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專業課程標準開發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分析了專業課程標準對課程建設、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等環節產生的根本性影響,針對高職專業課程標準開發存在的問題,闡述了課程標準開發的基本理念和原則,為課程標準開發提供了全面的開發思路和方向。根據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和教育部門對職業教育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本專業自身建設現狀和發展趨勢,開發一個適用的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課程標準是每一名專業教師的必修課。
關鍵詞:專業課程標準;職業能力;人才培養
高等職業教育的專業課程標準開發是一項基礎性的教育工作任務,對課程建設、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產生根本性影響。但是,目前專業課程標準開發工作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開發思路不夠寬廣、開發流程混亂、執行不到位等。根據國家專業教學標準和教育部門對職業教育相關文件要求,結合本專業自身建設現狀和發展趨勢,開發一個適用的符合職業教育發展規律的課程標準是每一名專業教師的必修課。
一、專業課程標準的作用
專業課程標準是執行人才培養方案、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教學指導文件。它規定課程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評價考核的基本要求,是編選教材、組織教學、課程診改的主要依據,對課程改革起到指導和引領作用,是加強課程建設、實現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保障[1]。
二、專業課程標準開發的基本理念
專業課程標準開發要以人才培養方案為指導,以就業為導向,以培養職業能力和素養為本位,以職業崗位標準和需要為依據,滿足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的需求,適應科技進步和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一個適用的前沿的專業課程標準應按照職業崗位工作情境、工作任務和工作過程組織課程內容和教學,形成以教學項目為單元、以任務引領為主體的課程體系,這樣才能解決課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形成新的課程教學理念。目前課程中比較突出的問題有很多,比如,學校專業教學還沒有完全結合企業的實際需要,與職業資格證書結合不夠緊密;課程體系與就業崗位有較大差距,與就業崗位工作相關的課程少;教學內容與實際應用技術脫節,學用不一致現象明顯。為解決這些問題,專業課程標準開發應確立正確的理念[2]。
(一)以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以學生職業生涯發展為目標開發課程標準,是保證課程標準開發過程正確方向的有效手段,只有這樣才能夠保證課程內容的適用性和時效性。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是實現學生自身發展和企業發展需要的結合點,專業課程標準應使學生能夠獲得與企業發展需要相一致的能力,拓展更加寬廣的發展空間,并為學生的職業生涯發展搭建基礎平臺[3]。
(二)以國家標準為依據
國家標準是在職業分類的基礎上,依據職業活動內容,對從業人員工作能力和水平提出的規范性要求。國家標準是教育教學、技能鑒定的基本依據,也是制定專業課程標準的重要依據,專業課程標準要涵蓋國家標準和職業崗位要求的內容,使學生在獲得畢業證書的同時,能夠獲得相應職業技能中級及以上資格證書。
(三)以職業能力為基礎
要以職業能力體系為基礎確定課程內容,圍繞職業能力培養為核心來組織知識和技能,設計和組織教學過程,同時注意避免把職業能力簡單理解為純粹的操作技能,注意教學情境中實踐智慧的養成,培養學生復雜工作關系中作出正確判斷并采取行動的綜合能力。
(四)以工作過程為主線
開發專業課程標準要對職業崗位的工作過程和工作內容有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按照工作過程的實際需要來設計、組織、實施課程,突出工作過程在課程內容和課程教學中的主線地位。在課堂教學中,要盡可能多地讓學生體驗工作實踐的情境,為學生提供完整工作過程的學習機會,逐步實現從學習者到崗位工作者的角色轉換。
(五)以工作任務為引領
課程內容必須由實際工作任務組成,一門課程應包含一項或多項工作任務。以工作任務來整合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并使二者有機融合,必要的理論知識是指導實踐操作的基礎,實踐操作能夠強化理論知識的學習。從崗位工作需求出發,構建任務引領型專業課程,增強學生適應實際工作情境和完成工作任務的能力。
三、課程標準開發的基本原則
(一)規范性原則
專業課程標準的文字表達要規范,技術要求和職業術語應符合國家有關標準和技術規范,文本格式和內容應符合規定的要求。
(二)實用型原則
課程內容必須符合職業崗位的實際需要,與國家或行業標準相結合,反映課程對學生素質、知識、能力等專業教學的基本要求,體現課程目標的針對性,教學內容的導向性和教學方法的適用性。
(三)系統性原則
專業課程標準能夠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確立素質、知識、能力“三位一體”的課程教學目標,統籌安排教學內容、教學實施、教學評價等各個環節,科學合理分配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時間,實現課程教學最優化設計。
(四)發展性原則
專業課程標準要具有前瞻性,能夠緊隨社會經濟發展,反應科學技術發展的態勢,體現高職教育的發展趨勢,升華課程改革成果,動態更新教學內容,創新教學方法和手段,為學生個性發展、全面發展奠定基礎。
四、專業課程標準的開發
流程專業課程標準開發應當遵循基本的操作程序和規范,整體上由開發主體、開發過程和開發成果三部分組成。開發主體是專業課程開發的課題組成員,主要由專業教師、兼職教師、企業一線技術人員組成,根據開發內容實際情況分別負責各項開發任務。開發過程是專業課程標準開發的核心,重點內容包括專業調研、工作任務和能力分析、課程結構分析、課程內容分析等主要環節,分別由不同的開發主體來承擔。開發成果主要是專業人才需求調研報告和專業課程標準。專業課程標準開發詳細流程如圖1所示。專業課程標準需按照開發流程,逐步進行,尤其是在專業調研和職業崗位分析兩個基礎性開發階段,更應該做得扎實、徹底和全面,并根據專業建設委員會的評估意見和實踐檢驗中發現的問題,反復進行調研和分析,進一步反饋調整修訂。專業調研要深入行業和企業一線,兼顧制造性企業和生產性企業,而且要把相關職業崗位調查全面,把職業崗位工作內容分析徹底。以坐落于河北省唐山市的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的電氣自動化技術專業為例,調研的企業即要有以煤炭、鋼鐵、水泥等為代表的生產性企業,還要包括電氣工程和自動控制系統的制造安裝公司;即要分析這些企業的相關職業崗位工作內容,還要分析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考核內容。只有這樣,才能得到符合實際的基礎性的一手材料。按照上述過程開發的課程標準,才可能是一個能夠引領課程改革和建設的課程標準,其開發周期至少需要大約2-3年時間。
五、結語
專業課程標準開發不是一項一勞永逸、一蹴而就的工作,而是一項持續的長期的反復的任務,需要準確把握開發理念和開發流程,以職業崗位工作內容和[1]職業技能考核內容為基礎,以應用技術發展趨勢為引領,并與本專業發展方向和自身建設實際情況相結合,在課程標準開發團隊的分工協作、共同努力下來完成。
作者:馬寶印 趙冬梅 單位: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