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素質農民遠程開放教育通識課教學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提高高素質農民通識課的教學質量,有助于為培育高素質農民打下堅實的基礎,為其進一步學習專業實踐技能做好鋪墊,應用遠程開放教育教授通識課是培育高素質農民的最合理教學模式,其教學模式的細化分類就更為至關重要。
關鍵詞:高素質農民;通識課;遠程開放教育;教學模式
一、高素質農民培育的研究現狀
近幾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都提到了三農問題,從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計劃開始實施,全國各省在培養新型職業農民方面都收獲了較高的成效,2019年國務院提倡實施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并要落實培養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2020年對抓好“三農”領域中的重點工作提出了具體的指導精神,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其中實施“三農”工作領域重要的工作任務之一是“對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加快補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短板”,其中較為重要的工作有“提高農村教育質量”,“改善鄉村公共文化服務”等方面。“三農”的實施工作已經細化,目前要培育的是結構組織優化、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具有地方帶動力的高素質農民團隊,在地方農民隊伍具有組織帶動能力,成為打贏農村脫貧攻堅戰的骨干隊伍。國內學術界專家從研究培養職業農民的教育模式到構建和完善新型職業農民的理論研究等方面做出了不同角度的深入調查研究,從學術理論的角度和教育的角度展開了各種論述,為后來高素質農民培養計劃的提出提供了必要的鋪墊條件。據調查,在全國農業普查農業生產經營人員的整體構成數據中,高素質農民隊伍的年齡構成相對較年輕,其受教育程度整體較高。高素質農民的生產經營狀況良好,可以實現機械化等先進節約技術生產,大部分可以掌握很多節約能源再利用的技術方法,在普及互聯網的前提下,能夠實時實現與外界溝通,與此同時,更多的高素質農民獲得了政府頒發的榮譽或者獎勵,并可以發展擔當村干部等,這是近幾年來國家宏觀調控導向的結果,但由于地域特點,東北地區的高素質農民隊伍還有待加強建設和發展。
二、遠程通識課教學的發展現狀
通識課在我國高等教育領域里已經被廣泛應用了十多年,從發展素質教育以來,更注重基礎教育,并且人文、社科、自然科學等通識課的設立也已趨于完善。尤其是2009年以來,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將通識課應用于開放本科專科的專業實施規則中,在開放教育領域開啟了通識課教育模式。廣播電視大學面對的學員多是成人在職者,學員的主要學習模式是以網上學習為主,面授課為輔的自主學習模式。這種網絡教育模式就屬于遠程教育模式,網上教學模式成了遠程通識課的獨家特色,為提高開放教育教學質量,遠程通識課的難易設置要結合學習者的特點,從基礎學科開始設置含有交互性、普遍性、開放性特點的通識課,結合多媒體教學與論壇互動,實現遠程通識課的教學工作,目前在廣播電視大學體系已經在踐行以網絡教學為主的自主學習交互模式的遠程通識課教學。遠程通識課的學科分設也在日漸豐富,教學課程覆蓋面已經不再局限于幾門公共課的設置,同時也開設了關于文化、科技、個人的興趣愛好等方面的必修與選修課,其發展體系日漸完善。
三、遠程教育模式下高素質農民通識課教學模式分析
按照國務院每年頒發的中央一號文件的指導方向,全國近幾年對新型職業農民進行的培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進展,以至于當下提出的培育高素質農民隊伍,已經成為當務之急。對高素質農民的培育既要符合培養對象標準,同時也要對培養機構和培訓內容提出要求。以實現“鄉村振興”戰略為目標,統籌布局,推進具體實施措施,需要重點實現鄉村人才振興策略。其中高素質農民的培育模式需要細化研究。結合遠程開放教育對鄉鎮高素質農民進行培訓教學,除了教授專業技能,而且也要從開展通識課教育。《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里提到了兩個時間點,“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到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要實現這些不同時間段的基本戰略目標,鄉村振興人才的培養不可忽視,高素質農民就是全面培養鄉村振興人才的重要隊伍。應用遠程開放教育模式教授通識課,可以充分利用成人學員的業余時間,尤其是鄉鎮農民,平時的生產經營工作較繁忙,幾乎沒有大塊的學習時間,因此就要針對培育高素質農民制定專門的課程體系,才能循序漸進深入教授科技文化知識。結合調查吉林省農廣校的農民學員培育情況,就農民培育的課程設計、農民學員的教育管理、教育服務進行多角度教學設計,使原有教育模式與遠程開放教育平臺相結合,展開通識課的教學,具體需要創新更加合理科學的教學模式。
