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高專院校景觀設計課程改革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在景觀設計專業課程中加入非景觀專業課程
有的高職高專院校進行景觀專業課程改革時,將室內設計、展示設計方面的課程加入其中,想借此拓寬學生的專業視角,讓學生畢業之后更容易找工作。殊不知,高職高專學生學習專業課的時間本來就短,如此學生并不能深入學習,只是了解了一點皮毛,不但導致學生學起來不專業,覺得學得“很雜”,并且效果并不好。
(二)增加實踐課程的時間,縮短理論課的講授
基于高職高專院校的學科特點,很多學校增加了實踐課程的時間,一般60個左右學時的專業課程,理論講授被壓縮到了不到10個學時,其他的時間都是實踐教學。就景觀設計專業而言,所表現的就是學生大多數時間都在“畫”。對于學生而言,表面上似乎更適合他們自身的特點,也更容易促成學校短期目標的實現,即學生就業。但實際上,這樣的做法所培養出來的人才都是“畫圖工”。由于缺乏理論的支撐,很多高職高專學生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懂得畫圖,沒有自己的想法和理念。從長遠來看,高職高專院校的這種做法并不利于學生自身的全面發展和職業成長。
(三)教學方法改革存在問題
目前教學方法改革用得比較多的是項目教學法、過程教學法、目標教學法,等等。這些教學方法在原來的教學基礎上一定程度地促進了高職高專學校的教學,但是在實踐的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問題。例如,項目教學法,利用實際項目來進行教學,本來是很好的初衷,但是實際上擁有景觀設計項目經驗的教師并不多,尤其是年輕教師。因此很多教師就用“虛擬項目”來代替,設定項目內容,讓學生進行市場調查,分組進行項目設計。由于設計的項目不是真實的,教師自身對項目的把握不準,缺乏經驗,學生無法從該教學法中學到實際項目能學到的知識。由于教師理論知識又講得少,因此學生對很多內容都是一知半解。而過程教學法和目標教學法都是以經驗教學為主,雖然表面上成效快,但是培養出來的學生到了工作崗位上只能做眼前的事情,效率低而且進步不大,這也是為什么我國的專科生畢業后比本科生難找工作,除了學位學歷方面的原因,自身的專業能力和職業成長方面也明顯處于弱勢。
(四)改革學習景觀專業課的時間
目前我國高職高專院校學生在校時間為三年,一些院校為了讓學生盡快地適應社會,為其將來更容易就業,也為提高學校的就業率,將景觀專業學生的實習時間提前。一般高職高專學生都是在大三時進入公司實習,而有的高職高專院校在學生大二的后半學期就讓其進入社會實習。這樣在校學習時間就被壓縮到了一年半,而一般大二的時候學生才開始學習專業課,這樣專業課就被壓縮到了半年,在半年的時間內要學好景觀設計十分困難。因此,很多學生由于專業還沒學好,不具備公司要求的專業技能,而有實力的大公司一般門檻高,一般高職高專生難以進去,中小公司對于實習生的要求又高。這樣學校把學生“趕到”社會上,但是學生又沒有具備進入社會的能力,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在實習期基本上就是待在家里或是報考其他的專業資格證。如此對學生將來的職業發展也極為不利。
二、原因分析
(一)我國景觀設計專業教育起步較晚,經驗不足
自2003年北京大學成立景觀設計學研究院起,我國的景觀設計教育才走過12年的歷史。而短短的十年間相當多的高職高專院校競相開設了景觀設計專業課,雖然專業的名稱各不相同,但是為社會培養更多高水平的景觀設計人才,滿足行業內對其需求的教學目的是一致的。我國景觀設計專業的大學教育起步較晚,各高職高專院校專業方向設置都有差異,景觀專業定位也不明確,有的學校景觀設計專業是由環境藝術設計專業轉化而來,有的學校景觀設計直接置于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下,被稱為景觀設計方向,但是上課的教師基本都是環境藝術設計專業的教師,因此經驗明顯不足,進行專業課程改革是必然的。
(二)辦學思想、教學目標不明確,景觀設計課程結構設置、教學計劃不合理
景觀設計專業的高職高專教育是以職業素質教育為核心、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培養為目標,培養具有掌握景觀設計與管理職業崗位所需要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的高素質技能型專門人才。以需要的工作為出發點,在調整培養目標分析能力的景觀專業研究的基礎上,設計、制訂高職高專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和安排實踐教學,理論課作為一類教學和課堂實踐一起豐富教學內容,減少理論與實踐之間的空白。如前所述,高職高專院校由于景觀設計專業設立的時間不長,很多院校都是根據市場需要而設立,因此辦學思想、教學目標不明確,也沒有下大力氣去研究專業課程,只是拿來主義,導致專業課程設置不合理,再加上很多專業教師并非本專業,從而導致學生對景觀設計專業形成以偏概全的行業錯識體系。
(三)在教學過程中過分強調教學改革的作用,以致為了教學改革而進行“教學改革”
