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本科生科技創新團隊培養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對科創團隊進行積極引導,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該文從目前建設工科院校本科生科創團隊所面臨的問題出發,針對性的提出了工科院校本科生科創團隊培養的具體措施。
[關鍵詞]工科院校;本科;團隊培養;科創能力
引言
“創新”作為一個企業發展的核心競爭力,具有創新能力的科技人才成為企業工作崗位的剛性需求,大學生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主力軍。高水平本科生科技創新團隊的組建,能夠對本科生的科創能力培養與提高發揮重要作用。
一、本科生科創團隊培養現狀
大學生是學校創新活動的直接參與者,而科創團隊則是創新活動最直接的組成形式。目前,各類院校之間的本科生科創團隊發展存在著諸多不足。
1.團隊組建不全面。團隊是大學生參加科技創新競賽的主要形式,需要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的合作共創,需要不同專業知識的融合、實踐,需要思想的交互與碰撞激發靈感。但是受自身專業思想的影響,許多科創團隊組成人員專業單一,跨學科、跨專業組隊的情況較少。同時,在組建團隊人員的要求上,存在重視成績、忽略特長等問題,一部分科創團隊吸納成員,主要以學生成績為主要參考依據,而忽略了一些對專業興趣高、業務能力扎實、動手能力強的學生,從而限制了團隊自身的發展與學生本身科創能力的培養。
2.激勵機制不健全。部分院校對于教師參與學生科技創新指導激勵措施不健全,往往有政策,難落地,導致教師指導學生科技競賽的積極性不高,投入有限。此外,對學生參與科技創新的獎勵力度較小,學生獲獎后獎勵不能滿足基本參賽需求。從賽前準備到正式參賽除了投入時間、精力外,還會投入一些費用甚至金額比較大,導致學生參加競賽具有選擇性,或者因為費用問題放棄參賽,這也是學生參加科技競賽少的原因之一。
3.氛圍營造不充分。創新氛圍是引導學生參與科創活動積極性的重要因素,創新氛圍的濃厚程度與參與科創大賽學生數量在一定范圍內存在著正比關系。目前,科技創新氛圍營造往往是一時的,采取的政策措施沒有銜接性,存在時間銜接跨度大,缺乏連續性與持久性。同時,對取得優秀科創成果的團隊和個人宣傳力度不夠,信息傳達的有效性、可靠性降低,科創氛圍營造也就達不到應有效果。
4.平臺搭建不完善。高校創新平臺建設發展的并不完善,使得許多科創團隊缺乏一定的硬件、軟件支持。學生在創新的過程中,由于經費限制、場地不足、重視不夠等原因,能夠提供的硬件支持有限,很大程度影響了本科生的科技創新工作發展。另外,學生科創團隊指導教師配備、學生科創素質培養、參賽機制等不完善也是制約科技創新工作發展重要因素。
5.其他不足方面。科創活動長效機制不足[1]。受限于科技創新宣傳、氛圍營造以及學生第二課堂活動等因素影響,學生缺乏足夠的時間參與,進行的科創活動難以系統化,導致難以推動學生科技創新工作科學化、制度化、規范化發展;學生個體的差異性不同,在合作中會存在溝通不暢、目標不一致、觀點不同問題,導致團隊溝通存在問題。此外,學生參與科技創新意識不強,參與科技創新活動較少,創新意識形成緩慢。
二、本科生科創團隊培養措施
1.加強思想引領,增強科創活力。一支優秀的學生科技創新團隊,不僅在于為學生提供物力、人力支持,而且在于對學生進行思想引領[2]。組織學生開展主題教育實踐活動、“弘揚優秀科學家精神”教育實踐活動;開展“兩彈一星科學家感人事跡”宣講,學習傳承科學家吃苦耐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開展“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活動,加強專業知識、技能學習,提高綜合素質,增強學生積極投入科創活動的動力。
2.營造濃厚氛圍,促進科創引導。科創活動具有抽象性、難以理解、完成難度高的特點,因此通過線上線下營造濃厚的科創氛圍。線上,發揮新媒體覆蓋面廣、受眾面大的優勢,通過校、院兩級兩微一端、QQ等網絡平臺,依托學生科創社團新媒體進行科創活動通知和學生獲獎先進事跡宣傳。線下,通過主題團日活動、科研講座、學生科創達人經驗分享會等方式進一步對學生科創氛圍進行引導。同時,在科技創新競賽期間,利用條幅、櫥窗、宣傳欄懸掛宣傳標語,對營造濃厚的科創氛圍也有積極促進作用。
