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職會計基礎的教學改革實踐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基礎作為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專業中的一門重要的專業基礎課,它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及操作性,通過學習這門課程,學生可以掌握會計的基本理論和操作技能,并為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奠定扎實的基礎。文中針對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闡述了通過多年實踐對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基礎教學改革的構想。
會計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會計學科的入門課程,是今后學習其他會計專業課程的重要基礎。但是由于其理論性、技術性比較強的特點,使剛剛踏入中職校門,接觸到這個專業的學生感到很抽象,難以理解,一些基礎差的學生甚至產生了厭學心理。會計基礎重在基礎,如何讓學生順利進入系統學習會計學科的大門,是本課程的使命;如何讓學生喜歡上這門課程,讓他們產生對會計基礎這門課程乃至對本專業的學習興趣,是我們進行會計基礎教學改革的目的。筆者在多年的會計基礎教學實踐中發現存在一些問題,針對這些問題也進行了一些嘗試和探索,現就會計基礎教學改革談談自己的幾點思考。
一、中職會計基礎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傳統的授課體系
傳統的授課體系,其授課內容安排基本上采用以下順序,第一章總論;第二章會計科目與賬戶;第三章復式記賬;第四章復式記賬法在企業中的應用;第五章會計憑證;第六章會計賬簿;第七章財產清查;第八章財務會計報告;第九章會計核算程序;第十章會計工作組織。這種授課體系混亂了會計工作程序和環節,與企事業單位的實際工作流程無法進行銜接,其結果不利于學生理解會計基本理論,掌握各種會計核算方法,不利于學生對會計操作技能的掌握和運用,學生學完本課程,還是感覺懵懵懂懂,很難與實際工作聯系起來,難以有好的實效。
(二)教學觀念陳舊,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
我們的一部分老師教學觀念陳舊,認為只要照本宣科就好,而會計是一個發展很快的學科,我國的會計法律制度、會計工作規范等法律法規也在不斷的修訂和完善中,比如2017年11月4日通過了關于修改會計法的決定,會計從業資格證書從此退出了歷史舞臺,新的《政府會計制度——行政事業單位會計科目和報表》也將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我們的課本常常跟不上這些變化,這就需要我們專業課老師不斷的學習,更新觀念和專業知識,緊跟行業變化,教給學生新知識、新技能。我們的一部分老師由于常年陷于理論教學工作,與行業企業接觸較少,實踐知識、實踐經驗較為匱乏,對于書本上的東西,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為學生進行示范,致使教學過程中理論與實踐嚴重脫節,而中職生理論知識薄弱,更談不上有實踐經驗,這樣的教學對他們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三)教學方法落后,形式單一
目前不少學校,不少老師在基礎會計教學方法上還沒有很好的轉變,有的老師為了追求會計從業資格證的過關率或是高職等考試的過關率,依然是采用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多年來,我們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方面雖然也進行了不懈的努力,但形式比較單一,對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體現不夠明顯,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還要不斷深入。
二、中職會計基礎教學改革實踐與探索
(一)改變授課體系,促進教與學良性循環
我們在確定會計基礎教學內容時應體現出其特色與自身的系統性,同時又要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理解。我校根據多年的教學實踐,從中職學生認知規律出發,打破了傳統的知識體系,改變傳統的授課體系,以會計工作過程為主線,以學習任務為引導,以職業活動為基礎重新構建了會計基礎知識體系。按照認識會計工作→掌握借貸記賬法→處理基本經濟業務→登記賬簿→編制財務報表與資料管理為順序編排了五個教學單元,建立了一套結合企業工作實際的授課體系。將會計基礎的教學內容與會計工作內容緊密結合,每個活動的流程就是會計工作的流程,每個活動的學材都是實際工作的會計資料。在教學過程中化繁為簡,突出會計技能的講練,使學生掌握必備的會計技能,從而突破教學過程中的難點,最終促進教與學的良性循環。
(二)轉變教學觀念,加強教師能力構建
中等職業學校專業課教師要轉變教學觀念,貫徹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以就業為導向、以崗位需要為根據等現代職業教育理念。在教學上教師要致力于實現理論夠用、強化學生專業技能訓練、突出學生實踐能力和職業核心能力的培養;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實現角色轉換,體現“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子》),帶領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引導幫助學生自主建構。俗話說“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要有一桶水”,作為我們一線的會計專業課教師要加強自身能力構建,通過技能大賽,行業實踐等渠道與行業、企業充分聯系,了解行業企業的人才需求,學習會計專業工作實踐中應用的新知識,新技能、新方法,提升自己的實踐能力,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結合企業的實際工作情況和用人標準,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改進教學方法,積極開發校本教材,切實加強中職學校實踐教學環節,提高技能型人才培養質量。
(三)改革教學方法,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
在教學方法的改革上,要學習國內外先進的教學方法,吸取合理的思想和有效的成分,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會計專業的特點以及職場的特點采取不同的教學方法,使教學方法靈活性更強,多樣性更高,能從行業企業和社會需求出發,達到促進學生職業核心能力培養的目的。在會計基礎教學中筆者以“做”為核心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強化實踐技能教學,應用投影儀、多媒體、沙盤等教學輔助資源,嘗試MiniQuest模式,運用案例教學法,情景教學法,項目或任務驅動式教學法等多種教學方法,構建了行動導向、任務引領、理實一體的課堂教學模式。例如,為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發揮中職學生愛動手的能動性,在第一個項目單元就引入了單據填寫,筆者用實物樣本進行操作演示,學生分角色在真實的單據上填寫、復核,讓學生在體驗中感悟原始憑證的填制規范和獲取經濟信息的方法。又如在《錯賬更正方法》一課教學實踐中,筆者除了應用了行動導向教學法的情境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外,重點采用了項目式教學模式,先通過多媒體展示,情景引入揭示憑證與賬簿之間的關系,并由此創設問題情境,讓學生帶著問題自學,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自主探究新知。再下達項目任務,學生在項目中明確任務、獲取信息→制定計劃→做出決定→實施計劃→檢查控制→評定反饋,學生通過這樣一個完整的項目來實現了知識、技能之間的聯結,增強了學生信息處理、解決問題、溝通交流、團隊合作、創新等職業核心能力培養,使課堂教學結構在質上得到了改善。在課堂中學生自行負責地、全身心投入地實施“查找錯賬,更正錯賬”項目,為了完成項目,學生充分利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進行獨立思考、合作學習,在驗證間接經驗的同時,更多的獲取直接經驗。通過教學方法的改革,運用多種教學法,留給學生嘗試新的行為方式的實踐空間,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大大提高了學生對會計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當堂課掌握的程度,教學質量得到了保證,學生良好的學習品質和與人交流、自主思考、解決問題的職業核心能力逐步養成。
三、結束語
總之,在會計基礎的教學改革中,我們專業課教師要積極行動起來,更新觀念,加強自身能力構建,不斷嘗試和創新,提高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專業技能和職業核心能力,為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要的會計職業人才而努力。
參考文獻:
[1]李軍.中職會計教學改革建議談[J].新課程(下),2013,09.
[2]張玉紅.《基礎會計》教學改革探索[J].新課程,2010(8).
[3]張璇.解析中職基礎會計教學改革[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13,14.
[4]葉毛龍.以技能大賽促中職會計教學改革[J].現代企業教育,2014,12.
作者:盧全 單位:重慶市渝中職業教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