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nput id="zdukh"></input>
  •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專護理課程改革分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專護理課程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專護理課程改革分析

        【摘要】目的探索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改革,提升學生公共衛生服務能力,以適應新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和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方法選擇滁州城市職業學院2014級高專護理專業,共186人,隨機分成2014級護理1班(49人)、2014級護理2班(44人)、2014級護理3班(49人)和2014級護理4班(44人)。1班和2班為教改班,3班和4班為對照班。對照班采用教改前公共衛生課程體系進行授課。教改班采用公共衛生課程體系增設《預防與保健》、《醫學統計學》、《流行病學》進行授課。全部公共衛生課程授課結束后,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學生對公共衛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及醫學統計和流行病學方法的認知程度。結果教改班學生公共衛生學知識的測試成績和醫學統計及流行病學方法的認知度顯著高于對照班(均P<0.01)。結論高專護理專業增設公共衛生學課程符合現代護理教育教學的培養目標,對提升學生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成為復合型的護理人才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關鍵詞】高專護理;公共衛生服務;課程改革

        培養適應社會需求的實用型、技能型護理人才,是高職高專護理專業教育教學的目標。隨著醫學模式和健康觀的轉變,現代整體護理觀強調對患者的護理不僅包括身心兩方面,還包括疾病的預防、保健、康復指導等方面的內容。整體護理促使護理從醫院向社區延伸,基層社區衛生服務已成為當前護理工作的重點。因此,培養具備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基層護理人才是當今社會健康服務的需求。目前很多高職院校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體系都比較薄弱,學生對公共衛生課程重視度不夠,公共衛生服務技能欠缺。如何加大護理專業的改革,完善護理教育的培養目標、改革課程設置與教學內容,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是當前護理專業教育研究的重點。我院通過對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體系進行改革,以培養具有較強公共衛生服務能力的基層社區護理人才。目前我院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設置在第四學期,課程為《社區護理》和《營養與膳食》。公共衛生課程學時少,教授的內容有限,在高專護理專業課程中過于單薄,比重過小,學生對公共衛生課程重視度亦不夠,學習敷衍了事。為了提升護理人才的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體現整體護理的理念,滿足基層社區衛生服務的需求,我們團隊對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體系實施了改革。

        一、資料與方法

        1.對象:選擇我院2014級高專護理專業186人,隨機分成2014級護理1班(49人)、2014級護理2班(44人)、2014級護理3班(49人)和2014級護理4班(44人)。1班和2班為教改班,3班和4班為對照班。學生均已系統地學習了生理學、解剖學、病理學等基礎醫學課程。兩組學生性別、年齡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具有可比性。

        2.方法:對照班2014級護理3班、4班采用教改前公共衛生課程體系進行授課。教改班2014級護理1班、2班采用在原有的公共衛生課程基礎上增設《預防與保健》、《醫學統計學》、《流行病學》進行授課。對照班和教改班均為同一個教師授課。

        3.效果評價:對照班和教改班公共衛生課程全部結束后,采用自行設計的問卷調查學生公共衛生學知識掌握情況和醫學統計及流行病學方法的認知度,進行集中填答。調查2014級護理1、2、3、4班所有學生。回收有效答卷共186份。

        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0.0進行數據統計分析。數值變量資料用t檢驗;數值分類資料用χ2檢驗,檢驗水準α=0.01。

        二、結果

        1.兩組學生公共衛生知識學測試成績比較:討論長期以來,我院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體系設置上只有《社區護理》、《營養與膳食》,在高專護理專業課程體系中所占的比例太小,而且由于在第四學期開設,只有6周學習時間(6周后去實習),講授的學時、內容太少,教師授課方法方式也較被動,學生學習公共衛生學內容有限,對公共衛生學課程缺乏興趣。教改后,在第二學期就開始增設了《預防與保健》、《醫學統計學》課程,第四學期又增設了《流行病學》課程,明顯加大了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的比例和學時,教師也能夠在較寬松的學習環境下運用有效教學方法開展教學,學生對公共衛生課程能進行更深入地學習。結果顯示,教改班2014級1班、2班公共衛生學知識測試成績和醫學統計學及流行病學方法的認知度都顯著高于對照班2014級3班、4班(均P<0.01)。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體系的改革,有效地提升了護理專業學生公共衛生服務能力,改變了以往“重醫療,輕預防”的思想,樹立預防為主,整體護理的大衛生觀。反思與建議:教材建設是提高職業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環節。課程體系的改革要與教材緊密結合,教材是教學內容的載體,教材建設是實施教育的最基礎環節[2]。在這次我院高專護理專業公共衛生課程體系改革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公共衛生課程教材存在以下問題:教材內容與職業標準對接不緊密,職教特色不鮮明;教材呈現形式單一,出版時間較早;缺少教學案例,配套資源開發不足等,不能很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對技能型人才培養的要求。因此,從解決突出問題入手,統籌規劃,改革創新,加強公共衛生課程體系的教材建設,鼓勵教師根據高職高專護理專業人才培養目標,積極參與編寫符合職業教育規律,適合我院高職高專護理專業的高質量公共衛生課程教材。另一方面,加強實習實踐教學。學生的專業技術能力和職業素質在學校與醫院兩種育人環境同時得以強化提高,是培養和造就適應現代化醫療環境需要的高技術專業人才和高素養勞動者的根本途徑與方法[3]。加強校內預防實驗室建設,增設實驗實訓項目,完善實驗設施,形成現代化的多功能實驗實訓室。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建立緊密的交流合作機制,在社區醫護人員的指導下,開展社區健康教育、慢性病的防治、居民營養狀況調查、老年保健調查、康復、計劃生育服務指導等社區護理常見的工作。通過讓學生參與具體的社區衛生服務工作,通過實踐使學生從不同角度了解社區居民健康狀況和對醫療衛生服務的需要,提高他們綜合解決社區衛生服務問題的能力,逐步養成助人為樂、救死扶傷的衛生職業精神,增強對群眾健康的責任感[4]。

        參考文獻

        [1]陳錦治.社區護理[M].2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0:18.

        [2]楊金友,張巧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適應高職護理課程體系改革[J].現代醫藥衛生,2008,24(2):314-315.

        [3]涂明華,沈寧,戴寶珍,等.護理高職高專育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改革與建設的研究[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05,13(4):1-4.

        [4]王家驥,陳家坤.改革預防醫學教學模式注重社區綜合衛生服務能力及素質的培養[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1999,19(5):33-35.

        作者:高步剛 解萍

        无码人妻一二三区久久免费_亚洲一区二区国产?变态?另类_国产精品一区免视频播放_日韩乱码人妻无码中文视频
      2. <input id="zdukh"></input>
      3.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b id="zdukh"><bdo id="zdukh"></bdo></b>
        1. <i id="zdukh"><bdo id="zdukh"></bdo></i>

          <wbr id="zdukh"><table id="zdukh"></table></wbr>

          1. <input id="zdukh"></input>
            <wbr id="zdukh"><ins id="zdukh"></ins></wbr>
            <sub id="zdukh"></sub>
            色豆豆久久免费网站 | 三级国产国语三级在线蔓延 | 亚洲精品视频免费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 | 亚洲永久网址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精品久久玖玖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