3.培養科創興趣,提高科創參與度。一個優秀的團隊,組成團隊的個體因為相同的目標、興趣而凝結在一起,從而擁有強大的團隊凝聚力。因此,培養一個優秀的團隊,不僅要培養團隊個體的專業興趣、目標和方向,更要確定科創團隊的整體目標和方向,這對科創團隊的發展和生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通過開展以科技創新為主題的學術講座、論壇、沙龍等活動,組建跨學科、跨專業的學生科技創新社團、興趣小組,堅持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練,都有助于促進科創興趣的培養。
4.積極創造科創條件,搭建創新平臺。大學生科技創新能力的培養需要積極創造科創條件,要為科創團隊提供必要的創新硬件設施;打破學歷、專業的限制,鼓勵支持研究生帶本科生組隊參賽;提倡不同專業學生組建團隊,發揮專業互補優勢。強化政策支持,對參賽團隊的學生,根據參賽情況在評獎評優等方面予以傾斜;配備水平較高、負責任的科創團隊指導教師[3],從而激發廣大教師和學生投身創新活動的積極性、創造性和參賽熱情。
5.豐富科創活動形式,進行實踐引領。讓學生積極投身到社會實踐當中去,實現學生理論和實踐的結合。通過學生專業實習,促進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深化校企合作,開展校企合作科創團隊。以大學生就業形勢為導向,實現校企共育模式。通過大學生科研模式,促進企業進一步發展,不僅增強大學生實踐能力,還能夠增強高校人才培育模式;積極組織學生的對外交流和參觀學習激發學生科創的興趣,調動學生科創的積極性,以此促進科創團隊的建設。
6.打造科創品牌,實現品牌效應。打造學生科創品牌,突出優秀的科創團隊,在學生之間,積極宣傳,引導氣氛,最終影響學生們參與科創團隊的積極度和參與度。打造一個有影響力的品牌效應,校、院要積極的發揮火車頭的作用,引領方向的正確發展,大力宣傳、積極表彰、物質激勵、精神鼓舞等政策,來促進品牌效應的形成;個人層面,教師要在課堂上積極引導,適當宣傳,培養學生的熱情和信心,引起學生對科技創新的認同和追求。7.建立長效機制,形成科創傳統。在科技創新團隊的培養上,要以學生成才為目標,以素質教育為核心。通過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統籌安排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落實學生參與科創活動基本技能培訓;組建科技創新指導教師團隊,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保障;創建大學生科技創新基地,構建系統的科技創新競賽體系,形成學生科技創新管理辦法。堅持學校積極引導與學生主動參與相結合、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相結合、學生科技創新活動與教師科研工作相結合的原則,構建多部門全方位分工協作的工作模式和長效機制,開展分層多類的科技創新活動,吸引師生參與創新實踐。
結語
學生科研能力的提高是大學培養學生的重要目標,學生科技創新團隊的組建和培養對于提高學生科技創新能力,增強科技創新意識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本文主要在團隊組建、政策激勵、氛圍引導、學生個體、平臺搭建等方面對工科院校科技創新團隊進行了剖析,通過不斷完善學校的科創團隊培養體系,促進學生科創能力的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李鐵磊,王志濤.基于公共實踐平臺系列選修課探索建立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長效機制[J].黑龍江科學,2018,9(19):10-11.
[2]李英哲,陳郁芬.以學生科創中心為抓手弘揚和培育工匠精神[J].課程教育研究,2018(38):12-13.
[3]張永強,李振躍,王巍.科技創新活動提升工程類學生培養質量的路徑探析———基于專業認證和“卓越計劃”視角[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2):22-26.
作者:張慶禹 孫志勇 吳昊 單位:山東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