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地質礦產勘查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國民經濟的發展,各類礦產資源的需求量不斷激增,地質礦產勘查工作有著重要地位。但在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開展中,由于技術滯后、作業程序不規范,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破壞,違背了我國可持續發展、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因此,本文對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的內在關系進行探討,闡述地質礦產勘察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目標的實現途徑,希望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最大程度降低地質礦產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危害。
關鍵詞:地質礦產勘查;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實現途徑
1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概述
1.1地質礦產勘查定義
地質礦產勘查指,綜合采取地球物理、地質填圖等技術,開展槽探、坑探等一系列作業,對各地區中所分布礦產資源的空間分布、數量、規模、開采條件等信息進行準確評估,為后續地質礦產資源開采活動的開展提供信息支持[1]。
1.2地質礦產勘查特點
地質礦產勘查活動具有以下特點:(1)資源分布不平衡。我國作為資源大國,各類地質礦產資源探明儲量較為豐富。但是,不同種類礦產資源分布不平衡,地質礦產勘查工作范圍較大。(2)現場條件差。多數地質礦產資源主要分布在野外區域,需要頻繁開展野外勘查作業。同時,野外作業區域缺乏基礎設施,如水電、交通等,導致野外勘查作業效率低下,并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3)不確定因素多。多數區域的地理環境復雜、氣候條件惡劣,在勘查過程中,外部環境處于不斷變化的狀態,持續產生新的變量因素。最終,導致實際勘查工作情況與方案預期產生較大出入。(4)勘查周期長。為保證勘查結果真實準確,全面采集各類地質礦產資源的分布空間、規模、地層位置等信息,需要頻繁開展勘查作業,項目周期較長。
1.3地質礦產勘查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
在傳統地質礦產勘查模式中,受到技術、人為、現場復雜環境等因素影響,勘查活動往往會對周邊的大氣環境、河流水域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并對地質結構造成不可逆轉的破壞,例如破壞地層結構、在勘查作業現場遺留各類不可降解的垃圾、造成大氣粉塵污染等。同時,在問題嚴重時,還會打破生態環境與地質結構的平衡,引發碎石流、水土流失、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問題出現。根據地質礦產勘查手段,可將地質礦產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負面影響分為槽探勘查影響、坑探勘查影響、鉆探勘查影響三種。其中,槽探勘查影響指,工作人員將基巖結露,在地表中挖掘槽形坑道,用于觀察地質現象、采集土樣礦樣。在挖設槽形坑道時,地表植被與根系被掘斷破壞,在礦產勘查作業結束后,槽道區域地表植被很難恢復;坑探勘查影響指,在覆蓋層較薄地區挖設探槽、探井以及探巷,用于觀察地質現象、采集礦樣[2]。在坑探勘查過程中,會破壞地表植被,產生大量廢渣,在勘查現場形成槽洞。如若沒有有效處理廢渣、對所挖設槽洞進行填補處理,將對生態環境造成破壞,可能出現碎石流等地質災害;鉆探勘查影響指,使用鉆機在地質結構中鉆設若干數量的孔洞,從洞底采取礦樣。如若鉆設孔洞數量過多、孔徑過大,可能會打破地質結構平衡,引發塌方等安全事故出現。
1.4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特點
(1)多樣性。在地質礦產勘查活動開展過程中,涉及諸多因素,勘查質量、項目周期、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存在不確定性。同時,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破壞源較多,需要全面掌握各項變性因素、有效控制污染破壞源頭,才能實現協調發展目標。(2)復雜性。在協調開展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時,由于兩項活動之間存在差異性,導致協同作業、協同設計工作難度較大。同時,在不同地質礦產勘查項目中,由于現場地理氣候條件、勘查目標有所不同,將面臨著各項全新問題,項目較為復雜。
2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的實現途徑
2.1規范作業程序,創新優化技術體系
