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體育教師課改認證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前言
體育教師作為課程改革的參與者和實施者,其自身素質狀況和對課程改革的接受程度,對整個課程改革而言至關重要。因此,在查閱了國內外有關課程改革和認同感方面的資料的基礎上,運用問卷調查法,對參與培訓的體育教師進行基本情況和認同感調查,并運用SPSS13.0統計軟件,對問卷調查數據進行統計分析,旨在了解教師基本素質狀況與課程改革的需要之間是否一致,教師對課程改革的接愛程度,提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提供參考。
2認同感問卷的形成
認同感的概念來源于心理學領域,是由“認同”概念引申而來,又稱接受度。因此,在進行課程改革過程中,將認同感定義為,認同感(receptivity)是指主體對課程改革表現出正面的態度和行為。本研究以香港學者李子健、尹洪飚的研究模式為基礎,以其“改革認同感問卷”為研究藍本,結合體育健康課程標準對其修訂,形成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標準認同感問卷。該問卷包括七個變量:教師推行新課程的行為意向;教師對新課程的態度;新課程實用性;教師關心事項:教師對新課程改革非成本效益評估;校內支持;校外支持。問卷經過小范圍內的先導調查,最終形成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標準認同感問卷。對測量工具進行分量表內部效度分析,除了兩個變項(如中學成本效益和校外支持)外,問卷效度令人滿意。分析認同感問卷,態度和行為意向與其他五個變量之間存在非常普遍的正相關。認同感問卷及其分量表信度系數均達到令人滿意的水平,結合以前研究來看,該問卷質量較穩定,是一種測量認同感的可靠測量工具。調查的數據表明,高中體育教師性別比例為7∶3、年齡多數集中在26歲到40歲之間、教齡集中在5-20年之間、98%以上具有本科學歷、身體健康狀況良好。從這些基本情況可以看出,決大多數體育教師具備了參與體育課程改革的身體素質和文化素質的要求。但是教師性別比例不均衡,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由體育教師的職業特點所決定,對身體素質要求偏高,教學活動需要在室外進行,致使參加體育運動訓練的女性偏少,高等學校招生男女比例不均衡。然而,在調查中發現男性教師較女性教師更喜歡體育教師的職業,可見如何縮小男女教師比例,鼓動更多女性學習體育專業,從事體育教學應該引起國家教育部門的高度重視。課程改革專家認為,教師職稱理想比例應該是高級、中教一級、中教二級接近于1∶2∶4,然而,調查中樣本比例卻是1∶1.6∶0.9由此可見現在的體育教師的比例與專家所預期目標差距很大,改變目前這種狀況的工作十分艱巨。
4體育教師認同感現狀分析
4.1教師基本情況與其認同感之間的關系
對教師的基本情況(性別、學歷、職稱)與認同感感之間關系的方差分析和t檢驗表明:擁有不同學歷、性別教師對課程改革的態度和行為意向上均無明顯差異,進一步進行配對分析同樣沒有發現顯著差異。不同職稱教師對新課程的態度與行為意向上卻表現出顯著差異。無論普通中學還是重點中學的高級教師在推行新課程行為意向上積極性都比較差,普通中學一級教師在推行新課程行為意向上比二級更為積極,其余普通中學與重點中學各級教師之間在態度和行為意向上并未發現顯著差異。
4.2教師課程改革的態度分析
通過研究發現,普通中學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改革認同感處于較高水平,而且認同感明顯高于重點中學教師。體育教師大多數是新課程改革“支持者”,“拖延者”和“反對者”為數不多。這與普雷特模型基本一致。研究結果顯示,影響重點體育教師對新課程標準“行為意向”方面的主要因素是“非金錢成本效益評估”和“校內支持”兩個方面,對態度影響的主要因素是“校外支持”和教師的“非金錢成本效益的評估”,所謂教師非金錢成本效益的評估,即教師對教學的滿足感、對學生發展的關注程度影響教師認同感一個關鍵因素。而體育教師在這方面的分數很高,表明體育教師對自己職業很熱愛,并愿意積極主動參加課程改革。而且要進一步提高體育教師對課程認同感,還應在其他相關因素上多做努力。
4.3新課程的實用性對體育教師認同感影響
在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中,沿用了幾十年的教學大綱悄然隱退了,取而代之的是《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實驗)》。“國家課程標準無論從目標、要求還是結構、體例上都是全新的,蘊含著素質教育的理念,體現著鮮明的時代氣息。”課程以增進學生健康為主要目的。具有鮮明的基礎性、實踐性和綜合性。重視學生在運動實踐中體驗心理感受,并形成良好的交往意識和合作精神,這就使情感、態度、意志等方面的學習目標由隱性變為顯性,同時也要求廣大體育教師花費更多的時間去學習新課程標準,理解其科學含義,以適應新問題。實際上,通過調查發現,教師在閱讀專業期刊雜志、搜集資料、對跨學科知識的學習,以及出現問題解決辦法等問題,只有解決問題時,體現了互相交流和學習的團隊精神,這一點說明我們體育教師雖然在思想上基本具備了課程改革的素質要求。但是其他幾個問題,調查結果不容樂觀,教師對專業知識、以及跨學科知識的學習積極性不高,直接導致教師教學內容和方法單一。因此,如何將教師的思想轉變為切實有效的行為是當務之急。通過對體育教師進行開放式問卷調查發現,多數教師認為課程改革必須的物質資源匱乏,缺少經濟支持和必要的外出學習的機會,可見物質基礎較差影響到教師對課程改革的信心和接受程度。
5研究結論
5.1不同性別、學歷體育教師對課程改革認同感無顯著差異,普通高中教師認同感明顯高于重點高中,不同職稱體育教師認同感存在明顯差異,中教一級明顯好于其他各級。
5.2必要的經濟資源和物質資源保障相對匱乏是導致教師對改革認同感不同的主要原因。
6建議
6.1改善高中體育教師職稱結構,優化資源配置,增加教師外出學習的機會。
6.2縮小普通高中與重點高中的經濟差距,減少升學壓力,加強政策支持。