高職高專院校景觀設計專業的教學改革是形勢所迫也是必須經歷的,但是很多院校及教師過分強調教學改革在教學中的作用,將上課本來要講也必不可少的理論內容省略掉,而直接讓學生上項目,學生因此感到無所適從。就筆者進行的學生調查顯示,很多學生對教學改革后的內容感到迷惑不解,如一個課程沒上幾節就進行討論法教學,學生基本上都跑題或是“沒什么可說”。其實教師在教學中探索和使用新的教學法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但是有個基礎,就是在學生知曉本科課程的基本內容的基礎上,否則這種舍本求末的方法從長遠看對學生和學校都是不利的。
(四)信息滯后,教學改革脫離了社會環境、市場經濟對景觀專業人才的訴求
一方面,高職高專院校開設景觀設計專業及招生后,接下來的工作沒有深入細化下去。很多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計劃、課程設置等都是搬過來或是趕出來的。在這個基礎上進行教學改革,如果不從源頭上進行根本的改變,恐怕效果都不會好。另一方面,很多教師在進行教學改革時還是以本世紀初景觀設計所反映的情況進行改革。當時我國各行各業呈現出非常好的態勢,景觀設計行業人才缺口很大。那個階段進行教改效果很好,用人單位對畢業生也很滿意。但從2007年開始,我國經濟發展開始往縱深發展,社會對景觀設計人才的要求由實用型向多元化方向發展。對景觀設計人才的能力需求越來越高,不但要求會做設計,還要做得有內涵、有檔次。就現有的高職高專培養學生的模式恐怕已經不能達到這種要求。就課程而言,例如,現在專業的軟件十分多,很多易學易用的軟件都開始出現,而有的學校還是教授“3DS-MAX”課程,而景觀專業學生普遍反映該課程難度大,周期長,見效慢,因此很多學生沒興趣學。
(五)教學改革的過程中忽視了學生的改變及需求
上世紀末本世紀初的學生大多是“70后”、“80后”,而現在的學生基本上是“90后”、“00后”,快速變革的社會導致現在的學生和當初的學生有了很大的改變,如果教學改革不注重學生特征的改變而只是一味地為了改革而改革,甚少考慮學生的需求,而將原來的課程設置內容改得“面目全非”,那么學生學起來將沒有連續性,課堂將沒有吸引力,從而導致教學改革沒有成效。
三、解決方法
(一)高職高專院校應多與本科院校交流,并多學習交流其他高職高專院校的教學改革方法
課程改革不是某一個學校的事情,每個學校有自身的教學特色和特點,也有不同的教學經驗,如果這些信息可以共享,那么會使一些學校少走很多彎路。本科院校雖然跟高職高專院校有很大差別,但是其辦學時間長,比高職高專院校有經驗,高職高專院校要學的還很多。各高職高專院校之間更應加大交流力度,可由上一級教育管理部門成立教學改革示范院校,進行教學觀摩,或是成立教學改革示范專業,積極推廣教學效果好的。以教學改革為紐帶的教學交流可以促進不同院校之間的教學改革進度,提高教學改革的功效。
(二)明確教學思想和辦學目標,設置適合高職高專學生特點的景觀設計課程
要明確教學思想和辦學目標,根據高職高專學生的特點來設置景觀設計課程,那些照搬其他院校景觀專業課程設置的“拿來主義”是不適合的,也是不利于各個院校發展的。比如將“三大構成”與本專業的課程的結合,在進行景觀小品設計時考慮將立體構成的教學內容融入其中,讓學生的設計更有根據性,學習有拓展性。可將現在景觀公司常用的SketchUp和Lumion代替“3DS-MAX”課程。另外減少相似課程的設置,如有的課程要補充的,可以安排選修課,讓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進行選擇。此外,社會對景觀設計專業學生的要求越來越多元化,不但要求學生會畫,還要會想,因此必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讓學生涉獵各個方面的相關內容。如在學習設計課程的同時開設民族或民俗文化課程的學習,以加強學生設計的深度,培養具有文化特色的高素質景觀設計人才。
(三)教師應統一思想,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素質
景觀設計學本身就充斥著各行各業不同的理念和思想,因此統一教師的思想是非常有必要的。當然這種統一不是固化教師思想,而是讓他們在明確學校的教學的思想、教學目標的基礎上,加強自身的學習,不斷更新自身的知識儲備,從而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保持課程前后的延續性和連貫性,讓學生覺得他們的學習是系統有序的,從而為學生構建自身的知識體系打好堅實的基礎。
(四)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改革,不應概而全
目前各高職高專院校的人才培養模式越來越概而全,教學改革寬泛而缺乏實用性,學生實際能掌握的技能很少。目前社會分工越來越細致,對同一職業不同類別的人才要求越來越高。對于一個景觀設計公司來說,有專門做設計的、專門負責畫cad圖紙的,還有專門出效果圖的。因此,學校也應該有針對性地進行培養。如開設小班,或是因材施教,對學生細心觀察,以突出培養學生某一方面的專長。展望未來,高職高專院校景觀設計專業課程改革會不斷地細化和深化。我們有理由相信高職高專院校的景觀設計專業經過不斷地改革和實踐,終將形成一套適合自身發展的課程體系及人才培養模式,為社會培養出更多更杰出的景觀設計人才。
作者:龍渡江 單位:桂林旅游高等專科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