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的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在公共管理以及政府治理方面有明顯改變,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適度分離是目前政府會計制度改革的有效方案。闡述了政府會計的改革過程以及國外使用的政府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法則,對其進行深入研究和分析,并根據我國當前政府會計中出現的問題,提出了新的改革方案。
關鍵詞:財務會計;預算會計;解決方案
1我國政府會計發展過程
隨著我國市場經濟體制的不斷完善,公共財政管理框架已經形成,建立了國家部門預算和國庫集中付款等各項財政制度。但是,在我國各地方審計機關的報告中出現了嚴重的問題。我國目前使用的預算會計系統制定于1998年。2003年,我國成立了政府會計改革小組,為政府會計改革奠定了理論基礎,2009年明確指出政府會計改革勢在必行,2011年提出了我國政府會計改革的核心內容,并對有關問題進行了討論[1]。
2國外政府會計改革現狀
20世紀80年代前,國外政府采用的預算會計制度為收付現實制,為了迎合這一制度,相繼出臺的一系列制度,但同時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政府的負債增加,影響了其他項目的正常運行,很多政府部門沒有建立完整的考核體系。隨后,國外政府制定了新的公共管理模式,要求各級政府根據不同的會計主體制定不同的會計目標,這也是財務會計與預算會計分離的前提[2]。調查數據顯示,目前國外各國使用的會計核算基礎大致可分為3個模式,包括完全現金制度、現金制度和完全相應的會計制度。
3我國政府會計改革面臨的問題
3.1預算會計的弊端
①我國現有的預算會計制度并不能完整地反映政府整體財務的收支和運營情況。目前運用的政府會計制度只強調會計制度的執行以及預算管理,在財務報表中過度重視形式,對于資金的流向以及政府資金的消耗不能進行合理控制。政府承擔的債務也不能在預算系統中體現出來[3]。②我國現有的預算會計制度很難真正發揮預算管理作用。可以說,現有的預算會計是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的載體,既能體現收支情況,還能反映債權發生制中的資產信息。此外,政府的資金來源并不只有預算中的資金,還包括非預算資金和非稅收收入等,這些資金的來源和去處沒有在會計報表中體現出來。
3.2會計制度的弊端
我國的會計制度是按組織分別進行設置的,缺乏整體性和統一性,會計信息不夠全面。在會計報表中,負債表的靜態和動態報表規劃不明確,存量和流量的數據反映不夠清晰。在現存的預算表中,只能體現收支和執行情況,相關部門無法看到完整的財務信息。
4政府會計改革的方向以及方案
政府會計部門主要負責政府整體的財務運行情況,其改革的目標是將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務水平、債權能力以及運營成果透明化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①政府權責發生制的使用。政府要全面把控好資源,避免出現過度浪費的現象,需要承擔的債務以及產生的成本,不能單純地引用權責發生制。只有運用政府的財務會計系統,才能得到有效保障。以職工養老金利息支出為例,普通的財務系統反映的信息和預算系統中反映的是不同的。②明確財務會計要素。財務系統板塊必須符合企業會計要素,能夠明確反映政府的資產、債權、消耗等情況。值得注意的是,歷史遺留問題的資產和政府自然資源等是不需要考慮在其中的。而有些負債,例如養老金,不能按照權責發生制的規定盲目納入,要按照實際情況具體分析。現階段,我國預算會計制度是按照單位進行合理劃分的,因此在會計科目上缺少實用性。在改進政府預算會計系統時,需要重視以下幾個方面。①將制定的預算會計制度與財務會計進行整合,完善各類信息。②將各單位進行整合,根據預算資金的使用過程進行核算。③預算信息中要明確反映管理的成效。
5結束語
在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過程中,要根據實際情況分離政府會計制度和預算會計制度,這樣才能更好地滿足各類型的公共服務需求。運用科學合理的手段進行政府會計改革,既實現二者適度分離,又實現融合發展。相關工作人員要不斷探索創新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內容和方向,促進我國政府部門的健康穩定發展。
參考文獻:
[1]邢愛英.分析政府會計體系中預算會計與財務會計的比較與協調[J].財會學習,2019(10):117-118.
[2]熊娜,撒晶晶,曾春麗,等.政府會計改革對高校財務管理的影響[J].會計之友,2018(3):20-23.
作者:于蕾 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