能夠符合國際會計準則,在理論和操作方法上都有了長足的進展。當前我國有著應付稅款法、納稅影響會計法以及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這三種,其制定出不同的會計處理方法是為了能夠應對會計收益同應稅收之間的差異。從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出發,分析對財務報表的具體影響。
關鍵詞:所得稅;會計處理;財務報表;影響分析
所得稅是一種稅收概念,同樣也有著會計概念。在我國稅收法律上明確表示所得稅代表了應進行納稅的額度,是一種以課稅為目的的稅收。同時根據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需要確定存在納稅人在一定時間內需要進行納稅的額度。而會計方面的所得稅處理都包含了所得稅的應繳納數額,以及稅收同會計規定所出現的具體收入、成本、費用、資產、負債項目的差異對于所得稅的種種影響,
一、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
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對于會計的不同所出現的企業收入、投資成本、生產費用、企業資產、企業負債項目的具體差異之處進行確定的方式不同,因此會計處理所得稅產生三種不同的會計處理方式。
(一)應付稅款法。這種方法是通過稅前會計的利潤值同應交稅所得額當中的差值進行當期確認,從而得出所得稅費用,進行調增當期所得稅的費用,需要依據影響應納稅所得額之間的差異值,反之減少應納稅的所得額的原因是通過調減當期所得稅的費用導致的。為了進行會計上所得稅費用的確認,可以進行當期應交所得稅額度的計算,當然這種稅前的會計利潤同應繳納所得稅數額的差異并不能反映出該企業的負債或者資產情況,所以計算出當期的所得稅額度就是應繳納所得稅數額。同時,結合總應付稅款法需要進行兩個會計科目的設置。1、所得稅費用。該科目的設置是嚴格依照所得稅法律法規的計算要求,從當期企業全部利潤中扣除,最終得出所得稅費用。2、應交稅費-應交企業所得稅。這種計算所得稅的方法同當年需要繳納的所得稅金額相同。
(二)納稅影響會計法。這種方法是需要在進行企業應交稅款的金額確認之后,再將稅前會計的利潤同應交稅款之間的差值進行分類,這種差異性具有永久性和時間性,針對不同的性質來進行不同的會計處理。1、永久性差異。這種差異性不會對將來的應交稅款數額產生影響,也同樣不需要進行遞延稅項。2、時間性差異。這種差異會在未來進行轉回,所以需要進行遞延稅項,并確認遞延稅款。采用納稅影響會計法同樣需要進行所得稅費用、應交稅費-應交所得稅的科目設置,同時還應該增設“遞延稅款”的科目。這是在未來進行可轉回的遞延稅項的核算工作時,可以通過遞延稅款的余額,進行企業資產與負債情況的列報。
(三)資產負債表債務法。這種方法能夠迎合國際上的會計準則,使其成為通用的所得稅會計處理形式。將原本所得稅的會計理念核心內容(利潤)所具有的時間差異性,逐漸擴展為資產負債,使其只具有暫時性差異。這種方法同樣也是首先結合計稅基礎的手段,在對企業進行所得稅的計算過程中,需要賬面資產、負債進行計算過程中,需要能夠確定計稅基礎。同時,這種企業的計稅基礎是一種在應繳納所得稅之前進行扣除的金額。而負債方面的計稅基礎,是依據負債的賬面價值同在未來時間內負債所導致的應繳納稅款以及與法律法規之間產生的差異性。如果企業的資產或企業負債的賬面價值具有相同的稅收基礎,則需要按照會計準則的規定予以確認,并按照這一差異計算遞延所得稅。同時,如果出現了特殊情況,需要對會計準則進行企業資產和負債情況的確認工作,但是依照相關稅務法律法規確定在未來需要繳納的所得稅會產生的顯著影響,也就是存在的計稅基礎,需要進行企業遞延所得稅的資產和負債的確認工作。在這種方法下,將上述的差異性都定為暫時性差異。使用資產負債表債務法時,除了需要有所得稅費用、應交稅金、應交所得稅科目外,還需要有遞延所得稅資產和負債科目,目的是計算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對所得稅的影響,而建立遞延所得稅負債則是為了分析所得稅的影響。
二、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法對財務報表所產生的影響
