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美育類課程改革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以美儲美:基于美的課程改革
課程設置及教學活動,以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為三維目標,共同構筑教育活動的育人標準。通常對大學課程的判斷,以知識的再現和實踐動手能力的檢測為依據,對綜合素質的評價則主要以學生個體的學習成績、行動及其在群團活動中的表現等進行基于客觀事實的評價。從這個意義上講,大學的課程設置及教學活動安排,既依循前述“三維”要求,又隱含著對美的認知、善的傳承、真的探索,后者同時構成現代大學課程改革的基本切入點與核心達成點?!耙凰髮W不僅應該以學術的無限增長,而且更應以青年學生的生生不息和健康成長視為自己生命的源泉和活力?!睆倪@樣的基點出發,大學課程并不是以單純的知識傳授為主要目的,而務必以美與善的和諧、道德與文明的累積與傳承光大為歸宿。人類對整個世界的認知積累、凝練、演化而來的知識,既包括人們對自然的敬畏、對社會的規約、對人生意義的探尋,也包括人類在知、情、意、行中的經驗的不斷改造、情感的持續升華。這些知識與情感的傳承與培養,在學校教育中往往以課程作為基本載體,因此,課程必然地以美與和諧來構建人們的心靈世界、搭建人們的認知平臺、規引人們的實踐行為。課程不只是單純的知識傳授,作為教師,則應懷有美的理念,使學生在美的教育活動中學習、感受,在美的教育活動中成長。相應地,學生對課程的認知與評價,也不再簡單地停留于取得成績的高低,而是更加關注課程的內涵及現實意義。那些給學生以思想的啟迪、觀念的更新、價值之改造、行動之調適的課程,才可能成為深受學生歡迎的課程。而那些停留于簡單的說教、重復的再現、空洞的講解,或以其昏昏、使人昭昭的課程教學及活動安排,自然會成為學生抵觸的對象。在一定程度上,學生對課程的認知及認可程度,反映著該課程改革的成功與否。對于大學課程而言,尤其是藝術類課程滿含著審美元素。比如美術課程中體現材料美、造型美、視覺美、空間美、生活美和精致美,舞蹈課則表現動作美、直觀美、技藝美、造型美、抒情美和節奏美。從廣義來說,任何一門課程的教學都應是美的教學。教學是一種飽含美的藝術,教師、學生既是審美主體又是審美客體,二者互動制造出美的教學。如對孔子“中和之美”的思想的學習借助于中國古詩和當代詩歌的對比可使學生感受中國古代文化的隱約含蓄之美??鬃訉ξ膶W的評判標準是“思無邪”,主要體現在其對《詩經•關雎》的評價:“樂而不淫,哀而不傷?!币龑W生體會這8個字的內涵,首先是讓她們重溫(或背誦或朗誦)中國古代文學中的這一經典詩歌,再讓學生思考該詩的情感表達,教師在此基礎上總結此詩流露的表達愛情歡樂而不過分、求之不得后憂愁而不悲傷的特點。為了加深學生對情感表達的度的把握,教師可以2014年底紅遍中國的腦癱農村女詩人余秀華的詩《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作對比,讓學生分析評價,最后在講“中和之美”的積極影響時應指出:情感表達的美不一定是直白的,中國古典詩詞之所以為美,主要在于其含蓄的表達、意境之美的感染。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在美的感受中不知不覺地接受知識,既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以美育人。
二、以美促美:美育課程與人格的塑造
