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需改增問題會計核算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新《高等學校會計制度》的主要變化
會計核算是會計工作的基本職能之一,是會計工作的重要環節。高等學校會計核算是用貨幣計量反映高等學校經濟活動過程,為高等學校決策提供真實完整的會計信息。
1.會計核算目標與時俱進。《新制度》要求:高等學校會計核算不僅要滿足高校經濟活動財務管理的需要,還要滿足財政改革預算管理的需要。
2.會計核算基礎引入權責發生制。《新制度》規定:高等學校會計核算一般采用收付實現制,但部分經濟業務或事項的核算按財務制度的規定采用權責發生制。
3.科目編碼更規范。《新制度》將一級科目編碼從3位調整為4位,與其他行業會計編碼一致,更能滿足會計信息化對科目編碼的需要。
4.增設或調整了部分會計科目。《新制度》增設了部分資產類、凈資產類科目,調整了部分資產、負債、收入類科目,為滿足內部成本費用核算的需要,細化了支出類科目。
5.固產資產計提折舊,無形資產攤銷。《新制度》規定每月計提折舊和攤銷,但折舊費、攤銷費不計入教育事業支出,直接沖減非流動資產資金。
6.基建后勤并賬。《新制度》規定:將基建賬相關數據每月并入大賬,獨立核算的后勤賬相關數據每年并入大賬。
7.預付賬款按資金性質明細核算。《新制度》規定:預付賬款按財政資金、非財政資金等資金性質明細核算。
8.完善了報表項目結構和體系。《新制度》資產負債表的資產、負債按流動性排列。資產負債表、收入支出表增加了月報。年報增加了附注。由此可見,新會計制度下高等學校會計核算比過去更加規范,還兼顧了財政資金使用情況的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更真實、更全面地反映了高校經濟活動過程及財務狀況。
二、高等學校會計核算存在的問題
(一)會計核算流程有待改進
高校會計核算現有流程是:報賬人將辦好經費審批手續的票據或借款單送到前臺會計審核、編制記賬憑證—會計復核—出納辦理現金收付、支票轉賬等。隨著高等學校的快速發展,會計核算業務量成倍增長,現有的流程受到嚴峻挑戰。
1.流程受阻,服務質量大打折扣
報賬排隊成為常態,尤其在審核環節、支付環節,高峰時要排幾個小時,浪費了師生不少寶貴時間,由于大量業務集中處理,前臺會計人員精力有限,制單出錯率高,返工率也高,核算數量與質量難成正比,效率不高,高質量服務無從談起。
2.忙于應付,會計監督職能弱化
高峰時段審核崗、復核崗會計工作強度很大,現場要兼顧監督和服務兩大職能,難免會有疏忽,前臺處理會計業務時讓內容
不完整、業務不真實的原始憑證蒙混過關的情況時有發生,會計信息質量難以保證。
(二)會計核算依據有待完善
由于會計核算依據不完善,高校部分業務無法規范會計核算,提供的會計信息不真實,會計報表相關項目數據不準確。
1.貸款固定資產核算問題
《舊制度》下,貸款固定資產在購買時,借:固定資產———貸款設備購置,貸:銀行存款;還清貸款時,將貸款固定資產轉入,同時,借:教育事業支出———資本性支出,貸:固定基金。但《新制度》未提及。若也在還貸時轉入,會影響折舊額。
2.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資本化與費用化問題
一些高校將每年上百萬的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的購置費作為參考資料費列支,費用化處理,而這些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等受益期在5年以上,具有資本化的特征,虛減了高校的無形資產。
3.外購軟件資本化與費用化問題
由于無形資產沒有金額標準,有些高校外購辦公軟件不論金額大小均列辦公費,外購的應用軟件如十幾萬元的ERP軟件列參考資料費,虛減了高校的無形資產。
4.自創的專利權、著作權資本化與費用化問題
高校理工科的老師常在基金項目中列支申請專利權的相關費用,文科的老師則在基金項目中列支著作權的費用,大部分高校都是費用化處理,沒作為無形資產核算,造成“家底不清”。
5.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列入人員經費與公用經費問題
有些高校列入人員經費的工資及福利支出———社會保障支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有些高校列入公用經費的其他支出,業務處理五花八門,相關會計信息缺乏可比性。
6“.營改增”業務核算問題
隨著“營改增”試點面的擴大,高校的許多橫向科研項目已涉及“營改增”業務,但新會計制度并未提及。“營改增”是新業務,加上高校的涉稅核算本就薄弱,高校的不少會計人員沒有將增值稅作為價外稅核算,常將增值稅并到科研事業收入核算,虛增了科研事業收入。
7.減免學生學費核算問題
《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規定,專用基金———獎助基金可列支減免學生學費,但《新制度》未提及,所以有些高校對減免學生學費不核算,虛減了教育事業收入。
(三)會計信息質量有待提高
1.當年賬面實際數與預算數口徑不一致
借款沖銷不及時,跨年度沖銷借款時有發生,賬面實際數有可能包含了以往年度的預算數。
2.應收或預付款項清理不及時,虛增流動資產