1、碎片式教學服務于高素質農民遠程開放教育通識課農民學員因為其文化課學習基礎較差,很多基本的專業常識很難以理論形式教授,就需要通過通識課的教學來深入淺出演示基礎知識。而近年來培養的高素質農民學員更是忙于生產、經營,重點關注于發展特色產業,其大部分時間都在研究種植養殖等農業項目方面,只有利用碎片時間學習通識課,才能不斷深化鞏固基礎知識,為進一步學習農業專業技能實踐方面做好鋪墊。隨著2020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加大農村公共基礎設施建設力度”的進一步落實,農村要基本實現光纖網絡和通信網絡信號的普遍覆蓋。為防控2020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國內要求人人在公共場所辦公或者出行時都要掃“健康出行二維碼”,這就需要人人都要有一部智能手機,而智能手機就相當于一部移動的電腦,人人都覆蓋在網絡之下。智能手機的普及恰恰為高素質農民學員在進行農業生產、經營之余的文化課學習提供了便利條件。學員通過登錄遠程開放教育學習平臺,可以隨時學習、回顧課程內容。設置專家講座,微課程等視頻課程,同時要在論壇里經常設立問卷回訪,調查農民學員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需求。針對實際情況做相應調整。教師在教學平臺上進行遠程輔導,與學員實時互動點評,有助于調動學員積極性。
2、遠程開放教育中教師對通識課與專業技能課的導學模式由于培養的高素質農民平時的課業學習時間較分散,其主要學習興趣和目的都是圍繞著生產實踐和專業技能方面,在通識課方面投入的精力和時間就不會太多,這樣就容易導致學員參與學習活動度較低,精力專注度一般。通識課的普及主要是涉及人文、社科、自然科學和現代科技,以及個人文學愛好以及興趣等方面,大多數都是以選修課設置的,那么學員在學習過程中就很容易忽略這類課程。從而在全方位培育高素質的鄉村人才方面增加了難度。因此,輔導教師在幫助農民學員選課的時候就要因人而異來設定不同的選課方案。由于每個人所從事的行業不同,其關注點必然有所傾向,而很多通識課是可以和專業課程相結合起來的,可以成為專業課程的奠基,其通識課的意義在于從不同角度了解知識的構架。比如,以種植業為主的農民學員,在培育其成為高素質農民的過程中就可以為其選擇與自然地理等方面相關的通識課,高素質農民應該是善經營、懂技術,并且愛農業的新型鄉鎮人才,那么經濟類和人文社科類的課程就一定必不可少,如此,高素質農民才會得到全面發展。教師在教授此類通識課的時候,要有意將課程內容與專業技能知識有效銜接起來,在除面授課以外的遠程開放教學過程中,更要突出這個教學傾向,有意培養農民學員對通識課學習的重視心理,增強學員的思考能力,通過講解生活案例增加農民學員的安全防范意識和社會責任感。同時可以提升其個人道德修養,并提高對待事物的辨識度。教師在遠程教學平臺上授課時,要注意不同專業課程的前期鋪墊,由淺入深,循序漸進地介紹課程,也可以通過網絡提問式,或設置論壇游戲來實現對農民學員的導學過程。在學習過程中,農民學員應養成以專業課程為主,通識課程為輔的學習思路,雖為選修課,但通識課所起到的是必不可少的銜接作用。所以在實踐網上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嘗試將融入不同的通識課作為專業課的課程導入部分,以此增強學員對通識課的認知度。對通識課課程內容的進一步講解,在網絡教學平臺上發貼詮釋,通過具體例證等引發學員思考,這樣學員可以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學習、發問,利用了生產經營之余的碎片時間,快速學習消化新的知識。
四、結語
高素質農民就是要具有懂文化、懂經營、懂管理的“三懂”人才,因此在遠程教學平臺授課以及互動過程中,教師帶動農民學員學習通識課可以有效提高培養高素質農民的文化素養,并為更深層從專業角度學習經營管理做出了必要鋪墊。碎片式的網絡遠程學習方式尤其適合日常生產工作繁忙的農民學員,是為加速打造一支根基牢固的鄉村振興人才隊伍而必不可少的一種教育培訓模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
[2]范春花.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農民職業教育問題研究[J].武漢冶金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09).
[3]付軍輝.以高素質農民技能培訓實現鄉村人才振興[J].甘肅農業.2020,(09).
[4]姜莉莉,余夕帆.精準扶貧視角下高素質農民培育利益相關者分析[J].科教論壇.2020,(31).
[5]李躍.淺談開放教育通識課程網上教學的設計[J].南京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5,04.
作者:李夢迪 劉珩 單位:吉林廣播電視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