教育部在《面向二十一世紀教育振興行動計劃》中指出,美育不僅能培養學生有高尚情操,還能激發學生學習的活力,促進智力的開發,培養學生創新能力。這是對美育以美啟真、以美儲善功能的具體闡釋。其中,高尚的情操即是良好人格的體現,強調了美育對健全人格形成的作用。美育類課程雖各有側重,但共性則應是關注學生社會公民意識的培養及責任擔當,使其具備正直、善良、誠信、責任感等優良品質。美育類課程從其主要內容來看,包括自然美、社會美、人之美、藝術美等;從其開設目的來看,在于以美熏陶、感染、影響作為審美主體的大學生的內心,從而使其精神世界有所變化。當然,單憑教師的理論講授無法達到這一目的和效果,這就必須借助于具體可感的美的形象或現實相關案例方可有效。無論是自然美還是藝術美,純粹地用語言描述,無論語言是多么地形象,但其魅力都不抵美的載體本身所具有的直觀性。故,想要讓學生感受到美,教師必須在講授過程中,借助于教育現代技術將美直接呈現在學生眼前,既讓學生欣賞了美,又體驗到美的“百聞不如一見”的形象性。無論是對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的贊嘆,還是對藝術家的精湛技藝的贊賞與佩服,都應以一目了然的方式得以呈現。社會美與人之美的學習則不同,需要以實際案例去感化學生。比如近年出現的“老人摔倒無人攙扶現象”“公交車上是否應該讓座”等這些社會焦點爭議問題都可拿到課堂上,先讓學生思考、討論,最后教師從美的層面總結。在現實生活中培養學生對美的向往與追求、學會對現象美與本質美的辨別。美的現象與美的本質既對立又統一,美的現象的存在和變化要從屬于美的本質,脫離美的本質的現象是不存在的。將生活熱點問題與美聯系起來既讓學生在學習理論課時不脫離實際,又可以讓學生理解美的真諦。處于信息泛濫與無處不在的微文化所帶來的異彩紛呈的多元世界,部分大學生的素質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所倡導的集體規約與公眾的要求相比尚有差距。與此同時,當下擁有精神高地與文化底蘊的大學,也正經受著就業、排名、經費、榮譽等種種考驗與煎熬。因此,現代大學如何實現其以文化人的核心使命,是擺在大學面前的首要問題。對高等教育而言,如何在多元的生存語境中實現大學生個人成長意愿與社會主流愿景的適配,是大學教育課程教學設置所必須考慮的。就美育類課程而言,如何將其引導學生將認識美、發現美、鑒賞美、感悟美、體驗美的審美追求與現代大學旨在使人求真、向善、唯美的價值理性與行動訴求完美結合,實現大學生健全、良性主體人格的養成,成為課程改革的方向與行動追求。各學科課程之中都包含著一定的審美內容,關鍵在于能否有意識地認識和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引導大學生從審美角度把握課程,因此,在美育類課程的具體實施及案例列舉時,尤其要考慮到大學生的年齡特點、喜好及接受能力等因素,引導他們正確認識社會現象與問題、正確對待生活。諸如“官二代”“富二代”等社會現象及“我爸是李剛”等事件都可從審美的角度解讀。這些新聞事件學生們不陌生,圍繞事件展開討論,引導學生討論并認識到人之美與金錢、權勢無關,美具有行為美、語言美、心靈美的特征。案例中的人和事違背了這一點,對社會造成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成為美的對立面而為社會所不容。這些案例既貼近生活,又發生在現時代,能夠使學生在現實生活中體驗到美與丑。
三、美美與共:指向和諧的大學生人格塑造良性機制
何謂人格?美國心理學會原主席阿爾波特在1937年出版的《人格:一種心理學解釋》中指出,“人格是個體內那些決定個人特有的行為和思想的心身系統的動態結構。”引申到倫理學中來,人格主要是指向道德,指個體自身所擁有的品質。健全的人格應涵蓋知、情、意、行,通過具體的言行舉止以情感、性格、能力、意志等方式呈現。“大學是一個充滿理想主義的所在……在這里,大學以其天然、莊重、理性、自律、智慧和負責,教人以莊重、理性、自律、智慧和負責。”這就意味著大學教育承載著塑造大學生良好人格的使命。從大學的文化使命出發,大學這一文化組織在學生人格形成進程中扮演著文化引領、行為規范的雙重角色。通過美育類課程與課堂教學的正強化、個體自我約束(包括個體、人格和自我實現等層面因素)、學生社團活動(個體與社會群體的存在和統一)等內外因素的綜合作用,從而為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提供成長沃土。