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教案改革簡案建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書寫教案,對一個教師來說,是日常教學中最熟悉不過的工作,它是教師開展教學活動的依據,也反映了教師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可以說,一份好的課程教案,就是一份寶貴的教學成果。據筆者觀察當前各職業院校教師的教案質量是存在一些問題的,主要有:(1)教案過于簡單,缺少對教學過程的設計,師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行為及教師對學生掌握知識的要求等重要的內容反映較少或者沒有,這樣就使教案的內涵不夠,對教師授課的幫助作用大大減少;(2)對授課具體內容摘抄過多,有的教師干脆就原封不動地從教材或老教案上摘抄一定數量的內容作為教案,使書寫教案成了“摘抄筆記”。
這種現象久而久之,教案失去了它應有的作用,部分教師視它為形式主義工作,這樣客觀上既不利于教師自身教學素質的提高,又不利于學校整體教學質量的改進。對教案改革,曾經有人提出寫“簡案”的建議,就是將教案寫得簡潔點,究竟“簡案”是什么格式,還沒形成統一的看法,筆者想就這個問題作一點探討。
筆者認為,教師教案確實需要改革,需要“簡”,究其原因有三:首先,當前有些學校在常規教學檢查中只檢查教師有無教案,并不重視檢查教案質量如何,這樣就難以避免有的教師為了應付檢查而寫教案,這樣的教案顯然不能真正有效地為課堂教學服務。其次,教師在上課前一般已熟悉了授課內容,有的教師上同一門課已不止一次,寫同一門課的教案也已多次,再花很多時間去詳細書寫教案已沒必要,所以對教案可以一定的簡化。再者,各職業院校教師平均課時量都較多,有的還帶兩門課以上,要寫的教案數量也隨之相應增加,還有的教師當班主任,這樣教師必定要騰出一定時間去做班級和學生工作,加之教學本身的常規工作也較繁瑣,業余時間捉襟見肘,要是按以前那樣花很多時間和精力去詳細書寫教案會成為教師沉重的負擔,教師也需“減負”,教師也需要在保證備課質量的前提下將教案“瘦身”。
綜上所述,目前的教案確有改革的必要,那么“簡案”到底怎么寫?什么樣的“簡案”能真正成為教師切實可行的和有效的課上教學依據?筆者認為,提倡寫“簡案”,并不是說就單純地把原來的教案內容進行縮減,這只是表面現象,應在教案中注入新的以前忽略的內涵。筆者想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談談“簡案”的寫法,具體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
(1)教案中應反映教師對教學過程的組織和設計,每個知識點教師怎么教、學生怎么學、師生在教學互動中的行為也必須要體現出來,還包括教師準備采用的各種教學方法(如討論法、演示法、練習法、實驗法等)和教學手段(幻燈、掛圖、模型、多媒體等),對重點教學內容尤其要注明教學方法。除此之外還應注明教師對學生接受知識的不同層次的要求,如識記、理解、掌握等。
(2)以往有的教師教案中往往會把要講授的具體內容,包括名詞概念、定義、定理、規律、功能、分類、構造層次、做法等詳細地摘抄下來,筆者認為,教師在書寫教案前,應已通過鉆研全面掌握了授課的內容,包括要刪減或者要增加補充的新內容,從而對授課的具體知識點已做到熟記于心,再詳細的摘抄到教案中沒什么意義了,在教案中呈現授課內容的概括性目錄架構就可以了,無需這樣長篇累贅地摘抄,書寫教案時不求面面俱到,但要突出重點。
為了具體說明以上兩個問題,筆者以自己所在學校備課筆記的格式,列舉了所教過的《建筑制圖》課程的某堂課教案(見上表),對于其它各種課型包括習題課、專業作圖課、美術課、體育課等,筆者認為都可以采取此種形式的備課“簡案”。當前各職業院校正逐步推行課程教學改革,促進教學質量提高,而教案改革與課程教學改革是相輔相成的工作,兩者是可以相互促進的,筆者真誠希望教案改革可以成為課程教學改革的“助手”,為提高職業院校教師的教學素質和教學質量發揮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