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績效管理與醫院科室分配制度的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改革開放進程不斷深化,對于傳統的醫院工資制度而言,已然無法滿足現代醫院發展的根本需求,很難在實際發展過程中尋找平衡,很難真正地將醫院各個科室所具有的價值充分地發揮出來,醫院各個科室工作積極性也就難以被充分地調動。隨著醫療體制地不斷改革,醫院績效管理成為醫院深化改革的一個助推器,已經在很大范圍內展開實踐。本文對傳統醫院績效體系之中存在的突出性問題進行了深入地剖析,然后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旨在為現代醫院科室分配制度的實施提供切實可行的依據與參考。
關鍵詞:精細績效管理醫院科室分配制度對策
一、傳統醫院績效管理體系存在的不足之處分析
現有的醫院薪酬管理體系包含很多方面的內容與環節,諸如:薪級工資、相關津補貼等方面的內容。醫院能夠以實際的工作職權來作為根本依據,對相關崗位進行設置,其有關部門科室主要由聘任的工作人員所組成。一般薪酬分配的主要內容為崗位工資,可以以工作以及具體的出勤內容對績效工作加以分配,以臨時性或者特殊性崗位的需要作為根本依據對各種津貼進行一定的分配,并發放一些生活必需品。
(一)傳統醫院績效管理體系存在的不足之處分析
傳統的醫院績效管理體系及分配制度比較陳舊,在這樣的制度之中是以崗位工資與獎金分配,從而組成各個科室人員的工資收入,其發放的獎金主要由提成比例與收支兩個方面所決定。此種分配方式是早期醫院發展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產物,其過去在對勞動報酬加以調節,對成本加以管控的過程當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隨著醫療事業地快速發展以及不斷進步,現代醫院的要求也變得越來越嚴格,早期傳統的分配體系很難對當前時期下醫院發展的根本需求加以滿足。所以,完全能夠發掘其中存在的問題以及不足之處。具體而言,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1)早期傳統的分配體系并無充分的社會效益;(2)在分配體系之中,完全將工作價值與經濟價值二者完全相混淆,難以將工作業績在分配之中充分地加以反映,無法充分地反映多勞多得的相關原則。與此同時,醫院的性質較為特殊,所以說,務必存在政策性虧損科室,這些科室的經濟效益水平較低甚至是沒有任何經濟效益,然而其勞動水平卻較高。所以說,往往會導致不公平的收入分配的現象產生。傳統的醫院績效管理制度的主要內容為分配,其在價值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偏差,一味地追求經濟水平地提升,而完全忽略了以人為本的根本理念。因此,需要深化創新以及改革績效管理體系,從而確保其有效以及操作性強。
(二)傳統醫院績效管理體系不足之處地原因分析
傳統醫院績效管理體系存在著很多方面的不足之處,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1、管理機制方面的問題
在管理體制方面,體制方面的問題涉及面非常廣,受到醫院全體領導以及職工的高度重視。在全院范圍內形成良好深厚的醫療行業文化。從本質上來說,應該積極地細化績效管理工作,且醫院各個科室應該強化差異性的管理。而在實際過程中,有關科室的醫生的底薪是醫院工資體系當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內容,缺乏相應的衡量標準。在實際過程當中,很難對醫院醫護工作人員的腦力勞動、工作性質以及貢獻水平等進行鑒別以及區分等,很難將不同的醫療崗位的勞動投入與勞動價值加以體現及反映。所以說,對工作人員的積極性的提高極為不利。
2、現有的績效考核不夠合理與公正
在這個方面,最為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績效考核制度方面嚴重匱乏以及缺失等,尚需不斷進行完善。醫院的醫護工作屬于一種特異性較強的行業,在對相關崗位進行考評時顯得尤為困難。同時,一直以來,醫院在實際管理過程當中,均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嚴重阻礙了績效考核工作的順利實施與開展,醫院工作人員與醫院整體目標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性,以促使醫院績效考核僅僅流于一種形式,難以盡快實現醫院的總體目標。此外,醫院的各個科室的職能劃分也存在著很大的短板,顯得十分老套、刻板,在績效管理界限劃分方面也比較模糊。總的來說,現有的績效管理體制以分配為主體,其價值偏差水平非常大,過于片面地追求經濟效益,而醫院內部科室之間存在很多不平衡。所以說,應該與醫院實際發展現狀相結合,從而制定操作性強的、具有量化標準的績效管理體系。
二、現階段醫院科室精細績效工作的具體對策
針對如上關于現階段我國各大醫院績效管理與科室分配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其引起問題的相關原因的分析,現提出如下幾個方面的關于現階段我國醫院科室精細績效工作的具體對策:
(一)積極確認醫院發展目標
構建績效管理體系的基礎以及前提條件即為績效管理體系,在某種特定的區域中的醫院承擔的功能對其中長期發展目標具有決定性作用,然而其自身的各項條件往往會對其發展產生較大的限制性。作為一個動態化的體系,醫院的發展目標并非一成不變地,而往往是時刻處于不斷變化過程當中,此種改變往往會對績效管理的實施效果產生實質性地影響。
(二)構建基于發展目標的績效管理模型
績效管理模型主要包括量化的核心要素與關鍵指標,且對其開展相關性分析,從而制定可應用于不同部門以及科室的考核表。
(三)強化溝通以及考核結果的應用
在績效考核完成之后,應該積極地開展溝通工作,且注意將考核結果進行充分地應用。溝通與反饋是做好績效管理工作的一個基礎性環節,同時它也是績效管理動態化管理過程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更是與以往靜態化管理相區別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途徑,是實施“以人為本”管理理念的主要途徑。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可以得知,現階段我國醫院精細化績效管理與科室分配過程中往往存在著很多方面的突出性問題,影響了我國醫院績效管理的實施與開展。對此,應該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決,以提高醫院績效管理水平。
參考文獻
[1]孫統達,陳健爾,張秀娟等.公立醫院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09(29).
[2]韓翠娥,郎淑敏,等.關于醫院科室績效考核的研究與實踐[J].中國衛生人才,2013(2).
[3]謝世堂,尹金淑,張夢平,等.北京市公立醫院內部績效考核分配現狀與思考[J].中國醫院管理,2015,04:12-15.
[4]何瑜,譚旭.我國公立醫院績效量化變革評估研究[J].會計師,2014(11).
[5]彭宇明,董琳,葉舟,等.基于醫院戰略導向的績效管理系統設計與實現[J].中國數字醫學,2014,05:24-28.
作者:王志丹 單位:寧夏醫科大學總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