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教育的產生與發展趨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互聯網時代的到來對傳統會計核算形式提出挑戰,智能技術、組織變革對管理會計變革的需求,資本市場的蓬勃發展產生新的會計、財務等問題,宏觀政策與微觀企業互動過程中的會計與財務問題等將拓展會計學者未來的研究領域。跨學科課程體系和教學方式的深入變革以及會計學教育影響力的擴大等,對理解把握我國會計學未來的發展動向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
關鍵詞:會計教育;產生;發展
一、會計實踐活動產生與發展
1494年,意大利數學家帕喬利的《簿記論》系統論述了復式簿記原理及其運用方法,成為世界上第一部關于簿記的著作。1534年,曼佐尼的《威尼斯式總賬和分類賬》出版,兩位作者的著作先后譯成英文、法文、荷蘭文、西班牙文和德文出版,在其后的3個多世紀中,借助于海外貿易及印刷業的發展,復式記賬傳播至全世界(Geofrey,1994),意大利、德國、法國、荷蘭、英國、西班牙等國家均有簿記方面的理論成果。18世紀晚期是成本會計的萌芽時期,源于英美等國的早期工廠需要較為復雜的成本記錄,在復式簿記理論基礎上,產生了少數有關成本會計核算方面的著作,如1750年,詹姆斯•多德森出版《會計師或簿記方法》,其中明確表明制鞋材料進入的過程,1777年瓦德拉夫•湯普森的《會計神諭》中,涉及一家針織襪廠的賬戶等。19世紀初到20世紀前半葉,產業革命的開展,促進從輕工業到重工業的發展。19世紀前半段,隨著企業規模的擴大,設備投入帶來的折舊問題、間接費用比例加大等,費用劃分及分配等問題促進了成本會計的發展,例如,使用訂單成本法和分步成本法,將間接費用分配到產品成本(Payen,1817),分析平均成本、遞延成本和機會成本,涉及原材料核算,間接提及在產品并確定已售商品成本(Feigneaux,1827;Godard,1827),將固定資產折舊精確的包括在生產成本中(LevyandSampson,1962)等。19世紀50年代鐵路鋼鐵公司的管理改革,使一些接受過西點軍校教育、并掌握會計知識的高管進入企業,并將會計知識應用于管理實踐中,形成較為完善的會計制度。不僅將財務會計、成本會計及審計有效地運用于企業管理中,而且開始向股東提供財務報告和審計報告(PrevitsandMerino,2006)。其后50年中,財務會計、審計及成本管理會計知識均有不同程度的發展,例如,1859年托馬斯•瓊斯編寫的《簿記與會計職業》標志著現代財務報告時期的開始,1869年H.J.梅騰海姆的《審計指南》中提出許多防止舞弊的方法(Moyer,1951)以及制造費用術語、折舊方法的系統提出等。1899年,紐交所規定公司申請上市需要提供資產負債表及收益表,市場的需求引發了財務會計及報告專家的關注(Miran-ti,1986)。19世紀末,在復式簿記理論基礎上,結合工業革命時期會計實務的發展,一些會計學家開始嘗試將會計實務概念化。
二、基于實踐的會計教育發展
18世紀初到19世紀中葉,英美等國的會計室作為記賬中心的同時,也成為會計人員的培訓場所。為方便教學,會計教師紛紛編寫以復式簿記為主要內容的會計教材,如1789年、1796年,美國的兩位會計教師分別出版復式簿記的會計教科書。19世紀中后期,鐵路等大公司的快速發展,導致會計教學方式及教學內容滯后于會計實踐的發展,私人學校的會計教育無法滿足大企業的會計需求,因此,私人商學院在1840年~1890年期間得到快速發展(Sampson,1960),1853年~1866年期間,克利夫蘭的商業學院發展成為包含50余所商業大學的國際連鎖學校,其自編的會計教科書兼具實用性及時代性,有力推動了美國商業教育的發展(Corfias,1973)。19世紀末,進入大學的蓬勃發展時代,帶來會計學科發展的需求,而大學專業系科、學術期刊及學會的成立等學科組織的發展是捍衛會計學的合法地位、保障學科教育權力的重要基礎。以美國為例,追求會計教育的合法化是推動19世紀末大學會計教育的主要原因。1886年,紐約會計學院成立,但因為入學申請者必須是學院或大學畢業生而導致生源不足,并最終倒閉;1896年,紐約眾議院通過了一項法案,其中明確要求只有取得紐約州立大學校務委員會許可證的人才能夠以公共會計師的身份執業(美國會計史的文化意義:153),以上事實均表明,只有進入大學,才能保證會計的合法地位。
三、發展趨勢
在社會經濟、科學技術等蓬勃發展的今天,伴隨著會計學知識生產及學科組織制度的深入發展,會計學教育的影響力必將擴大。“會計+”的知識生產模式將會進一步促進會計職業領域的擴大及職能的分化,而在經濟全球化、網絡發展的今天,治理職能成為會計的衍生職能,因為會計一定程度上能夠提高公司治理效率、促進經濟發展,大數據的時代背景要求財務人員能夠承擔數據可視、數據挖掘、信息展示、信息需求規劃等方面的職能等。以上事實說明,時代的變遷對會計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職能轉型勢在必行。因此,掌握更多相關學科領域的前沿知識是會計人員適應時展的必然要求。教學方式也面臨巨大的挑戰,跨學科課堂、研討會、閱讀會將成為未來課堂教學的一部分,對一人承擔多學科教學任務的教師而言,跨學科的教學方式對其跨學科素養提出了較高的要求。此外,以研究項目為依托的協同教學模式將會出現,即通過不同學科教師團隊的組建,開展聯合教學,在研究項目涉及范疇內,每名教師只針對自己的專攻領域進行教學,這種不同學科教師、學生間的合作式教學模式將會慢慢取代傳統單干式的教學模式,實現教學方式的重大轉變。
參考文獻:
[1]欒甫貴.會計教育內涵的拓展———基于人生教育的思考[J].會計研究,2017,(12):87-92.
[2]李全軍.會計人才培養和會計教育革新建議研究論述[J].商情,2017,(47):196.
[3]葉青.對會計教育改革與發展幾個問題的再認識[J].數字化用戶,2017,23(45):199
作者:曹志華 單位:淄博職業學院 山東 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