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公允價值論文:公允價值本質與特性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楊友霞 單位:大慶市工商業擔保有限公司
1運用公允價值的信息成本較高。首先,應該承認我國在市場經濟與市場交易等方面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較欠發達、活躍,金融市場規模小、金融工具使用不普遍,因此,要取得有關的公允的市價就要花費很多成本。其次,公允價值計量屬性是動態的,要求會計人員在每個會計期末分析各種因素,對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做出認定,這個過程也需要大量的信息成本。
2運用公允價值不應作為企業操縱利潤的工具。很多業內人士認為,公允價值的使用會為企業操縱利潤提供便利條件。這讓筆者聯想到:1997年至2000年間財政部大力提倡使用公允價值(1998年6月財政部的《企業會計準則———債務重組》首次引入“公允價值”的概念),而到了2001年財政部又不得不緊急剎車,在當年和修訂的11項具體會計準則中強調了真實性和謹慎性,明確回避了公允價值計量;但是到了2006年2月15日,在財政部正式的39項新會計準則中涉及公允價值的就有22個。由此可以看出: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會計準則中應用的歷程比較坎坷,從一開始的大力提倡,到后來修訂中的回避,直到現在的重新引入,特別是自2006年以來,財政部對公允價值問題公開表明了自己的立場,可以得出:公允價值與利潤操縱之間并不是沒有必然聯系--公允價值本身可以成為利潤操縱的一種手段,但只要企業都能夠做到潔身自好、不投機倒把,就一定能夠回避利用公允價值操縱利潤的現象。因此,公允價值的盈余管理問題也一定能得到相應的控制。
3可操作性。在公允價值的實際操作這方面,確實含有很多不確定性,這與我國單獨的公允價值計量準則及相關指引內容的缺失有很大關聯。因此,可能會阻礙公允價值計量的合理性、有效性,給會計核算工作帶來較多的可操作空間。
4可靠性。很多人認為公允價值存在很大程度上的估計、假設和判斷,可靠性不足。原因在于公允價值產生的前提必須是公平交易,非市場化的因素還在很多領域存在著,使得企業的部分資產與負債缺乏統一的完善的市場評價標準,難以使得公允價值有憑有據,所以信息質量很難保證。就拿公允價值在壟斷市場上的情形來說吧:我國的政治、經濟體制具有鮮明的中國特色。壟斷行業真實存在,因此壟斷企業作為壟斷方具有絕對的價格決定權這一優勢,被壟斷方對于交易的價格多少存在一些非自愿性。但市場始終是資產或負債價格的決定者,在壟斷市場上交易雙方如果最終在自愿的情況下進行交易,則壟斷價格仍可作為公允價值;但問題是價格的壟斷源于市場的缺陷,背離市場評價,顯然會引起公允價值的操縱問題,影響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因此不得不承認公允價值在壟斷行業的公允性是存在爭議的。當然,世界上沒有任何一件事情是十全十美的,會計核算也一樣,估計、假設、判斷原本就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并互相影響可靠性。在會計領域,可靠性不等于精確性和絕對性,而應該理解為合理性。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在實際應用中,只要根據會計信息使用者的實際需求,選擇合理的計量基礎和計量方式,公允價值的可靠性就能很好的體現。
應用建議
1建立規范的公允價值計量理論框架體系。自2006以來我國新頒布的會計準則中涉及公允價值計量的已有22個準則,這是我國經濟發展和會計體系進步的結果,但是還應看到:目前,我國經濟事項中涉及公允價值的相關事項很多、且缺乏規范的指導公允價值的理論基礎和缺少計量公允價值的實務基礎。隨著我國經濟與資本市場的逐步放開,公允價值計量應用的緊迫性將會越來越引起我國會計理論界的重視,因此加速完善公允價值理論體系,對具體指導和規范經濟活動的發生、堵塞原有會計計量方法的漏洞、提高會計信息的可信度,具有積極的意義。
2建立與公允價值相適應的市場環境。隨著我國的生產資料交易市場、人力資源市場、金融市場以及資本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公允價值將成為我國會計工作領域中應用與實踐的關鍵,而公開、活躍、健全的市場環境恰恰是實現公允價值計量的基礎。作為研究公允價值理論最有代表性的美國,可以成為我們的榜樣。市場規則為主、政府監管為輔--只有完善的市場體系和公開活躍的交易市場,才能使公允價值計量不受利益集團的操縱,從而實現經濟交易的“公平”、“公正”。
結束語
公允價值計量屬性在我國充分的運用,既符合現代會計理論的發展,也符合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也是我國會計發展的一個巨大進步。當然,在目前我國現有的情況下,馬上完全實行公允價值會計可能操之過急,還需等待時機。只有不斷的完善和修正才能充分發揮公允價值的優勢,并將我國的會計計量水平推上新的臺階。因此有理由相信:隨著我國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會計體系的越來越完善,我們會計從業人員的專業理論與知識素養將不斷提高,公允價值計量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將越來越規范,公允價值計量在我國實務運用中必將會逐步走向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