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微信公眾號的微課移動學習搭建與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針對開放教育的計算機類一體化教學的課程,基于微信公眾平臺,利用免費的視頻服務平臺和微課視頻制作軟件工具,介紹一種高效地搭建微課移動學習平臺的應用方案,輔助實現“翻轉課堂”。
關鍵詞:開放教育;微信公眾平臺;翻轉課堂
隨著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在學生群體中的大量普及,智能移動設備的便攜性和網絡接入的便利性尤為突出,學生的移動學習需求與日俱增。微信是學生群體中使用最為廣泛和粘度最強的智能手機應用之一,通過綜合應用信息化技術,在無需掌握開發技術的情況下,整合開放教育現有平臺的資源,提出一種基于微信公眾號高效地搭建微課移動學習平臺的應用方案,為開放教育的學生提供課程學習、網上答疑、資源下載、知識測試等教學服務。
1平臺的分析
基于微信公眾號建立微課移動學習平臺,其本質上是建立新平臺,通常而言,是不能有效減輕學生和教師對新系統認知和學習的負擔的。為了降低新平臺帶來的認知和學習負擔,必須讓新平臺具有現成的綜合信息集成功能,而且能有效達到課程教學的目的,方便教與學。讓學習者和施教者都在一個平臺上進行,才能達到高效、便捷的目的。
1.1現有系統分析
以廣州電大開放教育的計算機類一體化教學課程為例,統設課全面實施網考,省開課程推行全網絡課程。面向學生的教學平臺,主要包括國開學習網、電大在線系統、全網絡課程平臺、網上教學活動安排系統、考試成績查詢系統等。每一個平臺或系統都可視為“信息孤島”,學生和教師都有不同的帳號密碼、不同的網站地址、不同的設計界面。基于微信公眾號建立新平臺,利用微信本身用戶的強大粘度和已有的使用習慣,在不增加用戶賬戶密碼和界面操作學習負擔的情況下,整合開放教育現有平臺或系統的資源到微信公眾號上是最有效的辦法。
1.2平臺結構分析
學習者和施教者都是平臺的用戶,平臺的結構分析應從學習者和施教者的需求兩方面入手。移動學習讓學習者可以根據自身意愿、偏好和需求自動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資源和學習方式,那么學習者的需求主要是課程資源齊全和獲取方便,例如可隨時搜索實訓報告下載地址、教學視頻、課程安排等。而施教者的需求主要是資源簡單和推送信息可達。學習者和施教者的共同需求是具有互動功能。
2平臺的搭建
根據對平臺結構的分析,施教者可以在不具備開發能力的情況下,搭建微課移動學習平臺。除了整合現有平臺或系統以外,借助一系列免費平臺和軟件工具。
2.1微信公眾平臺的使用
微信公眾平臺支持訂閱號和服務號,訂閱號不能直接用超鏈接的方式跳轉頁面,只能通過建立一個圖文消息頁[1],通過嵌入二維碼圖片或閱讀原文鏈接到第三方平臺頁面,頁面可以是視頻服務平臺的微課教學視頻地址、教學資源云存儲地址等。公眾號的自動回復功能可以設計為智能問答機器人模式的問題反饋和課程資源檢索菜單,投票管理可以設計為課程的在線練習題推送,群發功能設計為課程資源推送、拓展知識推送、課程信息推送等。
2.2視頻服務平臺的使用
微課是以視頻為主要載體,施教者在沒有被指定選用視頻服務系統的情況下,可以自主選擇在線視頻媒體平臺進行教學視頻,例如騰訊視頻、優酷視頻等免費平臺。優點是平臺功能完善、服務性能甚高、數據分析全面,還可以結合微信公眾號作為自媒體運營。缺點是廣告植入、評論騷擾等。
2.3微課制作工具的使用
微課制作應該采用最高效的方法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高效的本身體現在在時間短,讓微課制作不會成為教師的額外工作負擔。主要是依靠一些易于使用、簡單方便的軟件工具完成對教學視頻的錄制、轉碼、剪切和合并等操作,讓軟件工具服務于人能輕松做到“用完即走”,釋放教師因制作微課而占用的不必要時間。因此,選擇合適的軟件工具尤為重要。例如屏幕錄制和視頻處理軟件可以選用錄屏王、屏幕錄制專家和視頻剪切合并器等。
2.4云存儲平臺的使用
教學資源的云存儲可以通過網絡跨越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滿足施教者快速實現教學資源的共享和推送,滿足學習者在自主學習中對教學資源的需求[3],免費云存儲平臺可以選擇百度云、360云盤、騰訊微云等。
2.5在線測評系統的使用
“翻轉課堂”的教學形式面臨最大的挑戰是如何管理學生的自主學習[1],學生必須較高質量地先行完成學習任務,教學視頻中設置問題、測試練習等跟蹤學習效果,控制學習過程,以保證課堂交流的高效率[2]。在線測評系統的使用可以根據需要,設計在線試題、在線評價、網絡投票、報名簽到等內容,例如問卷星等免費系統。
3平臺的應用
平臺應用的設計定位是輔助教學,為網考的統設課程和省開的全網絡課程提供教學和服務支持,以開放教育計算機類一體化教學的課程為例,利用平臺進行“翻轉課堂”教學。平臺應用可分5個主要步驟:(1)課前任務布置課程開始第一周除了常規教學以外,講解“翻轉課堂”教學實施環節。每雙周根據教學內容推送布置課前學習任務和在線測試,學習者觀看指定微課視頻并完成在線測試,在微信公眾號上進行師生“線上互動”。(2)網上教學活動每雙周固定時間進行課程網上答疑,設置答疑主題和形式,推送討論區的答疑帖子和實訓報告下載地址,在國開學習網上進行師生或生生“線上互動”。(3)課堂實訓任務每單周進行“翻轉課堂”教學,錄制精華版一體化教學視頻,布置課堂實訓任務,以實訓報告或堂上作業形式完成任務,任務過程中形成師生或生生“線下互動”。課堂上錄制的一體化教學視頻,確保教學內容的不斷迭代更新。“翻轉課堂”在互動中促成的集體一體化教學視頻錄制,都將會成為課后快速推送的高效教學資源,可看作“教學反饋”。(4)課后練習測評課后練習測評是在學習者已經順利完成課堂實訓任務的基礎上設計的,屬于進階式練習,以網考的應試題型為主進行推送,可看作“學習反饋”。(5)拓展知識推送撰寫或轉載圖文進行消息推送,拓展學習者知識,讓學習者了解所掌握的知識在工作中如何解決問題等,從而滲透到專業或課程學習中,開闊視野,激發學習興趣。
4結語
微信公眾號應用于移動學習領域,為學習者提供了更多的學習選擇,同時也為施教者提供了新的教學選擇。通過綜合信息集成方式,整合現有平臺和免費平臺,高效地搭建基于微信公眾號的微課移動學習平臺,為開放教育計算機類一體化教學課程提供了一種新的學習模式和途徑。而進一步提高學習效果,充分挖掘微信公眾號在移動學習的支持能力和優勢,以及實施“翻轉課堂”的適應性和效率性,是今后數據評估研究和實踐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張曉蘭,陳奮.基于微信公眾號的移動學習平臺建設[J].通化師范學院學報,2016,37(8):5-7.
[2]周雨青.互聯網背景下的課堂教學——基于慕課微課翻轉課堂的分析與思考[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6(2):10-12.
[3]高宏卿.基于云存儲的教學資源整合研究與實現[J].現代教育技術,2010(3):97-101.
作者:吳君勝 單位:廣州市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