維修工程項目借款、科研經費借款、教研經費借款、學生創新項目借款、實習經費借款等,費用早就發生,但由于報賬難或經辦人拖拉不報賬,虛增了流動資產。
3.無形資產賬實不符,虛減非流動資產
著作權、專利權、非專有技術均屬于學校,但許多高校賬面都是零元,外購的軟件、電子圖書、數據庫等費用化,虛減了無形資產。
(四)會計核算手段有待加強
有些高校財務信息化進展緩慢,工資管理系統、學費管理系統、固定資產管理系統、財務管理系統各自為政,為了執行新會計制度,只打算單獨升級財務信息系統,相關會計核算如工資核算、學費核算、固定資產核算仍然處在人工輸入階段,耗時費力,重復勞動,容易出錯,效率不高。
三、完善高等學校會計核算的對策
(一)改進會計核算流程
1.審核環節設綠色通道、預約或網上報賬。利用電子叫號機對借款、學生困難補助、住院醫藥費等簡單業務設綠色通道辦理;資產采購業務、院系部報賬員的大宗業務、沖銷借款業務實行預約報賬,有序分流報賬人員;利用網上報賬系統,將差旅費、科研經費等業務讓老師登陸網上報賬系統自助填列,財務會計人員審核制單,復核付款,將數據錄入工作前移,提高制單速度,提高報賬效率。
2.支付環節推廣使用公務卡、報賬易或報賬通。使用公務卡、報賬易或報賬通比使用現金支票快捷、高效。高校公務卡,是指高校工作人員持有的,主要用于日常公務支出和財務報銷業務的信用卡。如高校出差人員機票、住宿費等要求使用公務卡或轉賬支付。高校報賬易是指高校報賬人員持本人儲蓄卡(基本戶)到出納那里刷卡,將款項直接存到報賬人員的卡上或將報賬人員的還款轉到單位的基本戶上。報賬通是指通過銀校互聯系統將報銷金額打到報銷人銀行卡或對公賬戶中。使用公務卡、報賬易或報賬通可以減少現金支出,提高支付環節的工作效率。
(二)健全高等學校會計核算操作細則
在事業單位每年政府收支科目基礎上結合高校會計業務實際,依據《新制度》,出臺行業的會計核算操作細則。
1.貸款固定資產還貸時列非流動資產基金。《新制度》科目使用說明對固定資產與非流動資產基金的關系表述應改為:除了存在尚未付清租金的融資租入固定資產及未還清貸款購入固定資產外,高等學校固定資產的賬面余額與對應的非流動資產基金的賬面余額相等。
2.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資本化核算。電子圖書、期刊數據庫對高等學校來說,每年都得花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且一次購買,受益期往往在三至五年或者更長時間,按受益期相配比的原則,作為無形資產核算更合適。
3.外購軟件資本化核算。外購不是硬件不可缺少的且能獨立計價的軟件,按規定要列入無形資產核算,但不論是新《高等學校財務制度》、《事業單位會計準則》,還是《高等學校會計制度》,均未像固定資產那樣有通用設備在1000元以上、專用設備在1500元以上金額的規定。筆者認為,外購軟件執行專用設備的標準1500元較合適,1500元以上列入無形資產核算,1500元以下的列入辦公費核算。
4.專利權、著作權資本化核算。專利權、著作權按《新制度》規定應列無形資產核算,《新制度》施行前未入無形資產的,應根據科研管理系統的相關資料補入無形資產。
5.殘疾人就業保障金列公用經費核算。《新制度》規定,高校的人員經費核算通過應付職工薪酬科目核算,而殘疾人就業保障金是按規定通過稅務局代收的一項帶有強制性的費用,與高校的職工薪酬沒有關系,筆者認為,列公用經費核算較合理。交納時,借:其他支出———殘疾人就業保障金,貸:銀行存款。
6.將“營改增”業務列入核算細則。如: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高校收到橫向科研項目款10萬元時,借:銀行存款10萬元,貸:科研事業收入9.7087萬元,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0.2913萬元。
(三)加強資產管理內部控制
制度健全各項費用或資產管理制度,加強差旅費、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管理,如制定差旅費管理辦法,制定應收賬款、預付賬款、其他應收款管理辦法,在填列借款單時填上還款期限,金額大的要附合同或用款計劃,對超過規定期限不報賬的,在校園網掛網提示,每月更新一次,讓師生一起監督,并在連續兩個月掛網后在工資中扣還。建立健全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管理制度,定期與資產管理、科研管理部門對賬,做到賬實相符,合理保證資產的真實和完整,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四)提高財務信息化水平
借高校新會計制度實施會計信息系統軟件升級的機會,構建基于數字化校園網絡的財務辦公體系,構建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管理、學費管理、預算管理、人事工資管理、存貨管理、科研管理、財務信息管理平臺,信息互通、資源共享,固定資產、無形資產在購入環節、折舊和攤銷環節,學費銀行扣費和退學費、免學費核算,工資核算、科研項目立項、經費支出報賬均可直接提取數據,審核制單,不必通過手工重復錄入,減少錄入工作量和錄入出錯概率,提高會計核算效率。
作者:蔡催冬 單位:廣東石油化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