在地質礦產勘查項目中,科學的作業程序既可以保證勘查結果真實準確、最大程度減小人為與設備等因素對勘查精度與工作效率造成的影響,同時,還可以將地質礦產勘查活動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破壞程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但在地質礦產勘查項目開展中,部分工作人員卻沒有嚴格遵循相關規范標準與作業程序,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破壞。例如,在坑探勘查結束后,沒有遵循作業程序對所產生廢渣進行處理、回填槽洞[3]。因此,需要加強監管力度,要求工作人員嚴格遵循作業程序,不定期對地質礦產勘查工作開展情況進行監督審查。在出現違章操作問題時,對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懲處。同時,定期對地質礦產勘查作業程序進行完善補充,及早消除所形成的程序漏洞。從技術角度來看,在地質礦產勘查傳統技術體系中,不但存在技術手段單一問題,礦產勘查結果準確性較差、勘查工作存在局限性。同時,還會對生態環境、地質結構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壞,并產生大量的廢渣與固體廢棄物。因此,各企業機構需要加強對地質礦產勘查技術的研究力度,積極借鑒國內外成熟的技術經驗,不斷對技術體系進行創新優化。例如,可選擇采取地質填圖法、電磁法、放射性測量法、重力勘探法、放射性物探法等等。根據項目情況,在保證地質礦產勘查效率、勘查結果準確的基礎上,采取對生態環境破壞系數最小的勘探技術。
2.2提高環境保護與防治工作力度
現階段,在部分地質礦產勘查項目中,企業沒有對環境保護工作加以充分重視,將工作重心傾向于現場環境勘察與樣本采集、樣本檢測。因此,在地質礦產勘查期間,對周邊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破壞,且環境污染問題沒有得到及時有效的處理。因此,需要提高對環境保護與防治工作的開展力度,及早樹立起正確的工作意識,采取以下具體措施:(1)提前對項目現場生態環境進行勘查,如若現場自然環境較為脆弱時,需要對地質礦產勘查方案進行優化處理,禁止采取鉆探法等會對自然環境造成嚴重破壞影響的勘探技術。(2)根據項目現場情況,在滿足地質礦產勘查作業條件、保證勘查結果真實準確的基礎上,科學規劃地質礦產勘查線路,盡可量避免對地表植被完好區域進行勘查破壞。同時,提高小型勘查儀器設備的配置數量,以此來替代大型儀器設備。在部分地質礦產勘查項目中,由于野外作業區域較為偏遠、缺乏基礎設施,需要臨時鋪設道路來運輸大型儀器設備,這將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破壞。(3)設置污水處理池、對所產生廢渣與各類不可降解垃圾進行集中分類處理。針對可降解垃圾,則將其造指定位置進行填埋處理,并提前清除垃圾堆中所產生的垃圾滲濾液。(4)做好施工區域修復工作,例如對所挖設槽道與孔洞進行填埋處理、在破壞的地表區域中栽種綠化植物,有效改善生態環境的自我修復能力。
2.3構建生態環境保護系統
為全面提升生態環境保護力度,需要構建起長效的生態環境保護系統,從根源上減小地質礦產勘查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程度,具體措施包括:(1)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對惡意破壞生態環境、未按照相關規定修復施工區域、違規開展地質礦產勘查活動等行為的懲處標準進行明確,為主管部門提供執法依據。(2)政府主管部門定期或不定期對轄區內地質礦產勘查項目的實施情況進行監督審查,對違規行為進行通報懲處,及時上報并解決所出現環境污染問題。(3)明確規定生態環境保護系統的管理范圍,對具體管理條例內容進行補充完善;制定突發與重大環境問題的應急預案。當出現碎石流、山體滑坡等重大地質災害與環境污染問題時,企業與相關部門需要快速執行提前制定的問題應急預案,將生態環境所遭受破壞程度控制在可接受范圍內。(4)明確各部門職責與從屬關系,提供開展協同執法工作的基礎條件。
2.4強化地質礦產勘查企業培訓工作
當前部分礦產勘查企業與工作人員的工作意識較為滯后,過于重視對探礦技術體系的完善、礦產勘查質量與效率的提高,忽視了礦產勘查活動對當地生態環境造成的破壞,沒有正確理解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在地質礦產勘查項目中,這項問題主要表現為,工作人員沒有嚴格遵循作業程序與相關規范、礦產勘查方案中缺乏環境保護與治理措施、現行地質礦產勘查制度落后等等。針對于此,雖然可以通過加大監管力度、完善作業程序等措施來取得一定效果,但卻難以從根源上解決這一問題。因此,需要強化地質礦產勘查企業的培訓力度,將生態文明建設理念、各項地質礦產勘查項目對生態環境造成的污染破壞、環境保護知識、環境保護工作價值等作為主要培訓內容,幫助各地質礦產勘查企業與全體工作人員及早樹立起正確的工作意識,端正自身工作態度。
2.5閉坑及關閉礦山治理
針對生態環境過于脆弱、或是所分部地質礦產資源被大規模開發的地區,為避免開展地質礦產勘查活動造成生態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在必要情況下,需要對部分區域的礦山進行關閉處理,禁止在關閉期間開展各項采礦、礦產勘查活動。同時,綜合采取各項環境治理措施,在生態環境得到明顯改善、生態平衡穩定后,選擇性對這類礦山區域進行開啟。
3結語
綜上所述,為實現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目標,推動我國礦產勘查開發行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礦產勘查企業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加以充分重視,樹立起正確的發展理念,持續對勘查找礦技術體系進行創新優化。同時,政府相關部門需要充分發揮自身監管職能,對各項違規行為進行有效處理,遏制不良風氣。
參考文獻
[1]王永健.淺談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J].西部探礦工程,2020,32(07).
[2]牛麗.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分析[J].冶金管理,2020(11).
[3]劉永貴,劉增珉,林琳.論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J].中國金屬通報,2020(05).
[4]張翰奇.簡析地質礦產勘查與生態環境保護協調發展[J].世界有色金屬,2019(18).
作者:張昱 單位: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