首先,作為大學校園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課程教學,尤其是擔負著學生審美教育及理論素養提升的美育類課程,自然成為大學生健全人格養成機制中的關鍵一環。前已述及,雖然美育類課程的主旨之一在于促使學生形成認識美、發現美、感悟美、欣賞美、體驗美的主體意識,進而激發學生作為社會群體成員在道德意識層面的美感與善念。當然,美育類課程并不單純地發生作用,對學生美的教育并不僅靠審美知識教育完成,還應依靠一切隨時發生、處處可見的情境性的教育場域。大學生個體審美意識的萌發及美的行為,依靠其強有力的“傳染”與輻射功能能積聚成為群體層面的行動理性與規約,進而在更大范圍、更大程度上實現審美認知、審美體驗以及對參與主體的人格、心靈的陶冶與升華。其次,作為學生個體與群體規約真切發生、相互融合、相互作用的重要載體,學生的社團活動及課堂教學以外的活動設計,成為大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的重要平臺。如果說從個體成長的意義上而言,人格只具有個體意義的話,那么從群體、團隊、社會的發展意義上而言,組成群體或團隊的個體的人格對于群體心理和行為的影響力是顯而易見的。相應地,由個體集合而成的群體、團隊、組織,在很大程度上對個體的人格發展具有潛移默化的感染力。而且,置身其中的個體,欲求得到較好的發展,一方面依賴于良好的個性品質,另一方面更依賴于個性品質與集體的契合度。這種契合相互影響,合則兩利,個體良好的個性品質能成為促進集體良性發展的重要因素。再次,對由學生學業成績、道德素質、團隊協作精神、集體歸屬感、組織能力等方面組成的學生綜合素質評價,成為大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的衡量標準。受某種負面因素的影響,少數學生對學業成績的追求停留在不掛科、拿學位順利畢業等消極層面。但事實上,處于知識積累與探索階段的大學生,伴隨著自我意識的勃發和內在心理需要及自我實現的訴求,在學業成績、群體關系、團隊合作以及對真善美的追求等方面均表現出強烈的主動性與合作性。這一類訴求的表現與達成,恰恰為大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提供了平衡和調節的杠桿。而且在這一杠桿機制下,實現了學生的知識、能力與道德品質的同等考量。所以在對學生綜合素質評價的天平上,不應只強調知識的掌握和能力的提升,學生的知識、能力、情感態度價值觀以及對真善美的感知都是評價的重要內容。最后,大學生對于校園文化元素的主動認同、自覺維護及在日常行為中的自覺踐行,構成大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的實踐保證。大學生健全人格、完滿人格的塑造,既依仗于大學校園的亭臺樓館、校訓碑石等“硬件”,更依仗于學校的典籍故事,人事風物,深銘于學生觀念深處的校風、校訓等“軟件”,它們共同擔負起培育大學生為人處世的生活理念及日后步入社會的行為規范的作用。在大學的內在文化品質、外在環境共同作用下形成大學生對社會認知的一個風向標,它是大學生個性發展的精神家園和心靈港灣。這種社會認知又會發展成為大學生安身立命、成就、作為的信仰。這種信仰反過來為大學生健全人格養成、生發提供了方向引領。
四、總結
正如席勒所指出:“感性的人通過美被引向形式和思維,精神的人通過美被帶回到質料并被歸還給感性世界?!睂徝滥苁箓€體人成為和諧之人、完滿之人。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審美教育承擔著塑造大學生人格的重大使命。以求真、向善、唯美為主題,促成大學生精神成“人”,形成健全、完滿的人格,使其成為有尊嚴、有積極追求、有道德操守、有行動理性、敢于擔當、勇于負責的社會成員中的中堅,因此,以此為主旨的美育類課程建設與改革任重而道遠。大學教育理性、開放、包容,集傳承文明與創新知識、塑造人格與培育品性于一身,理應擔負起大學生個體的人格完善和實現“三維”育人目標的功能與使命。
作者:包莉秋 單位:長江師范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