上述已經對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式進行了充分的闡述,得出針對不同的所得稅需要對不同的差異事項進行確認,明確確認規定、具體規定,因此會隨時對財務報表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同時,所得稅的差異也能在企業進行單項業務中出現,又或者出現在企業財務報表的合并工作中。由此說明,想要了解所得稅會計處理方式會對財務報表所產生的具體影響,要進行具體事項產生差異的分析,并且還要對差異事項進行確認工作。例如D、F兩家公司,D公司的信息具體如下:2016年企業稅前的總利潤為6,000萬元,D公司適用于25%的所得稅稅率。F公司是D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并且D、F兩所公司遞延所得稅和遞延所得稅負債,并沒有期初余額。F公司是一家新型高科技公司,因此適用于15%的所得稅稅率。D公司在2016年度所得稅的相關事項具體情況是:1、在期末擁有400萬元交易性金融資產,同時公允價值額為400萬元。2、企業應收賬款為1,000萬元,計提壞賬為50萬元,所以得出應收賬款是950萬元。3、在交易期末賬面從F公司購入存貨價值為700萬元,F公司整體銷售成本為600萬元。4、期末還擁有的可控出售的金融資本為500萬元,同時公允價值650萬元。5、固定賬面價值1,000萬元的固定資產與2015年進行使用。會計進行預計為10年的使用周期,凈殘值設為0,會計處理方式按照雙倍余額遞減法,進行整體計提折舊,同時在進行凈殘值的計算處理形式與會計處理形式相同。6、該公司由于在運營過程中違反了環保規定,因此收到了相應的處罰通知,所以要進行200萬元的罰款。
三、所得稅會計處理能夠對財務報表造成的影響
(一)差異性項目會對納稅所得額度造成各種程度的影響。如上文所述,這兩種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式在實施過程中,都需要按照稅收規定進行稅前會計利潤的調整,使之成為納稅口徑的應繳納稅款。并在此基礎上按照稅率的計算來確定當期企業所應該繳納的所得稅金額。同時,這種所得稅金額的計算方式其實就是進行利潤變動差異項目的整體分析。
(二)差異項目的所得稅會計處理方式對財務報表所產生的影響。在對企業當期的所得稅準確計算過后,需要進一步對差異項目的所得稅進行全面的會計處理。但是在此之前,需要明確差異項目是針對應繳納稅款的差異,還是進行可抵扣的差異,之后再進行影響分析。
(三)應付稅款法對財務報表的影響。這種方法使得本期的稅款計算前的利潤同應繳納所得稅之間所存在差值,需納入當期的損益當中,不允許進行遞延,以此避免出現遞延對整體所得稅產生不好的影響。
四、遞延所得稅對財務報表的重要影響
(一)對企業資產負債表的重要影響。首先遞延所得稅能夠對企業資產負債表中的資本公積產生顯著影響,因為在企業交易的過程中,依照會計準則標準,需要將其計入所有者的權益范圍之內,比方說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的公允價值出現一定程度的降低,這種情況下,公允價值將會被計入到資本公積中,這就導致計入所有者權益范疇內的交易和具體事項可抵扣情況出現暫時性差異,因此需要將企業遞延所得稅資產計入所有者的基本權益中。同時,遞延所得稅也會對企業造成商譽層面的影響,部分企業進行合并項目時,需要依照會計規定合并事項,進行各項可辨資產、負債公允價值同計稅基礎存在差異的計算,為此需要進行遞延所得稅的資產確認工作,不斷增強合并后的企業商譽。
(二)能夠對利潤表所得稅費用造成影響。隨著我國社會的不斷發展進步,稅法也在逐漸完善中。其中,企業所得稅的會計處理方式會對企業的財務報表產生諸多的影響。因此,會計部門對企業進行當期所得稅費用的計算過程中,要依照相關法律法規進行計算,得出合理的所得稅額,之后再依據會計準則,進行企業當期發生的轉回遞延所得稅資產以及遞延所得稅負債情況的確定工作,最終便可以得到企業當期所得稅相關費用的結果。然而,從企業的遞延所得稅資產方面來分析,在這一過程中所出現的可抵扣暫時性差異出現符合確認的條件時,會計部門就應該確定出遞延所得稅資產。
五、總結
綜上所述,需要相關監管部門對企業所得稅資產進行嚴格的跟蹤管理,不斷強化對比例利潤的調節,需要對一些出現主觀惡意披露信息的行為進行嚴肅處理。因此,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應對策略十分必要,這能夠從內部管理到外部監管協同,共同對企業進行合理科學的約束管制,保障所得稅上繳數量的正確性,提高企業所得稅確認的合理性,以及確認過程中的公允性。
參考文獻:
[1]田德志.遞延所得稅資產對企業盈余管理的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2]程宇童.國有企業破產清算會計處理問題研究[D].首都經濟貿易大學,2018.
[3]龍吟霄.基于遞延所得稅視角識別企業盈余管理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8.
作者:馬曉蘭 單位:淮北礦業股份有限公司渦北煤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